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筑事奖」即将开启:什么是「方法的现场」?

乐活   2024-12-20 18:59   海南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建筑与生活方式”的现场,并与创作者展开广泛的对话和共创,我们发现■创作行为和形式都在强调通过身体的现场参与,才能真正理解空间、环境和社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在这些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地形成不同背景下的创作方法论。■他们的出品脱离了固有模式,明确展现出非标化的、具有实验性和跨界意识的状态。



无论是建筑、人物、事件还是品牌,作为一个“作者”或“作品”,正以某种独特的“方法”,在特定的“现场”中生成叙事,并连接个体感知与公共生活,成为建筑与生活方式领域的“新物种”。我们越来越确信,世界依然呼唤着下一个新物种。基于此,我们提出:



基于对创作力持续十多年的观察,我们希望通过第三届「筑事奖」这一年度评选和事件,深入探讨建筑与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如何与真实日常产生紧密联系。








问题

Question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获取不止不休的“答案”,但似乎逐渐丧失了“提问”的能力,以及对另类或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我们认为,问题意识——特别是那些能发现“真正令人兴奋和值得深究”的问题——是创作的基础。

侧重于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设定与创新性提问,鼓励创作者敢于挑战传统,并通过提问激发新的设计方法与创作方向。



在场

Presence

在场精神强调一种身体性的存在,认为只有当亲身到达某一场域,才能与空间中的人和事发生更真实的交集。尤其在虚拟空间逐渐替代现实体验的当下,“在场”不仅是时间与经历的付出,更是根植于现实的创作方法。

强调创作者如何通过身体的亲身体验与参与,深入到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去理解与感知空间、环境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长期

Long-termism

长期主义是超越眼前利益的持续投资和努力,它既是目标,也是一种行事准则,是一种对生产、设计和消费的责任。

关注创作者如何通过可持续的设计与思维方式,使作品在长期实践中持续产生影响,不仅仅满足短期的视觉或功能需求,更能够回应长远的社会、文化与环境挑战。



社会

 Society

社会价值要求创作者不仅关注个人表达的独特性,还要考虑作品对公众、对社会的影响力与引导作用。我们认为,今天的创作不是一种闭门造车,而是应该在多样的社会声音中表达自己的立场。

聚焦于创作者如何建立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度连接,从而推动公共话题的讨论与社会认知的提升。





SPACES

奖项关注体现独特的设计思维与技术创新,为周边城市、居民和环境带来持续积极影响的创新建筑。



人 

CREATORS

奖项聚焦深耕所在城市,通过深刻的提问与探索,连接地方与世界,构建从个体到共同体叙事的创作者。



事 

EVENTS 

奖项评选对地区、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带动作用,并引发广泛公共讨论与深度参与的事件。



牌 

BRANDS

奖项着眼于通过长期创新实践,持续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亦凝聚新的群体认同,具有文化创造属性的品牌。



TRENDS

本届筑事奖新增特别奖项,评选在建筑和生活方式领域,新近涌现的趋势和现象,聚焦行业背后深层的结构性变化和未来可能性。






具体评选机制、赛程及更多详细信息,

将于1月2日同步首发。


如有垂询,请联系筑事奖官方邮箱zhushijiang@zsstudio.net






「筑事奖」


2021年,一筑一事基于对“建筑与生活方式”七年时间的观察与研讨,将年度榜单评选升级并发起第一届“筑事奖”,49个入围建筑空间从7个奖项类别的数百个提名项中脱颖而出,组成一册中国当代建筑的故事集。



2022年,一筑一事携手四川天府新区发起“第二届筑事奖·乡村美学”,数百个投身于当代中国乡建的生动实践者参选,形成一次迄今为止对中国当代的乡村建设实践最全面系统的观察、梳理与呈现。 



2024年,一筑一事推出【筑事奖 · 一张创作力清单2023-2024】,面向全国范围,沿袭筑事奖关注全周期营造叙事的评价体系,基于“筑”与“事”建构多维评选维度,从空间、品牌、机构/人物、事件四大维度切入,50个优秀“创作者”形成一张创作力清单。






一筑一事
抵达现场,发现“建筑与生活方式”的新物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