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至少读了两遍,累计花费了20多小时,实在忍不住要推荐给你!

财富   2024-11-09 23:29   广东  
关注 ▲阿华读书 和阿华一起成长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512/600 天



关于心智类的书籍,其中有两本对我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本是《认知觉醒》,另一本是《打开心智》。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我们国内的作者,和国外那种晦涩难懂、啰嗦写作风格相比,这两本要好读得多,很适合我们国人阅读。


和其它心智成长类书籍相比,《打开心智》可以说是比较系统、全面,实操性比较强的书,而且语言深入浅出,很适合我们阅读。



如果要追求个人成长,《打开心智》是一本必读书。下面分享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触动自己的知识点,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启发。



一、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1、节能


大脑的运行遵循着节能的原则,能省力就会尽量省力。


因此我们总是喜欢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不喜欢挑战,因为难度较高的事情需要消耗大脑更多的能量。


2、稳定


稳定其实是节能模式的衍生,保持稳定时自然也就实现了节能,大脑总会倾向于维持现状。稳定性包括以下原则:


1)确定性:大脑希望未来是可以根据过往经验进行预测的,尽量减少模糊和不确定。


我们的大脑喜欢确定性,我们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不确定性,我们掌控不了未来。


例如担心未来赚不到钱,担心失去工作,担心得不到认可等。


2)一致性:大脑希望接收的信息跟内在的心智模型是一致的,尽量减少矛盾和冲突。


相信大家听说过"认知失调",它是指我们的行为和认知产生了不一致。


当产生"认知失调" 时,我们就会感到困惑,因为行动已经发生了,这时候就会调整自己的认知,从而让自己的认知能够和行动保持一致,也就是"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人总是喜欢找借口,其实这就是在"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例如收入低,就怪大环境不好。当说服自己全球经济环境差、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时,就会心安理得地接受收入低的现状,把自己收入低“合理化”了,也就解决了认知失调。


3)适应性大脑希望我们的生活模式是稳定不变的,一旦发生变化,它就想尽量恢复原状。


对大脑来说,我们的生活轨迹保持在基线附近是最好的状态。


一旦偏离基线,大脑就会把它识别为出现了一个“异常”,从而需要调动资源去想办法解决这个异常,让我们的状态回归基线。


当我们要养成一个新习惯,例如每天阅读2小时,当我们想要改变原有的生活(刷短视频改为阅读)时,其实就是在和大脑的适应性在做斗争。


这时大脑就会有一个力,想要把你往回拉,从而抵消你的努力和行动。


所以我们要改变时,刚开始的力度不要过大了,当你的力度越大,大脑往回拉的力量也就越大。


更有效的改变方式是,要一点一点的改变,渐变比突变更容易成功和持续,可以使用微习惯的策略。


3、预测


我们的大脑是通过预测来理解这个世界的。  


大脑的预测加工理论:


首先我们每天会接触到大量输入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的大脑会形成一定的心智模型。


其次,我们会使用这些心智模型来预测我们遇到的情况。


例如,你看到别人通过持续写作建立起来了影响力,赚到了钱,于是在你的心智模型中,就会产生一条规则:写作可以建立影响力、可以赚钱。


通过你的心智模型,你预测到只要自己通过持续写作,同样可以建立影响力、可以赚钱。


然后你也开始持续写作,可是写一段时间后,并没建立起来影响力,也没有赚到钱。


于是你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后来发现别人运营做得也好,产品很契合市场需求等,朋友圈也在日更等。


于是你修改了之前的规则,把之前的规则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例如除了持续写作,还要把产品做好,把运营做好,朋友圈也要运营好。


这个完善后的规则,显然会比之前粗暴的规则(持续写作能建立影响力、赚钱)更符合实际情况,对于未来行为的预测性更好。


我们的心智模型会根据现实世界不断优化,以更好的契合这个现实世界。


4、反馈


反馈是大脑的动力系统


大脑以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方式来强化我们的行动,为我们提供动力,让我们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应当做的。


所以,当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时,要尽量找出更多的正向反馈,有了反馈也就有了动力,这样就更容易持续下去。


