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话深妙意趣探微
范学灵
中卫话,通常指分布于沙坡头区黄河北岸镇罗、柔远、东园三镇以及中卫市郊灌区为代表区域的方言,是当地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在宁夏乃至全国独树一帜。
记得二十世纪90年代前期,欣逢《中卫方言志》编纂出版,具体事宜由林涛教授操持,本人与冯万和先生一同参与案头部分工作,并为新修《中卫县志・方言卷》撰供文稿。所幸,我对中卫话与普通话的差异进行初步研究,意趣使然,刻骨铭心,并获得相应认知----其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这两个方面:在语音方面,中卫话的语音系统涉及声母、韵母、声调等,非常独特,故沙坡头区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显得与众不同了。在词汇方面,中卫话的词汇系统中较多地保留了元、明、清时期的古白话词语,兼收并蓄了各地的方言词汇,譬如:兀踏(那里)、支应(应酬)、大模似样(故作安详、规矩、正经之态。“似”读音shi)、五黄六月天(大热天。“六”读音lu)等,这些词语在中卫话里以较高频次使用着。而中卫话的词汇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用“子”作后缀或者用“子”作后缀重叠构词,诸如娘母子、石子子、盆盆子、罐罐子、辣辣子等,在结构上表现得灵活多样。
一、中卫话特点。中卫话以其特有的语音、语调和词汇,将沙坡头区人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区别开来,形成西部地区个性非常突出的一个“方言岛”。它不仅在西北方言中占有特殊地位,而且在现代汉语以北方话为代表的共同语中一致性也较强。乍到中卫,或听或说“中卫话”,感到非常有趣,别具一格。
其一,中卫话词汇融合了全国部分地区方言土语。沙坡头区境内汉族人口五方杂处,来源不一,这些情况反映在语言上,便形成了中卫话词汇具有各地方言土语相混杂的融合性特点。对照各地方言资料,从中卫话里可以看到:日眼(调皮捣蛋)、心疼(漂亮)、锅盔(大饼)、恶梭(垃圾)、愁肠(发怅)、招视(搭理)、颔水(口水)、拌嘴(吵架)、扯磨(聊天)、奸弯(狡猾)、胳浪翅(腋窝)、腿恰子(大腿内侧)、丫头(姑娘)等词语来源于秦晋方言;景致(风景)、儿马(公马)、茅塞(厕所)、跑肚(腹泻)、年时(去年)、底根(原先)、等词语来源于河北、山东、河南方言;冷子(冰雹)、芋头(土豆)、黍黍(高粱)、烧包(不稳重的人)、轱辘子(车轮)、阿不子 (不知道)、吃不消(受不了)、邋遢(不整洁)、欢势(活泼、高兴)、红火(热闹)、瘪三(二流子)、阿木(我们)等词语来源于江淮方言;囊胎子(窝囊而乏力的人)、怂汉子(没主见而不靠谱的人)、崴汉子(有主见而干事麻利的人)、跌壮活(占便宜)、咕噜子头(玩赌博的人)等词语来源于甘肃方言;嚷仗(骂架)、打捶(打架)、干饭(米饭)、蒸馍馍(馒头)、背时鬼(运气不佳的人)、吃包包(接吻)、牢实(结实)、胰子(肥皂)等词语来源于四川方言;瞎折腾(做无用功)、抓瞎(没办法)、倭严(合适)、日怪(蹊跷)等是东北方言词汇;尕渣子(品质恶劣的人)、尕日鬼(不务正业的人)、着气(生气)、傍肩儿(差不多)、布衫子(衬衣)等是回族方言词汇。除上所述,中卫方言里还有湖南、内蒙古、广东方言词语。所有这些词汇,它经过一定的再生演变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卫方言常用语。
其二,中卫话在名词、动词词汇用语上用“子”做后缀且重叠构词。中卫话平时的口语中经常听到的后缀名词诸如:火取子(火柴)、干腿子(小腿)、胳肘子(胳膊肘)、脖勒盖子(膝盖)、屎格子(小女孩)、牛格子(小男孩)、莽格子(长辈对晚辈的昵称)、娘母子(母亲)、狗娃子(小狗)等。重叠名词诸如:缸缸子(茶杯)、盆盆子(水盆)、醋醋子(食醋)、钟表表子(闹钟)、海海子(鞋子)等。经常使用的一些重叠动词如:耍耍子(玩)、眊眊子(看一会儿)、歇歇子(休息)、贫贫子(闲谝),等等。仅一个“给”字就有好多种用法,在一句话里可以接连出现三四个,甚至更多,如“这么好的房子给别给给给小张了”……不深入了解中卫话的特点,是无法明了它的妙处的。
