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卫道情

文摘   2024-06-05 08:19   宁夏  

建国初至今,中卫有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小曲、评书和方言戏曲剧种7个。其中秦腔在中卫历史较久,也有后起的地方小戏;有的带声腔传承、演变而来,也有由歌舞、曲艺发展而成的,各自形成了发展的历史,以及成熟后的剧目、音乐、表演和所具有的不同艺术特色。

查阅1995年版《中卫县志》卷二十六,文化体育第三章第一节戏剧曲艺条目中记载:全县常见曲艺有评书、小曲、道情。评书民国31年(1942年),专业评书艺人高玉山在县城设场说书,说表结合,听众颇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说。随后,其人逝世,说书消失。小曲除流动专业艺人演唱外,群众中也有流传,如打场时唱碾场歌,放牧时唱牧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纯朴清新,富有浓厚乡土气息。道情属民间流行的特殊形式小曲。一人唱,众人和,能配乐器和舞蹈,如《沙枣花(数花)》《四个老汉学毛著》等。”这是唯一能在国家正式出版刊物上查到的“中卫道情”出处。

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中卫地区的道情,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结着一个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成为当地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中卫道情的唱腔为板式、曲牌、麻黄的结合体,分花音和伤音,花音明快活泼,悦耳动听,伤音抒情委婉,清扬幽雅,尤以麻黄富有特色,一唱众和,气氛热烈欢快。

“中卫道情”一方面,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因为,“中卫道情”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新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历史渊源:中卫道情是在甘肃环县一带传入宁夏的渔鼓道情的基础上,逐渐地方化而形成的曲种形式。民间称道情戏。具体传入中卫年代不详。

相传,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甘肃环县道情艺人解长春经常率解家班在盐池一带演出。至光绪年间,在宁夏中宁一带有演唱皮影道情的班社赵家班活动,其中有个叫康师傅的艺人远近闻名。

清朝末年,中宁县恩和乡秦庄村的李光华(外号“七尕他”)、李光福(外号“八尕他”)继承了赵家班及其康师傅所传道情演唱技艺及班底,招收门徒,形成了在中宁、中卫一带较有名气的七尕他、八尕他说唱班(俗称李家班),成员有李光华的儿子李兴汉、儿媳殷明珍等。

板式结构:中卫道情的音乐唱腔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一些民歌小调,属板腔体和曲牌连缀体混合的体裁。唱腔有“花音”“苦音”之分。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感鲜明,且常常伴有婉转悠扬的托腔(又称麻簧腔)。常用的板式有[慢板〕[飞板〕〔清板〕〔滚板〕〔散板〕〔花音二六板〕〔苦音二六板〕〔垛板〕。

常用的曲牌有〔九莲花〕〔花梆〕〔担水调〕〔说书调〕[耍孩调〕〔花音岗调〕〔苦音岗调][靠山调带甩腔〕(甘泉调带甩腔〕[王哥放羊调〕等。

伴奏乐器:主要是二胡,以随唱腔伴奏为主,后来乐队增加了三弦、唢呐、扬琴、竹笛等,其次为腿板、小堂鼓等,其基本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分行当坐唱,以唱为主,说唱相间。

道情表演:曲本以韵文为主,间有散白。韵文部分主要为十言上下句体的齐言唱词。由于节目中常常穿插有不同的小调唱段,其唱词也有着杂言长短句的成分。

早先中卫道情的民间演出班社多为道情和皮影混合而成。艺人们因而既会唱曲也会耍弄皮影。通常艺人们白天撂地说唱道情,晚上兼演皮影。在皮影演出时,一般前半部用秦腔串唱皮影戏,后半部用皮影辅助道情的说唱。

解放后,宁夏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艺宣传工作,组织民间艺人利用文艺形式进行政治宣传。20世纪50年代,中卫、中宁道情班社的活动十分红火,每遇红白事及落宅、还愿等,经常有道情班子被请来演出。

1950年,中宁民间艺人李敬孝组建了以表演宁夏道情为主的曲艺班社,除演宁夏道情传统节目外,还自编自演了新节目《送粪》和《小聪明》等。

1956年春节,李敬孝表演的宁夏道情《送粪》参加了当年10月在银川举行的甘肃省民间艺人会演。1963年,为了配合宁夏农村“整社”和“四清”运动,李敬孝创作了宁夏道情《问贫记》,参加了1964年2月在银川举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艺会演。