例如拿我持续写作来说,刚开始粉丝量、粉丝量都很低,几乎没什么正反馈。


但我持续写,持续写有价值的文章,粉丝量在增加,阅读量在增加,也收到越来越多朋友们的正反馈。


当我持续不断收到这些正反馈后,写作的动力就更强了,也就更能持续写下去。


阅读也是如此,开始可以阅读一些对自己工作、生活帮助比较大的书,因为更容易收获正反馈,而这些正反馈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尽快找反馈,然后依靠反馈来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情绪的本质



我们没必要把情绪看成是洪水猛兽,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相当于是大脑的一个报警器。


它会不断的去扫描周围的环境,一旦监测到异常信息,就会立即给身体发送信号,让身体切换到相应的状态。


在原始社会,我们祖先面临的环境比较恶劣,这往往需要快速做出反应才能生存,但是理性思考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效率也低,为了能够快速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我们的大脑便进化出了"情绪" 功能。


相对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大脑进化的速度太慢了,以至于在现代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里,情绪这个报警器也就显得过于敏感了。


所以面对情绪,我们要理解、接纳,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其顺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受其控制。



三、杏仁核和前额叶



提到情绪,当然离不开杏仁核,它是我们的"情绪中心",是许多情绪相关通路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有:"情境记忆" 和 "威胁识别"。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到不好的事情,尤其是对我们造成伤害的刺激时,杏仁核就会被激活,然后忠实的记录下当时的场景、反应和线索,并把其命名为"威胁信息"。


然后,杏仁核就会驱使大脑不断去扫描周围的环境,一旦遇到和"威胁信息"相关的线索时,便会立即活跃起来并向大脑发送信号,接管大脑,调控身体快速分泌激素,从而进入"战或逃" 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容易进入负面情绪,就是因为杏仁核的"威胁识别"功能过于活跃了。


这其实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毕竟在原始社会,我们人类要面临生存的威胁,对威胁越敏感的个体也就越容易生存下来。


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安全、稳定的,那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场景非常少,但杏仁核的"威胁识别" 功能却依然在运行,因此也就会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困扰。


例如,我们总是很容易关注生活中的负面信息,在一天的生活中,你遇到了九件好事和一件坏事,但你的注意力焦点却往往集中在这一件坏事上,即使它只是占了十分之一而已。


那么,要如何抑制过于活跃的杏仁核呢?


主要是靠前额叶来抑制的,其实,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是互相抑制、动态平衡的关系,当杏仁核活跃的时候,它会暂时抑制前额叶皮质,从而获得大脑的控制权,这时就容易情绪化。


而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时,前额叶皮质被激活,它会反过来抑制杏仁核的活跃,从而让我们更加理性。



四、锻炼前额叶



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就是因为杏仁核过于活跃了,而前额叶又过于弱了,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前额叶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众所周知,我们的理性活动有做计划、分析、决策等,要锻炼我们的前额叶,就需要多做一些和这方面相关能力的锻炼。


例如多去尝试新事物,多去挑战自己,新鲜的场景和经历是激活前额叶的有效方式。


另外,多去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也同样可以锻炼我们的前额叶。


通过阅读锻炼前额叶,我亲测有效,通过持续阅读学习,我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了很多。


当然了,通过写作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前额叶,毕竟在写作时调用了更多的理性,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把情绪当成你的顾问



我们要清楚的是,情绪并不是事实,它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投射,意味着内心在担心或者在意某件事情。


它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我们要善用这种提示。


例如你在愤怒时,其实是因为你失去了掌控感,这时情绪其实是在提醒你:除了掌控,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


为了训练我们对于情绪的第一反应,我们可以把情绪当成自己的顾问。


当我们把情绪当成顾问时,我们首先给情绪做了清晰的界定,它是顾问不是主人,而我们才是主人,情绪不能代替我们。


其次,当我们把情绪当成顾问,我们在做决策时,顾问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我们不能全盘接收,除了顾问之外,我们还要综合其它因素做出决策。


而且,情绪这个顾问,总是喜欢夸大负面信息、威胁信息。


据统计,在我们担心的事情中,大约有 85% 都没有发生,而且如果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大约有 79% 的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


也就是说,情绪这个顾问给们提供的信息中,大多都不会发生,而且即使发生了,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所以,我们为这些事耗费的精力、时间,以及所造成的内耗,很可能都是白费功夫。


当我们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后,就可以平静对它说:"我知道了,你下去吧",然后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六、ABC理论



A:发生了什么;

B:信念;