其三,中卫话较多地保留了古代白话词语。沙坡头区行政区域由于汉族人口迁徙历史悠久、地形封闭等原因,使中卫话词汇中比较多地保留了元、明、清时期的一些古白话词汇。诸如:兀踏(那里)、合该(应该)、怪道(原来如此)、支应(应酬)、应承(答应)、伙哄(结伴)、弹嫌(指责)、过犯(生病)、端相(审视)、拿把(难为人)、停当(完成)、将才(刚才)、淡话(不该说的话)、编哌(造谣中伤)、营生(工作)、声唤(呻吟)、溜寡嘴(耍贫嘴)、立马短时(立即)、乞乞缩缩(不大气)、戴头怵脸(没面子)、吉溜(平安)、巴结(讨好)、把式(擅长某种技艺的人)、秧秧跄跄(精神萎靡)、富态(体胖)、胡诌(扯谎)、泼烦(烦躁)、木讷(不机灵)、舒坦(舒服)、打搅(干扰)、活泛(有精神)、吃死饭(不劳而食)、吃独食(独吞)、嫌货(不争气的人)、贼得很(机灵)、大模斯样(清高)等。同时,元、清二朝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中卫话里便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诸如挑撺(鼓动)、犯傻(装糊涂)、哈喇子气(指食品有腐败的气味)、抿酒(喝酒)、数落(责备)、一搭里(同伙),等等。中卫话里还有许多词汇是从古汉语中沿用下来的,不少常用词汇在《诗经》《周礼》《说文》《广雅》《广韵》等典籍中可觅踪迹,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怯”,《广雅》云:“怯,劳也,极也,疲也。”中卫话意思是说人老了,吃力得很;再如“仄”,《说文》:“仄,侧倾也。”中卫话“仄楞子躺下”,意思是侧身躺下。在普通话中,这些词语大部分已很少使用,而中卫话里却保留并沿用着。
其四,中卫话对动物、植物名称的称谓,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诸如:动物名称的称谓----夜猫子(猫头鹰)、癞黑毛(蝌蚪)、癞呱呱(蟾蜍)、溜沙耗子(蜥蜴)、刺老(鸬鹚)、长脖子雁(大雁)、麦蟑(蝗虫)、青庄(食鱼类候鸟)、黄老鼠(田鼠)、月别风(蝙蝠)、骚咕咕(戴胜)、鹞子(雀鹰)、羊咩咩(小羊)等;植物名称的称谓----黍黍(高粱)、黄棠子(菟丝子)、芋头(土豆)、葫芦(南瓜)、青豆(黄豆)、茭葫芦(茭瓜)、豆格子(各类豆角)、红果子(枸杞)等,这主要是语韵可变性造成的,与明清时期以来的人文地理、行政地理以及自然地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其五,中卫话的形容词词汇用语“的(读音di)”做修饰词的较多。中卫话口语中平时听到的诸如:圆圆的、扁扁的、瘪瘪的、鼓鼓的、方方的、尖尖的、细细的、粗粗的、憨憨的,等等。
其六,中卫话在语言特征上富有民族包容性。鉴于沙坡头区人口是由包括游牧民族在内的大量移民构成的,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少外来人口入居后很快接受了中卫话,而其中也吸纳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词汇,如中卫话里的“兀踏”,特指路途远近,兀的发音长则路远,兀的发音短则路近。婶婶叫“新妈”,叔叔叫“佬佬”,蝴蝶叫“叶跳子”,蜻蜓叫“精屁股刘四”,玉米叫“西番麦”,龙卷风叫“旋风风”,打耳光叫“扇别子”,把做事快捷说成“便当得很”,把气味难闻说成“气道”,把最后一名说成“落把子”,把第一次称作“岔拨子”,把领养的孩子称作“抱疙瘩”,把家里排行殿后的孩子称作“老疙瘩”等。这些生动活泼、乡土韵味浓厚、极富表现力的词汇,进一步加重了中卫话的地方色彩。
其七,中卫话的某些词汇还用来表达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眼窝子”,普通话只指眼窝凹陷处,也叫眼圈,而中卫话里不光指眼圈,还有眼睛、视觉、眼力等含义。“别兀个人眼窝子崴”,是说这个人不光眼睛视力好,还包括认人能力强的意思。有些词语与普通话词义迥然不同,如“山水”,普通话里指山和水,中卫话里则指大雨过后从山上发下来的洪水。“没事”,普通话指没有关系,没有麻烦,事情可以办成的意思,中卫话里却正好相反,意为没希望,行不通,事情办不成。
其八,中卫话的发音非常独特。在中卫话语音系统中,声音和普通话相近,只是发音气流强,阻塞紧,摩擦大,语音显得生硬吃重。而中卫话韵母与普通话相比,则存在韵母少、元音鼻化、不卷舌等差异。方言专家林涛先生认为,沙坡头区人的舌头比一般人的大,而且是直的。中卫话在声调上,声类简单,大部分入声字归入去声,入声消失,只有三个单字调,此外还有大量古音残留。中卫话最典型的是韵母里没有an、uan、en、uen、er等韵。譬如,著名笑星张保和的方言快板书里有一句“欢迎你们来参观”中的“参观”,用中卫话读作cai guai。再者,沙坡头区人把“他、她、它”一律读作te,“拍拍手”说成pia pia手。中卫话里有些声母的发音也不同于普通话,如zh、ch、sh的音发作z、c、s,“皱眉”读成zou眉,“初中生”读作cu zhong seng。此外,中卫话里的语音声调跟普通话也有很多不同。
