生长于泉州、关注本土日常的巴浪⻥咖啡&赤子空间,与扎根于厦门、持续进行空间更新实践的退化建筑来到石狮祥芝镇的渔港,通过改造一家“鱼腥味”扑鼻而来的咖啡馆,讲述新的“海洋文化”。
码头的这个小空间,保留了那些写满联系电话(甚至讨债电话)的墙面,却成为我们体验闽南本土文化、了解小镇日常的线索,同时它也给面临转型的小镇,撕开了一个新的切口。
项目名称:巴浪鱼咖啡祥芝渔港店
作品类别:空间设计
项目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码头路178号 巴浪鱼祥芝渔港店
建筑面积:100m²
呈现时间:2024年9月
策划、运营、软装设计:巴浪鱼咖啡团队
建筑改造设计:DEVOLUTION 退化建筑
设计主创:汤建松,王琦
设计团队:林程辉,王小梅
项目业主:亚三,阿梅
#创作力
亚三&阿梅
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联合创办人
(Q) 泉州是近年尤为出圈的小城市。在你们看来,是什么使泉州具备如此独特的吸引力?在赤子空间和巴浪⻥和经营过程中,你们是如何借助空间与泉州的地方文化对话的?
巴浪⻥
我们说“地方有世界,世界有地方”,泉州就是这样的城市。如今的老城,传统的建筑、文化与当下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成为这座小城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也说,泉州是“自由烂漫,俗而有力”的。
海洋是泉州人最初接触世界的媒介,海上云集的商贾和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如今泉州“多元、开放、包容”的景象;历史底蕴、世界性的海洋等元素都是泉州的吸引力。走进泉州的寺庙,走进巷子,就能直接感受到本土文化,参与泉州人的日常。
泉州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馆外观
巴浪⻥咖啡&赤子空间自品牌创立以来,生长于泉州古城,持续探索海洋文化和城市精神。我们从“附近”开始与泉州的地方文化对话,通过文字、影像、展览等多种形式关注、传播老城丰盈的本土日常生活,再延伸至探索城市的海洋文化。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海丝回响·石头记”展览项目现场
例如我们策划过的“阮这个⻆头 | 社区影像计划”“巡江记”“渔女像”以及“Zayton Blues文化艺术周末”等。今年赤子&巴浪⻥联合策划出品了2024伦敦手工艺周国际馆 x 中国·泉州馆“海丝回响·石头记”展览项目,从手工艺出发,打开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历史人文、工艺传统、渔女文化和可持续生活的未来。
上:巴浪鱼咖啡馆,下:赤子空间
(Q) 你们为什么选择在石狮市祥芝镇的码头开一个新空间?码头旁的这座小楼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
巴浪⻥
海边开一家咖啡馆是我们⻓久以来对海边美好生活想象中的一部分。石狮海湾的石湖码头、万寿塔 (姑嫂塔)、六胜塔是泉州世遗二十二个点中,重要的三个遗产点,仍保留着港口文化底色。其中,石狮祥芝渔港作为全国五大一级渔港之一,既是停靠渔船的避⻛港亦是当下中国渔业重要发展要地。人海相依,与海共生,海边人真实的生活都在这座渔港发生。上下渔船、卸渔货、钓⻥、游泳、谈天……渔港的日常也将是巴浪⻥咖啡的日常。
上:渔民在为开渔日做准备,下:祥芝渔港
我们希望通过咖啡这一媒介,走进渔港生活,讲述海洋文化。
码头上的这座小楼原本是一座凿冰室/吊冰塔,建筑内原有两台用来运输冰块的升降机。在建筑的外墙,留有渔⺠们涂上的“找船员”“收台鸽”“冷冻厂”“收渔货”“潜水”等信息。它曾向往来的渔船提供储存渔获的冰块,也是当地渔⺠信息交流的场所。它伫立在码头,融入渔港的生产生活,远看又像是一座丰碑,带给人原始、生猛的力量。
第一次抵达这个码头,就闻到强烈的鱼腥味,它给我最最直接关于海的味道。皮肤黝黑的水手们带着出海的物资走在桥上,那一幕在灰冷的冬天显得特别有宿命感,我立刻被击中。
上:巴浪鱼咖啡祥芝渔港店外观,下左:骑行的人到巴浪鱼咖啡休息,下右:中秋渔船归港
(Q) 您希望巴浪⻥为这个转型中的小镇带来什么?巴浪⻥祥芝渔港店未来有什么计划?