C:情绪反应。


例如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不小心同时把茶水洒到小明和小方身上了。小明非常生气,而小方不但没生气,还向服务员说没关系、没关系。


发生了同样的一件事(A),为什么两个人反应(C)会这么大不同?就是因为中间的 B 不同,也即信念不同,可以简单理解为解释系统。


小明的解释系统可能是服务员侵犯到自己了,让自己丢面子了,而小方的解释系统可能是服务员今天工作不在状态,有可能家里遇到了什么事。


正是因为两个人解释系统的不同,才最终造成了同一件事,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所以,我们要丰富自己的解释系统,遇事多从积极的一面去思考。



七、写情绪日记



当我们有情绪时,可以把它"写下来" 从而消除情绪模糊。其实就是把你的情绪以及引发的事件都详细、客观的描述出来。


在《打开心智》这本书中,L先生提到的写情绪日记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主要步骤为:


1)你产生了什么情绪,把它写下来,然后给这个情绪的强度打分;


你现在很生气,生气的强度如何呢?给它具体打一个分,例如8分,量化可以进一步消除情绪模糊。


2)是什么事件引起了你的情绪,以及信念写出来,也就是 ABC 理论中的 A和B。


3)你的感觉是什么,把它写出来。


描述下你的感受,例如在生气时,可能有胸闷、呼吸急促等。


4)把支持你想法的证据写出来,以及反驳的证据也写出来。


5)试着想想,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这件事,你会对他说什么,写出来。


这一步很重要,也就是帮你切换视角的,从心理上拉开你和负面情绪的距离,从而更客观的审视你的反应。


6)经过以上步骤后,重新给自己的情绪打分


例如你现在生气的强烈是3,就表示你的情绪缓和了很多(刚开始是8)。


7)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我会做什么,写出来。


例如你遇到了A,之前的反应是B,现在可以是C、D、E 等。


当下次再遇到 A 时,就不仅仅有 B 了,你完全可以选择 C、D 和 E。



八、动力-阻力模型



一件事我们不愿意做,或者是因为动力不够,或者是因为阻力太大,当阻力超过动力时,我们就会选择不做。


当动力超过了阻力时,我们就会选择去做,让自己始终充满激情,去做想做的事情,这也就是“自驱”。


许多人之所以自律,也就是因为动力超过了阻力。


就拿阅读和写作来说,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不是因为我靠意志力在死撑,而是因为我从中找到了乐趣。


例如我确实从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从书中学到了很多,让自己的生活、工作切实发生了改变。


写作同样也是如此,通过写作我的状态变得更好了,能更好的管理情绪了,时间管理能力增强了,还获得了许多粉丝发过来的正反馈,这些都是我动力的来源。


多重动力叠加起来,我阅读和写作的动力,远远超过了其中的阻力,所以我能持续阅读和写作。


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时,尽量从中多挖掘有利因素,充实自己的动力源,综合起来就是,最大化动力,同时最小化阻力。



九、意志力无限模型



我们所谓的意志力,其实是心理暗示,如果你相信意志力是无限的,那么它就是无限的。


许多人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所以意志力就是有限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意志力其实是一个不必要的东西,没有证据证明它存在,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它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宁愿相信它是无限的,例如做完一件事之后,你不要告诉自己意志力是有限的,你要觉得意志力是无限的,甚至越用越多,这样你就会有更好的表现。


如果你一直以来的思维都是:终于干完今天的活了,不要再折腾,不要去做“烧脑”的事情,是时候让自己休息一下,恢复脑力……


那么,不妨稍微改变一下,试试让自己接受“意志力无限”的设定,将思维转变成:


终于干完今天的活了,又有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去做真正想做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了。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获得感”。



十、系统优化法



我们可以使用动力-阻力模型来实现自驱。有效的自驱是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的模式,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


真正的改变是渐变的,要实现渐变,要把自己看成一个系统,把身上的每个特征、性格、因素都看成系统的有效要素,接纳它们的存在,直面和理解他们。


然后从中寻找薄弱点和瓶颈,给它们施加相应的"力",让整个系统慢慢做出调整,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运转。


具体步骤:先设定一个框架,然后建立系统,再不断优化完善。


也就是先设定一个框架,然后建立一个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这个方法可以在最大化动力的同时,最小化我们的阻力。


你知道目前离最理想化的状态还有多远的距离,先试着调整目前的状态,让它朝着想要的结果前进一步,等到这个状态稳定后,适应了这个新的状态,再给它施加一个力,再往前移动一步......


