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和成长创富社群的小伙伴们交流时,一位小伙伴提到,阅读别的博主推荐的好书,但是自己却看不懂。在阅读时,需要用到我们的理解力、知识储备,而且也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带入进去。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理解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同一本书来说,不同人的阅读体验也必然是不同的,最终消化吸收也是不同的。例如,受到每个人知识储备的限制,对于同一本书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推荐书的那位博主来说,他认为那是一本好书,而且是一本读起来容易理解的好书。那是建立在他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的基础上,他认为这本书解决了他的问题,而且读起来非常顺畅,并不费力。但对于读者来说,由于知识储备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博主认为容易阅读的书,到了读者这里可能就是比较难懂的书。对于博主来说,这本书处于它的阅读舒服区,而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就可能处于它的阅读困难区。当我们理解了上面的逻辑,我们很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适合别人阅读的书,未必就适合自己。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如果想要更快地进步,不要一开始就把学霸钻研的题拿来做,因为难度太高了。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做一些符合自己当下水平的题,也就是那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题,选择这样的题,进步才是最快的。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适合自己的书,是比较个性化的。例如在心理学领域,入门的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难度稍高点的有岸健一朗的《被讨厌的勇气》,再难一点的有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等。一个博主最近阅读了《自卑与超越》后,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于是就推荐出来了。但对于他的一些读者朋友来说,没有心理学基础,直接上来就看《自卑与超越》,那大概率是读不下去的。在书籍阅读难度上,我们要挑选那些和自己当下理解水平相匹配的书籍。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即处于自己阅读舒适区边缘的书。如何太容易了,读起来没有一点挑战性,你会觉得没意思,就像让你天天做1+1=2,没有任何成就感。太难了肯定也不行,阅读一页就遇到五六个陌生的专业名词,你理解不了,当然也就读不下去了。阅读读难度和自己能力不匹配的书,经常会有一种挫败感,这样也不容易养成持续阅读的好习惯。而处于理解力舒适区边缘的书,我们读起来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让我们进步更大。例如,我看到很多人推荐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都说是一本好书,当然了,它也确实是一本好书。于是我去年在年初时打算阅读,可是在我阅读的过程中,经常感觉云里雾里,晦涩难懂,再加上老美的写作风格,我看了不到五分之一就放弃了。我打算有了更多心理学知识的积累,再去阅读《思考快与慢》。还有塔勒布的《反脆弱》,当然是好书,但我去年阅读时也没有读下去,也放在自己的书架上,等自己有了更多的积累时再阅读。而且,我在阅读这两本著作之前,还在帆书平台听了几遍。随着我读的书越来越多,例如在微信读书阅读了100多本了,而且也在帆书平台听了300多本。有了这些大量输入打基础,现在如果再看《思考快与慢》和《反脆弱》,我想应该要比之前容易许多。像《思考快与慢》和《反脆弱》这些好书,是可以增加自己智慧的书,肯定早晚要阅读的,我也打算把它们列入自己2025年的阅读计划中。那么,如何判断书籍阅读难度是否与自身阅读能力匹配?我的经验是可以先泛读,不要一拿到书就从到尾的去读,也要看看是否适合自己阅读,是否值得去阅读,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精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泛读,其实就是看看目录、引言、简介等这些内容,然后再根据目录挑选一些和自己相关的章节进行阅读。例如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或能解决自己当下问题的章节,读读这些部分,看看是否适当自己当下阅读,能不能读懂。当这样快速泛读一遍后,也基本上能够判断出这本书是否适合现阶段阅读,自己的理解力能否跟得上。如果发现太难了,根本看不懂,那不妨把它先放一放,等自己输入更多一些,再回过来头来阅读也不迟。所以,以后再遇到别人觉得很好,可自己却理解不了的书时,千万不要责怪自己,认为自己怎么这么差,千万别这样想,也只是不适合你现阶段阅读而已。
我最近上线了一个成长创富社群,带领大家一起阅读、写作、做公众号,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了解。
👇微信好友位还剩少量名额,欢迎扫码加我微信,近距离围观。
靠自学能力逆袭,自考专科、本科,并拿到学士学位,在微信读书阅读130多本书,在帆书听书 300 多本,写作 500多天。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把它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感谢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