巴浪⻥
渔业是祥芝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今祥芝镇的转型核心仍离不开渔港资源和海洋经济。为了加速渔旅融合,祥芝镇正在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开发文旅项目。
巴浪⻥希望为这个小镇带来更多人流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留这座小镇原始、本真的生命力,关注地方的人,关注地方产业。
渔女是沿海的主要劳动力之一,也是这座渔港小镇不可忽略的人群。赤子&巴浪⻥在渔港店开业发起了“渔女共创共益”项目。海边女性具有天然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与祥芝织女联手,制作了由渔网编织的 “酒袋/杯袋”,同时也与岸惠安当地的渔女一起制作了“惠安女花布袋”。
风神的脚印与骑着摩托车的渔女
手工艺不仅是小镇的历史遗产,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形式。
我们希望,巴浪⻥能带给小镇更好的文化旅游体验,同时帮助更多本地人群探索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离乡发展的青年因为巴浪鱼咖啡在海边乡村的出现而时常回到这个小镇(开店一个多月确实已经收到这样的回响了)。
渔港店接下去有很多事情要做,渔业文化的梳理、海洋经济的探索、影像创作、艺术驻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回收材料的设计再造等等,欢迎渔民、在地青年、学者、设计师、艺术家……一起共创。
左:与祥芝女共创共益编织酒袋,右:巴浪鱼·渔女共创共益惠安花布袋
汤建松&王琦
DEVOLUTION退化建筑创始人
(Q) 在介绍中,您提到石狮市祥芝镇是一个正在转型的小镇,在介入改造的过程中,您对这个小镇有哪些观察?
退化
建筑
我们发现祥芝镇有很好的人文资源,码头、渔民、造船厂、渔网厂等等,整个的港口生态保留得很好,也很生动。
它正在发展自己的旅游业,但也站在“网红经济”和人文内容挖掘的岔路口。我们很清楚阿梅、阿三和他们的巴浪鱼能为这里带来什么,这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原点。
上:渔民等待上船,下:水手凉亭
(Q) 了解到“巴浪鱼”祥芝渔港店所在的空间曾经是一个冰厂旁的凿冰室。这个空间有哪些独特性?您如何将咖啡馆的现代功能与建筑空间原本的特性结合在一起?
退化
建筑
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建筑就很兴奋。它的状态、它和码头以及周边建筑的关系很有时代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骑着摩托车来到这里下海或登船,让人感觉它虽然空置,但很有生命力。可能因为这个建筑原本是凿冰室,所以它有很多精巧、特别的尺度关系,我们在后来的设计中也沿用着这种尺度感。
巴浪鱼咖啡祥芝渔港店改造过程
左:巴浪鱼咖啡祥芝渔港店室内软装,右:巴浪鱼咖啡祥芝渔港店外观
(Q) 退化建筑与巴浪鱼经营者对于一个新空间应该如何“理解和进入当地”有怎样的观念和共识?在设计落地中,它如何与市井气息浓厚的小镇码头发生关系?
退化
建筑
就像刚说的,祥芝镇的港口生态保留得很好,建筑形态我们也很喜欢。作为外来者,我们还是希望尽可能地去挖掘和保留它原有的人文气息,这是我们最初的共识。
除了保留原来的尺度感,我们还清理出这个建筑的原本面貌,甚至保留了那些写满联系电话(甚至讨债电话)的墙,以至于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设计,但这些其实都是这个建筑的记忆。
此外,我们还用老船木搭了一个棚子,游泳协会的人、等待登船的人可以在这里休息。阿梅和阿三找了当地织渔网的阿姨帮忙织了很多美丽的渔网,它们成了这个棚子和咖啡馆的防护网。
上:委任studiososlow创作设计的灯光装置“珍珠的祈祷” / 摄影:Brett,下:祥芝渔女编织的渔网围栏
(Q) 从2017年临时的“退化公园”实验,到去年长期的“退化公园”商业项目,在经历小型商业体的运营后再去做建筑设计,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和认识?
退化
建筑
会更站在经营者的视角考虑问题。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由DEVOLUTION退化建筑发起和设计的DVLN PaRK退化公园是一个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的城市屋顶街区。它集合了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生活方式、市集等业态与功能,是一个轻松、有创意、有亲和力,与周遭社区建立友好连结的目的地社群街区。这里提供了观看城市的另一种视角,为周遭社区带来一些崭新的元素。退化建筑团队希望它成为一个集话题性目的地、社群共同体、内容制造者三位一体的有活力的小型街区生态。
#主创团队
巴浪鱼咖啡&赤子空间
生长在泉州的巴浪鱼咖啡(LOCAL FISH COFFEE)延续着泉州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海洋文化与城市精神:通过专业的品味与想象力,将咖啡独有的地域风味与丰盈的在地文化融合起来;希望巴浪鱼咖啡是“自由烂漫,俗而有力”的。
赤子空间(CHIZI SPACE)于2015年夏至成立于泉州,现今已发展成集书店、咖啡(巴浪鱼咖啡)、商店、理发、展览为一体的城市文化空间。“地方有世界,世界有地方”,赤子将当代美学、文化、艺术凝入平凡而闪烁的“日常”之中。
福建泉州
#设计公司
退化建筑 DEVOLUTION
“DEVOLUTION退化建筑”由汤建松和王琦于2016年创立,是一个事件公司。我们:A.制造事件;B.制造产生事件(或事件发生)的空间,以及C.持续做现实事件的观察者。
它们分别对应:A.退化建筑的创作方向;B.退化建筑擅长的商业项目领域,以及C.退化建筑的观念来源和价值。
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