我以自己写作经历来举例。


要写作,先要设定一个框架,例如你为什么要写作,通过写作你要实现什么,对于我来说,我要通过写作倒逼自己成长,积累影响力,然后实现变现。


框架有了,现在要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系统,例如我是从每天日更开始的,而且当时还加入到了一个日更群,至少让自己先写起来。


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写作系统,例如我觉得要把文章质量提高上去,需要持续阅读做支撑,于是我开始阅读。


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我的文章质量提高了,每天不再是自己的流水账记录了,而是对别人有帮助、有启发的文章。


为了实现建立影响力、变现,那么我除了写作之外,还要做些其它事情,例如运营等。


我的写作系统是从日更写作开始,后来把持续阅读加入进去,还把写作速度加上去等,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系统,距离自己当初设定的框架就会越来越近。



十一、持续行动的技巧



我们在生活中插入一个新习惯时,往往会对其它行为造成一定的扰动,毕竟要调整其它行为,例如把娱乐时间改为写作、阅读等。


而我们的大脑是抗拒改变的,因此我们在刚开始插入新行为时,尽量要从减少大脑阻力的简单行为开始,这样遇到的阻力就会少。


而且新行为要不断维持,例如不断提醒自己等,当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简单的新行为后,再慢慢进行加码。


我们可以拿每天阅读30分钟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先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开销,看看自己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哪些行为花了多久时间等。


我们可以使用福格行为模型中的一个技巧,也就是在一个旧习惯后面插入新习惯,让这个旧习惯成为新习惯的触发器。


例如你之前晚上7点30到8点是运动时间,然后8点30到9点看娱乐新闻,这时可以把这30分钟代替为阅读30分钟。


把这个新习惯插入到晚上运动这个旧习惯后面,让运动成为新习惯的触发器。


由于这是一个新习惯,大脑开始肯定会抗拒,为了最少化行动阻力,我们开始时可以在这个时段内只阅读10分钟,而且要不断提醒自己完成。


当养成每天阅读10分钟的习惯后,一定要从这个行为习惯中多找正反馈,因为正反馈提供了持续下去的动力。


当你的生活已经习惯了每天阅读10分钟后后,然后再慢慢加码,例如回到 15分钟、20分钟,30分钟。



十二、DMN与CEN模式



我们的大脑在在什么也不干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在运行着的,而且会消耗能量,这个模式叫做 DMN(Default Model Network)模式,也就是默认模式网络。


DMN 的作用是把大脑中零碎的信息进行整理,把那些可能遗忘的信息进行重新激活,就是对大脑进行"索引"。


当我们专注于某个任务上时,大脑的模式叫做中央执行网维 CEN(Central Executive Netwrok),在 CEN 模式中,会激活任务相关的区域,而抑制其他区域。


DMN 和 CEN 模式之间是会竞争资源的,例如你在工作时,脑子里还是会有许多念头、想法等。


当我们大脑默认处于 DMN 模式时,它是会随机激活记忆深处的想法和念头。


例如我们的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杂念,我们能做的,是如何应对这些杂念,但并不能控制脑子里不冒出这些杂念。


而且杂念还是负面的较多,并且不断在"反刍",因为大脑总是要处理这些念头,导致我们经常行动力较弱。


在处于 DMN 模式时, 为什么大脑会以负面想法居多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威胁更加敏感,这也是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化保留下来的机制,毕竟在那个凶险的年代,对威胁保持更多关注可以让我们人类更容易存活下来。


如果一件事,它的收益和风险是对半的,我们多半不会去行动的,当风险和收益比达到了 7:3、8:2 甚至更高才,我们才可能会去行动。


但是在现代社会里,风险和收益变得更加对称了,我们要客观的评估风险和收益。



十三、如何提升大脑的掌控力



1、掌控自己想法


心里有负面想法时,要接受它们的存在,然后把它们一一写下来,再进行分析。


例如问问自己,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我有没有办法应对它?