代表剧目:1963年至1976年间,时任中卫县秦腔剧团团长刘笳声同志积极倡导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在他的主持下,组建了以刘笳声、沈吉祥(剧本创作)、曹通民(导演)、赵相如(音乐创作)等同志为首的创作组。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苦地实践,把基本成熟的中卫道情搬上了舞台。

时任中卫县秦腔剧团创作者沈吉祥先生,在文章(2006年11月20日)中写到“他(赵相如)就是凭借对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的熟悉,凭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融汇大量当地民歌,将原始的只有上下两个乐句的中卫道情,发展成为已被广大群众接受并喜爱的具有成熟的板腔体系的新的地方剧种”。

▲刘声先生

▲沈吉祥先生

▲赵相如先生(1935.12—2022.04)

以上三位先生,对中卫道情的传承及创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惜都先后过世。

1963年春,中卫剧团推出了中卫道情《李双双》一剧。此剧出乎意料演出高达100余场,几乎遍及中卫每一个乡村。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宁夏广播电台为此剧录音,于群众文艺栏目播放长达10年之久。是年10月中卫剧团又用中卫道情排练演出了田汉同志的新编历史剧《谢瑶环》,同样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是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自治区召开首届戏曲座谈会。会议期间,组委会专门邀请中卫剧团到银川(第二招待所)为大会演出中卫道情戏《李双双》和《谢瑶环》。之后组委会又安排专场为自治区党政领导汇报演出。各级领导及戏曲工作者对中卫剧团的大胆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随后,又在银川剧院公演数场,场场爆满。

1964年5月,自治区举办首届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中卫剧团排演了刘笳声同志创作的中卫道情《夏桂飘香》为大会做了展演。

中卫剧团用道情先后排演了《李双双》《谢瑶环》和《夏桂飘香》后,又排练了《三世仇》《西吉滩》《畲伯送亲》等大型剧目。除了在中卫、中宁演出外,还分赴银川、贺兰、平罗、青铜峡、吴忠、永宁等县为广大群众演出。同时还受邀到景泰、靖远等县为甘肃地区的广大群众演出。

文革期间,中卫县秦剧团撤消,中卫道情戏也随之而与舞台告别。艺人们被批斗,演出活动被禁止。

1976年春,自治区举行群众文艺汇演,中卫县文教局组建了临时剧组,以时任文教局长的辛文治为组长,抽调了原中卫剧团分散于各个单位的部分人员和全县文艺积极分子,全力以赴,排演了沈吉祥、刘笳声、赵相如三位同志创作的《激战龙川》。以全新的面貌,再次把中卫道情搬上了舞台。

此次演出的道情戏《激战龙川》,在音乐和唱腔方面,和以往的道情音乐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自治区文艺汇演组委会委托著名作曲家、音协主席潘振声主持召开了全区音乐工作者专题座谈会。与会同仁对中卫的演出大加赞赏。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卫道情艺人又自发组织起来,组建过班社,恢复演出,很受群众的欢迎。后来中卫县秦剧团有一次被撤消。再加上外来思想的影响之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西方文化,迫使地方道情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人群逐步得越来越淡薄,使中卫道情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一个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应该不光是演出场次的问题,其最关键的是在于搜集整理过去道情的板式和曲牌,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再区分中卫道情、银川道情和盐池道情的特点,为子孙留下宝贵的素材。

2021年9月,中卫市文化馆王晓芹编著的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中卫道情》,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卫道情由过去的民间班子逐渐发展成为舞台戏,传承了民间较为优良朴素的艺术传统,传承了六十多年的唱词、唱本,我们应该尽快得搜集、挖掘、整理。去伪存真,使之代代相传。

近年来新内容的道情戏也产生了,这当然是好现象,然而大众评价它的质量仍不是很高。中卫道情的表演是中卫方言说的是陕西话,就语言以及音乐色彩而言较为狭窄,只能够在当地发展,无法实现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道情戏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悦中卫
逸品堂个人工作室。说不尽的中卫事,道不尽的中卫情。旨在记录、收集、整理、传播当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字一图,尽显文心载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