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前药肿瘤特异性释放

文摘   2024-09-04 20:58   美国  

追溯

2019,2020年,Pro-药物的风吹向了中国大分子药物研发领域,有两种主流方向,一种是probody,另一种是procytokine。

Cytomx作为前药设计的鼻祖,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后续研发linker也是沿用他们的思路,能够被如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膜型丝氨酸蛋白酶(MT-SP1)、内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特异性识别,因而做到肿瘤特异性释放的。

直至今天,Cytomx一系列的药物仍没有展现出良好的药效。也就说明这种设计,并不理想。

但如果一股脑地否定这个技术,其实并不客观。一定程度上,在多种肿瘤模型中,是能够被验证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到了人体,往往跟临床前的研究大相径庭。

我们过去在研究pro的时候,当然这个项目并不是由我负责,而我对其理解,就是起到减活的作用,最起码能保证它有效,如果能够在肿瘤中释放,那就会形成一个不错的治疗窗口,这个窗口是我捡到的。我做药其实有一个很单纯的理念,就是不要过多的信任人体能够帮你完成药物起效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对人体的认知万分之一都不到。大道至简。

做pro,其实最难的点不是单纯去找mask,而是这个mask,要盖住多少,亲和力多大的问题。这个其实最难把握的。

Cytomx做过相应的研究,当遮蔽肽亲和力过强时,效果几乎为零,所以只能选择弱亲和力的遮蔽物。例如以下的实验,几乎是无法断定是否是因为Linker被裂解而产生的效果,还是本身亲和力较弱,保留抗体部分作用,而起到的效果。


所以,我在先前的文章中讨论pro的设计:Pro-cytokine,一般是用抗体去做遮蔽物,也可以用受体。我个人觉得,Pro最多的一个作用可能就是减活,提高给药窗口,而未必真能在肿瘤部分得到可控且准确的释放,一个是酶是否足量,二linker在裂解后,遮蔽物是否能够掉下来,亲和力过强,其实并不容易掉下来。我们再来看Pro-cytokine,可以借鉴ADC的思路。通过看IL-12(或IL-2)的临床给药剂量,是非常低的,意味着毒性很大。而当下的ADC开发毒素选择一般选择为中弱毒性,所以,定向进化降低细胞因子活性或者开发pro-cytokine就是可以去考虑的方向。而这种设计是不具备肿瘤靶向性的,所以,还在再选择高表达的TAA靶点抗体,两者结合,TAA抗体带着减活细胞因子或者pro-cytokine到肿瘤部位,将冷肿瘤变为热肿瘤,来发挥作用。

这是我在三年前所提出的思路。

2024年2月26日,Janux Therapeutics公布PSMA/CD3双抗JANX007治疗前列腺癌、EGFR/CD3双抗JANX008治疗实体瘤的初步临床数据。

跟同靶点相比,PSMA/CD3双抗JANX007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给药方案如下:

与其他药物表现了初步的竞争力,但目前数据太少,还需要后续验证。鉴于此艾伯维已在开发ABBV-969(ABBV-969是艾伯维开发的一款PSMA/STEAP1双抗ADC,采用拓扑异构酶作为payload,目前正在针对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启动一期临床试验NCT06318273。)。

消息发出后,Janux Therapeutics当天股价大涨229%,市值达到23亿美元,如今还保持在23.48亿美元。

而EGFR/CD3双抗JANX008疗效一般。

我们仔细分析他们的临床前设计,其实并不是完全阻断,而是留有了活性空间。JANX007(PSMA/CD3双抗)只阻断了CD3抗体,而PSMA抗体并未进行阻断,而CD3抗体阻断后在ELISA上也仍有nM级别的结合能力。

JANX008,EGFR/CD3双抗又进一步减弱CD3抗体的结合能力,削弱了1000多倍,同时EGFR抗体也做了遮蔽处理,减低300倍。

杀伤活性活性整体JANX008也要比JANX007弱很多,体现到临床上似乎也是如此。JANX008临床效果一般。

做药也还是要有底线思维,过度相信我们所认为的人体机制,到最后失望的很可能也是我们。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的认知仍然没有改变。第一,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释放不可控;第二,Pro-并不能完美解决On target毒性,遮蔽结合能力太强,药效全无,只能做适当减毒。更重要的是起到减活的作用,最起码能保证药物本身有效,如果能够在肿瘤中释放,那就会形成一个不错的治疗窗口,这个窗口是我捡到的。

公众号已经建立读者实名讨论微信群,可以添加微信(zhuisu2210)后进群,添加时请主动注明姓名、企业、职位。


Antibody Research
antibody R\x26amp;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