当你进行这样的一番分析后,你会发现许多想法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然后把它们清理出去。


2、锻炼专注力和感知力


DMN 的本质是,当我们不去刻意用脑时,它就会活跃,就会有各种想法冒出来。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抑制 DMN 的活跃,例如进行正念练习,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活在当下,感受周围的环境,注意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等。


我们的想法经常会飘忽在过去或者未来,反而对当下的注意力投入的有限。


我们要有意识的,把更多投入到过去和未来的注意力,更多的拉回到现在,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


例如你在爬山时,如果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现在,你会闻到花香、听到泉声、看到百花争艳的美景......


3、主动引导 DMN


既然当我们空闲时DMN 就开始活跃,各种想法、念头会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主动对 DMN 进行引导。


例如用空闲的时间集中思考一些问题等,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可以回忆下最近学习了什么内容,把最近看到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一方面可以激活、巩固这些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强化自己的工作记忆。


也就是多进行主动的、有意义的思考,而不是被无意识所控制,人太闲了,各种杂念就会冒出来了。


4、培养行动的习惯


通常,不去做一件事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怕麻烦、怕自己做不了、权衡得失、害怕不确定性、怀疑自己等。


但如果不去行动,这些结果永远也都是未知的,问题永远都不会得到解决,它们会一直残留在你的记忆里,随着 DMN 被激活而挤占你的认知资源。


只有我们去行动了,才能把未知变成已知,才能把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让它们得到安置,不再干扰你的思考。


例如,在我写作之前,我也有很多担心,例如怕自己写不好,怕写了没什么结果,怕自己坚持不下去等。


这些全部都是问题,而且一直悬在自己的脑子里,占据着我的脑力资源。


但随着我开始持续认真的写作,许多未知的问题都慢慢变得更加清晰了,我发现之前的许多担心都是多余的。


例如怕文章写不好,但实际情况是我现在越写越好了,文章对许多读者产生了启发和帮助。


所以,当我们因为怀疑、麻烦、不确定性等而迟迟裹足不前时,最好的办法是去行动,我们要培养行动的习惯。


其实只要开始行动,许多问题和疑问都会随着行动的持续而自动消失。


5、最小行动法


想一想最小行动是什么,然后做起来,当你做起来时,会发现许多困难其实都是纸老虎而已。


记住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你真正去做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恐惧的。你会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拆解它,应对它,消除它,最终获得反馈和成长。



十四、拖延方程式



行为科学家皮尔斯·斯蒂尔(Piers Steel)提出过一个很经典的“拖延方程式”,他把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行动力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行动力 = (期望 x 价值) / (分心 x 延迟)


期望指的是对做成一件事的信心,价值是指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回报,它们构成了做这件事的动力。


分心是指保持专注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中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因素,延迟指是的做这件事需要多久。


当动力超过阻力时,我们就会选择去行动,反之,当阻力超过动力时,我们往往会选择保持原状。


当我们有了这个公式后,为了减少拖延,提高行动力,我们至少可以在这4个方面努力,即:


1)对任务进行拆解,拆解到可以马上行动为止


当我们面临一个复杂的任务时,很可能会因为畏难情绪而拖延,这时可以使用微习惯的策略对任务进行拆解,一直拆解到可以马上行动为止。


当我们对任务进行拆解后,之前感觉比较难的任务,现在有信心做好了。


2)不断挖掘潜在价值


当我们要做一件事时,要不断挖掘它的价值,而且许多价值是潜在的,如果我们只看到显性的价值,可能还不足以去行动。


就拿公众号写作来说,大多人看到的是粉丝增长、阅读量增加,但这是外在的大家都能看到的价值。


但是持续写作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例如倒逼你学习、输入,锻炼你的元认知能力,锻炼你的逻辑能力等。


这些潜在的价值,因为不容易量化而常常被许多人忽略,但它们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价值巨大。


例如通过写作,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了,也变得更加理性了,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背后的价值,挖掘出来的价值越多,动力就越足,也就越不会拖延。


3)减少各种干扰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干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杂乱无益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例如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已成为 kill time 的第一利器。


为了减少拖延、提高行动力,我们要最大化的减少周围的各种干扰。例如在你工作/学习时,把桌子清理干净,这是一种外物造成的干扰。


当你心里不时的冒出各种杂念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办法应对,例如把心里的杂念写下来,或者观察它,这是一种心理干扰。


众所周知,人的注意力资源是宝贵的,我们很可能会因为人为的打断而受干扰。


据说当你在学习/工作时被打断,一般来说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如果在一天的工作中,你被打断了4次,那么大概就会损失 60分钟(15分钟 x 4)的时间。


