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大量阅读,读书记不住怎么办

财富   2024-12-09 23:12   广东  
关注 ▲阿华读书 和阿华一起成长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540/600 天





最近许多小伙伴加我微信向我咨询“阅读记不住”的问题,虽然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详细写一写。


一、我们是如何掌握知识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下:我们在上学时,对于一个新的知识点,老师是怎么教的,我们最终是怎么记住的。

首先,一个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

老师在教的时候,会给我们讲清楚知识背景,也会做一些铺垫,还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我们理解。

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在讲解乘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这一基础概念。

有了加法作为铺垫,再进一步学习乘法,理解起来就会相对容易许多。

除了课堂上讲之外,老师还会布置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点,我们课堂上只听一遍,肯定是记不住的。

并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记忆在初期会迅速衰退,随后遗忘速度会逐渐放缓。因此,定期进行复习至关重要。

另外,考试也是少不了的,例如周测、单元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二、为什么记不住


前面回顾了我们是如何学会知识的,再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老师讲课相当于是输入。

讲课时结合生活实例,这是在做知识点的关联。

也就是把新的知识点关联到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中,相当于是把新的知识钩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旧知识会成为提取新知识的线索。

新旧知识做了关联后,就更容易记住。

关联有点类似于编码,就是把新的知识点放置到相应的知识类别中,并和其它相关知识点做好关联。

做作业相当于是在做知识的提取,也就是从记忆中往外拿东西出来,不断的做题,就是不断的从记忆中取东西出来。

复习如果是持续不断的读,这依然是在输入。

考试当然是在做提取,需要动脑筋努力从你的记忆中提取内容出来。

所谓的记不住,其实就是不能从记忆中顺利的提取知识出来。考试成绩不好,就是很多内容不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三、记忆的三个步骤


《认知天性》告诉我们,我们平时不断的阅读,不断的输入,甚至读得非常熟练了,以为自己掌握了。

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却还是不会做。

这是因为我们把读得熟练当作已经掌握了,这是一种错觉

考试的时候不能顺利地提取出来,那就是还没有记住。

如何能够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呢?

总体思路就是减少之前那种不断输入的学习方式,改为多做提取式练习

例如做题、默写、背诵、考试、讲给别人听等,这都是在提取。

通过大量的提取练习,把没有掌握的或不够熟练的知识点筛选出来,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巩固。

要想记得牢固,就要给大脑设置一些障碍,给它增加一些难度,让大脑有一些“摩擦”,这样记忆的痕迹就会比较深,我们就不容易忘记了。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这种多做提取的学习方式?

就是因为这样学习太费劲了,太花时间,但就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更高效的学习方式,也能让我们掌握得更加牢固。

我们可以把记忆分为三个步骤,即输入、编码和提取。

要想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那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输入,而要在编码和提取这两个步骤多下功夫。

当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读书总是记不住了。

之所以读了记不住,因为只是不断地读,只是在不断地输入。

在记忆的三个步骤中,也只是停留在第一步,后面两个步骤的练习太少了。

因此,要想解决读书记不住的问题,思路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做关联(编码)和提取(输出)练习。


四、读书记不住怎么办


1、多做关联

许多大佬都曾分享过类似的方法。

罗胖是用的"缝扣子"法:

“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

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其实就是获取一个新知识之后,把这个新知识缝接到你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但大多人只是完成了获取知识这一步,少了"缝接"这一步。

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中提到了"知识晶体",也是这个思路。

孤立的知识点就像一粒粒沙子,只有把这些沙子聚集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这样才容易提取出来。

例如,沙子混入了水泥和石块,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这样,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

你大脑中有多少知识点不重要,要让大脑里的知识形成晶体才是重要的,未来用到的时候,就能够提取出来。

李叫兽也曾分享过自己的方法,当他看到一个知识点时,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呢?

2.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

3. 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时可以解释呢?


其实,无论是"缝扣子法"、"知识晶体"法,还是李叫兽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其本质都在于"关联"。

也就是把新学习到的知识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关联起来,多想想它的使用场景,李叫兽建议至少想3-5个。

这样关联后,当使用场景在未来出现时,知识点才有可能会像条件反射一样自动弹出来。

如果没有和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关联,那么它就是孤立存在的,之后当使用场景出现时,很难自动提取出来。

2、多做提取(输出)

写出来,讲出来,这些都是在提取,其实也就是输出。

例如,我在阅读时遇到触动自己的知识点,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这就是从记忆里提取知识(输出)。

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类文章也是在输出。

在写作的时候,不但是在做提取练习,而且在文章中会出现关联,例如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做关联,这当然更有利于记住。

把学到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别人听,或把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也是在输出。

我们常听到的费曼学习法就是这个思路。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授给他人时,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 90%,远远高于阅读(10%)。

或者把学到的知识点,自己讲给自己听,例如用手机录下来,这也是在做输出。

当然了,更高一级的提取练习就是应用,把学到的知识点,想办法应用于平常的生活、工作中。

李笑来老师在《人人都能用英语》中提到,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关键在于他们“学得太久,用得太少。”

我们从小到大,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可是见了老外还是一句囫囵英语都说不出,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用(提取)得太少了。

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一个字“用”。

同样的道理,因此要想解决读书记不住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做大量提取练习(输出)。

总之,我们读了很多书,也学了很多知识,但真正记住的却并不多。关键就在于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阅读、学习上,却很少去应用。

因此,解决“读书记不住”的关键在于多做提取和关联练习,唯有如此才能把阅读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


我最近上线了一个成长创富社群,带领大家一起阅读、写作、做公众号,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了解。 


·······END·······
👇


微信好友位还剩少量名额,欢迎扫码加我微信,近距离围观。



作者介绍:


阿华,终生学习者。

靠自学能力逆袭,自考专科、本科,并拿到学士学位,在微信读书阅读130多本书,在帆书听书 300 多本,写作 500多天。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把它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感谢你的鼓励。


阿华读书
一个靠阅读、写作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