鉴于中卫话具有上述特点,虽然动听且富有表现力、亲和力,也容易引起对方听话的兴趣,但其里边不少字音和方言土语有时也会给外人带来误解,从而影响了更大范围内的语言交流。如中卫话曾经闹过笑话:说呀,几个沙坡头区老乡一块逛了北京城,临了要统一买票坐火车回家,前面的老乡都上车了,后面一个却遇到麻烦——列车员硬是不让他上。于是,该老乡便问:“为啥不让我上车?”列车员问:“你的票呢?”他指着车窗里边的人说:“一搭里的。”列车员有点纳闷:“你是意大利的也得查票”。这位老乡有点急了,再次强调:“阿木是一搭里的!”列车员也有点火了:“我才不管你是意大利的还是法兰西的,上车就要看你的票!”岂不知,中卫话“一搭里”是“一起、一伙”的意思。中卫话发音“门”“没”不分,还发生过一则笑话:一中卫老乡在北京要坐地铁,手持一张崭新的50元人民币向售票员示意买票----建国门。售票员一听便来气,心想这人脑子肯定有毛病,咱北京人连美元英镑都不稀奇,这才多大个钞票嘛,还嚷嚷“见过没”呢!于是从包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回敬----你见过没?
二、中卫话成因。方言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浓缩了一个地区历史、地理、民俗、人文的有机成分,而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它,对于丰富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有着深远意义。那么,特色鲜明地中卫话是怎样形成的呢?一句话,主要是与汉族人口的迁入、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的心理习惯有着直接关系。
沙坡头区地处边塞,源远流长,历来属于移民之地、水旱码头、丝路通途。尤其明朝朱元璋南北大移民奠定沙坡头区人口的基础,各地迁移过来的屯田军士、平民、囚犯,以及官宦、属吏、从眷等杂居,还有秦晋、江淮、齐鲁燕赵、吴越等多种方言互相影响,共同融合,便逐渐形成了中卫话。
中卫话形成虽始于移民,但形成以后其内部进一步分化却与沙坡头区黄河以北的地理环境有关。这里是“四塞”之地:其东为青铜牛首,锁钥河门;其南则是香岩雄峙,列若屏障;其西凭借沙岭之险;其北倚傍胜金之固。显然在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古代,便形成了封闭状态。同时,沙坡头区自古山清水秀,物产丰足,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少与外界联系,因而其繁衍形成之后相对稳定,不再发展变化。另外,沙坡头区优越的自然环境,早期发达的经济状态和文化教育,造成该地区人们心理意识上的优越感、淡定感和自豪感,怀恋乡土,不愿出远门,以致造成中卫话对内的稳固性。
三、中卫话现状。中卫话是汉语众多方言中的一支奇葩,在异地,凭着一口富有特色的中卫话,到处都可以识别并结交同乡。但是,对于中卫话中不少字音、词汇和典故,外人不甚了解,影响其更大范围内交际,往往一不小心便会给人们带来误会,也给自己惹下大麻烦。因此,在新时代,中卫话需要保护,但更需要向普通话靠拢,致使以崭新面貌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贡献力量。
随着学校教育全面覆盖和普通话大力普及,中卫话已经到了需要保护的关键时期。作为一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它的人文价值之大,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严重关注,他们纷纷呼吁加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程,并遴选确定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传承中弘扬,以免造成本世纪后半叶“中卫话”在祖国大地上销声匿迹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