因此当我们在工作时,尽量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不被别人打扰的环境,这样你的效率就会大幅提高。


桦泽紫苑把它叫做 "罐头工作术",也就是好比把自己关在一个罐头瓶里,隔绝了外界的干扰,从而可以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上。


另外,也要减少手机等通信工作带来的干扰,例如在工作时可以把手机关机、调成静音模式等,从而最大化减少干扰。


4)给任务设定截止时间(deadline)


当我们布置任务时,要给任务设置一个 deadline,即使老板没有给我们的任务设定 deadline,我们也要给自己设定。


例如,老板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是本周完成就行,你很可能周四才开始行动,如果老板给你布置的任务截止时间是周三,那你可能周一就开始行动了。



十五、获取经验值心态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比较在乎最终的结果是否成功。


当人们遇到一件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时,大多会退缩,会觉得很麻烦,会害怕付出了却没有收获等,因此最终没有行动。


但本书作者却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心态,我觉得还挺实用,那就是"获取经验值"心态。


例如当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可以这样跟自己说:


“又有一个机会,可以挑战一下自己,刷一刷经验值了!”


当我们有了获取经验值心态,行动力就会提升,因为这些困难、挑战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也都能够从中获取经验值,自己的经验值提升了。


而且,越困难的事情,挑战越大的事情,你最终获得的经验值也就越多。


当我们抱持着"获取经验值"心态,那么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赋予了意义。


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在获取经验值,而不是过于关注结果,即使没做好,但我的经验值提高了。


有了这种心态,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被吓倒,因为你知道,自己为了克服困难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都能成为你的经验值,帮助你提升各方面的技能等级。



十六、后悔的时间模型



从短期来看,我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会去想办法纠正、弥补。


而一旦把时间拉长,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程度上,没做的后悔程度,都要远远超过"做错"的后悔程度。


"做错"的后悔可能会持续几个月,但"没做" 的后悔可能要持续好多年,甚至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一旦事情做完了,影响也就终止了,你还可以去调整、优化。


但一件事没有去做,而且也没有机会再去做了,我们就会对它存在"不确定的损失厌恶"。


就是说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又不知道损失了什么,于是就会不断给这种损失加码,不断地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往这个"篮子"里扣。


很多事情,你去尝试就有希望,如果根本没有去尝试,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你去尝试了,最终结果不如意,你可能会后悔自己当初欠考虑了,但这种后悔很快就会过去的。


你压根就没有去尝试,而且过了那个时期,你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你就会知道自己终究是错过了。


但你具体也不知道、也没法知道到底错过了什么,于是就会去幻想各种可能性,它最终会成为你的遗憾。


后悔的时间模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们要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勇敢的去尝试,只要过程努力了,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至少会少留遗憾。



十七、状态导向与行动导向



我们在面临困难或挑战时,往往会有两种导向,一种是行动导向,另一种是状态导向。


在行动导向的人看来,要解决困难,就要付出行动,用行动来减少焦虑,用行动来减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在行动中调整、优化。


行动导向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挑战时,会把行动做为默认选项。


而在状态导向的人看来,当面临困难或挑战时,要等状态好了再去解决,然后就会一直都在准备的路上,永远没有开始的时候,"等我准备好了再行动" 就是典型的表现。


如何改变状态导向?


1)强化内隐自我


内隐自我是一个人在过往的经历中的种种经验、信念、反馈和知识加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庞大的自我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意识到它,但当我们面临相似的情境时,这个内隐自我系统就会被激活。


当我们的内隐自我系统被正向激活时,会带来积极情绪,从而冲淡负面情绪,帮助行动的意图在博弈中胜出。


行动导向的人,内隐自我往往伴随着外界的困境和威胁同时被激活,从而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行动力来攻克眼前的难关。


而状态导向者的内隐自我往往会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延迟之后才被激活。这就导致了他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困境吓退,无法前进。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主动地强化内隐自我,这样在它需要的时候,能够更加积极地激活。


行动导向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自主地”做出决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外界的威胁跟自主性建立起联系,建立起一种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即我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来应对这个威胁的。


我们要强化内隐自我,要锻炼自己的大脑,当下次再点菜时,不要再说"随便"、"什么都行" 这样的话,可以改为"我来决定"。


我们的大脑会忠实的记录你的每一次行动,并根据它来进行自我调整。因此,你每一次做出决策,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和肯定,它可以不断刺激和丰富内隐自我,并提高我们激发它的可能性和频率。


