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广州参加了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没想到还考了73+(60分及格就可以拿证),可以等着拿证了。
最近一直在忙这个考试,从每天的阅读时间中拨出一点时间用于备考,功夫总算没有白费。
昨天我还去广州图书馆闭关复习了一整天,8点多就到图书馆,还在那排队等开放。
之所以决定考这个证,并不是计划要去做心理咨询师,而纯粹就是想系统学习一下心理学知识,顺便拿个证而已。
在这个竞争激烈、人们普遍焦虑的时代,学点心理学知识还是很用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去帮助他人。
其实,即使拿了中科院这个资格证书,距离从事这个行业、进行实战,还是有不小的距离的。
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考试呢?
从我之前的经验中悟到,只要决定去考证,我就会花时间、精力一定把它考过,考试是一种促进自己学习的很好的手段。
假如没有考证的约束,就会相对比较懒散,学习内容也不系统,只会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但那些重要的、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会略过,就是说自学时就会比较随意。
但是一旦决定考证,就会特别认真、特别正式,我就会把它当作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来对待。
而且,这些资格证考试的范围比较广,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课程设置也比较系统,这就会倒逼自己更加系统、全面的去学习一个专业。
也就是说,我主要是“以考促学”,以学习知识为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顺便拿一个证书也挺好。
尤其是我们这些已出校门的成年人,生活中许多问题要解决,学习时间没那么集中。
如果想学习什么技能,可以采用这种“以考促学” 的方式,想学什么技能,就报考相应的资格证书,尤其是还花了钱去培训,让自己付出一定的金钱成本。
这时候我们就会比较重视,为了拿到资格证,为了让自己花的金钱成本没有白花,我们就会从生活中挤时间去学习。
而且无论再忙,也总是能找出学习的时间,因为损失厌恶心理在作怪,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我们就会特别努力去学习。
有志于学习、想想转行的朋友们,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回想自己这些年考证的经历,在学习方面还是有一些经验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过,我的大专文凭是自考的,本科也是自考的,还考了学位英语拿到了学士学位。
之前还考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和三级证书,还考过物流师证书,在广州人才引进时,还考过了客户服务管理师。
虽然考的一些证并没有用于工作中,但在考证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一些证书别人几次考不过,我基本一次就过。
以至于现在无论学什么,都很少再会有恐惧心理,相信自己只要下定决心去学,基本上都能学个七七八八。
而自学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身处这个时代,变化实在是太快了,AI 也在抢许多人的饭碗,大家普遍都有危机感。
“一招鲜吃遍天” 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靠一门技能吃一辈子已经没有那么灵了。
我们这一辈子大概率要从事多个不同的职业,要面临多次换行,我们很可能要经历多次从零开始。
因此,自学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快速学习能力就显得重要。
在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没有什么职业是安全的、不会被淘汰的。我们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平时在工作稳定时,就要有一些危机意识。
业余时间可以多学习一些不同的技能用以傍身,可以多探索不同的路子,开拓不同的赚钱渠道,以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例如同样是 1万元月收入,一个人全部来源于工资收入,另外一个,有7000元来源于工资收入,另外3000 来源于自媒体。
抛去其它因素不说,理论上看,后者的抗风险能力要更强一些。
因为前者的全部身家押在老板身上,一旦被老板被辞退或者公司倒闭,也就失去了收入,会让自己措手不及。而且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
而后者即使失去了工作,至少还有其它渠道可以月赚3000元。
我们不妨盘点下自己的收入结构,看看是否只有工资这一单一收入来源。
看不清现状,我们是很难去主动改变的。
所以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我们就要去多学习、多尝试,即使危机真的来临,至少会比别人能更好地应对。
如果等到失业了才开始从零开始探索新赛道,时间已经晚了。
既然知道终究会有失业的那天,那不如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即使目前暂时不知道要学什么,至少可以学习一些通用的技能。
我觉得心理学、经济、市场营销、金融投资以及英语等,都是可以学习的。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这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加持作用,就像你比别人多了外挂。
即使每天从娱乐时间只分出一两个小时用于阅读、学习,只要持续下去,你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改变。
希望大家都能做个终身学习者、终身成长者。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把它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感谢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