2)做困难的事情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先做容易的事情,然后难的事情就会往后拖,但无论拖多久,它一直都存在着的。


总是把难的事情往后拖,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因为这些难且重要的事情,一直没有得到推进,它们带来的压力的挑战。


这些压力和挑战一直都没有得到缓解,它们会潜伏在我们的大脑中,从而占据着我们的认知资源,给大脑造成了负担。


例如当接到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写作任务,需要这个月底完成,由于写起来没那么容易,所以就会一直拖着。


而且会心想反正现在离月底还早,过一段时间再写也能赶上,于是就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


但这个任务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一直在大脑中占据着我们的脑力资源,影响了做其它事情的效率。


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然后纠正自己的习惯。


我们可以先做困难的事情,但也不需要完全攻克它,但至少要让自己“有进展”。


这可以带来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就是,通过去接触困难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大幅降低对它的不确定性,从而把它从大脑的后台中清除出去,避免契可尼效应。


第二个结果就是,通过采取行动,并从中获得反馈,可以让大脑更多的感受到 "舒服、不舒服、舒服" 这个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从而引导大脑把关注点从舒服到不舒服,转移到从不舒服到舒服。


3)改变思考视角


状态导向者常用的思考视角,往往是从事物本身出发的,例如去考虑"它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它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等,这就很容易夸大事物本身的威胁,从而产生了莫须有的恐惧。


解决方式就是,从事物本身视角转移到"我和事物的关系"上,例如我可以如何影响它,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



十八、关于学习



在我们的学习中,有许多其实是被动学习的,其实更好的效果是主动学习。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付出的越多,则掌握的就越多,相反,学习越轻松,最终掌握的也就越少。


作者提到了再认、线索回忆和自由回忆。


什么是再认呢?你看了一段文字后,然后让你做和这个文字相关的选择题,这就是再认。


线索回忆就是当你看了一段文字后,给你一个线索让你回忆。


而自由回忆则是看了文字后,让你完全不靠任何线索去回忆。


再认、线索回忆和自由回忆,它们的效果也是依次递减的,即再认没有线索回忆效果好,而线索回忆没有自由回忆效果好。


也就是你付出的越多,最终的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作者看来,当我们大家越容易得到的时候,就会看作不重要,而当我们自由回忆学到的知识时,需要调用更多的脑力资源,大脑就会觉得它很重要,从而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


所以,当我们学习后,多做一些回忆式学习的效果,要远比仅仅只刷选择题好。


在《认条天性》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检索练习,其实就是自由回忆式学习,而且主张要有一定的间隔,这样就会促使大脑更加努力的去回顾学过的知识。



十九、人是如何成长的



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思考方式的过程。 


一个人成长、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现实世界我们容易理解,心智世界可以理解我们内心对外部世界的解读。


我们从出生开始,我们的大脑就在执行一个任务:为这个世界建模。


我们的大脑从外部接收到信息后,来"预测"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这就是心智世界。


然后再通过对外界做出干预,获取反馈,来修正和调整这个预测,从而让心智世界更加接近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


我们的心智世界包括哪些呢?作者把它分为三个部分,即概念、规则和框架。


概念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命名。比如:每一只鸟都是不一样的,但都叫作“鸟",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都叫作“书”。


概念是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基础。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就是规则。


框架是什么?其实就是思考方式,当我们用自己已知的信息去探索、尝试未知的信息时所遵循的思考方式就是框架。


你的心智世界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试图去拟合外在的现实世界,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来优化和更新旧的模式——这就是一个成长的循环。


为什么说心智世界是成长的本质呢?


因为,一切外部信息的流入,都必须经过心智世界的解读;同样,一切我们对外的行为,也都必须经由心智世界向外传播。所以,如果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不一致,就会使我们陷入困境。


《打开心智》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推荐给你。



·······END·······
👇


微信好友位还剩少量名额,欢迎扫码加我微信,近距离围观。



作者介绍:


阿华,终生学习者。

靠自学能力逆袭,自考专科、本科,并拿到学士学位,在微信读书阅读130多本书,在帆书听书 300 多本,写作 500多天。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把它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感谢你的鼓励。


阿华读书
一个靠阅读、写作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