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车消费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几年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稳定在了6%左右,而平均车龄也增长了6%左右。这组数据意味着,如今大众购买汽车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汽车消费正逐渐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相比“造车”或“卖车”,汽车后服务市场反而蕴藏着更多的机会,这也是广大车主的实际需求所在。但我们也看到,由于市场鱼龙混杂,行业和用户面临着不少的痛点——比如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他们缺少专业养车知识,不仅会造成养车成本高,还会导致行车风险。
基于以上对用户的深入洞察,京东养车在北京街头以拟人化的形象,超吸睛的方式,告诉车主关注轮胎健康,保证行车安全,并结合福利展示,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了一系列场景营销活动。
-01-
街头场景化快闪装置
树立专业养车口碑
“胎面花纹深度小于1.6mm时,侧滑事故概率翻倍”、“轮胎鼓包不可修复,随时都可能爆”、“高温天气下,老旧轮胎爆胎率提高300%”......一个个关于养车的数据知识,结合轮胎夸张的表情包,就这么出现在了停车场、街道旁。
现如今,快闪装置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从零售渠道完善的成熟大品牌,到新消费浪潮中“弯道超车“的新兴品牌,为什么品牌们越来越爱玩创意快闪装置了?在我看来在这次京东养车的快闪活动的主要营销优势便是以用户痛点为中心的场景化展示。
比如不同表情包轮胎快闪装置所出现的地方都是有着相应的思考:快热爆的轮胎出现在停车时间长、易暴晒的地方;鼓包的轮胎表情包装置出现在容易剐蹭轮胎的马路牙子旁边;还有一些碰撞变形的轮胎表情包则是巧妙的跟墙体做了结合......
种种细节创意,不仅具像化展示了不同环境对轮胎造成的影响,并且以创意的形式使得品牌形象更加丰满,也吸引着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为创意买单。
这次京东养车把整个北京街头都当作一个大型快闪现场,以独特的主题和创意的布置,打破了传统说教式专业养车知识传播,给消费者带来创意的认知体验。并且通过社交方式,例如微博、微信等平台,进一步在网络中形成二次流通,更大程度扩大了京东养车的传播半径,提高了在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
-02-
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化营销
才是建立忠实用户池的基础
所谓场景营销就是让用户被特定的环境所吸引,产生独特的体验,进而产生购买欲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因素都是围绕用户展开的,自然而然就将「用户导向」落到实处。
就如这次快闪活动,京东养车还充分洞察用户开车易刮蹭的痛点,利用废旧轮胎在停车场、狭窄巷子布置了防刮蹭的装置,由于废旧轮胎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压性,可以吸收车辆在靠近时产生的冲击力与振动,幽默的表情包设计更为车主停靠车辆时起到良好的提示作用 。
真正的用户导向就是要从产品设计,到营销传播都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展开,才有可能获得目标客群的青睐。京东养车在兼顾传播创意性的同时,也做到快闪装置在用户体验中的实用性,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温暖式营销,才是建立忠实用户的基础。
京东养车通过防刮蹭装置做到了真正为用户服务,贴心养车,防患于未然。这样一来废物利用,二来体现了贴心为用户服务,三来再次提高了品牌美誉度,可谓一举三得。
-03-
重重优惠,福利加码
卷出的汽车后市场营销
如果说创意又贴心的快闪活动让京东养车获得了大波流量,京东养车在这次活动中精心为用户准备的低价福利,是让这次营销形成闭环的重要原因。
用户参与京东 618 活动,消费者可以享受“买贵赔、包安装、无忧退”的全面保障——进行轮胎以旧换新,至高可返200元;购置新轮胎并晒单评价,还有机会获得至高700元的返现奖励;同时,活动期间享受震虎价,换轮胎,做保养,真正5折优惠。
低价作为京东最有力的基础性武器,无论是此前与当当在图书领域,还是与苏宁在大家电领域的竞争,低价都是京东赢得用户和市场的关键因素。而敢于低价的背后,是京东养车依托供应链优势实现的更低价格,以及更好用户体验建立起的护城河。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2年中国汽车服务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元,预计2023年至2027年,将以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达到1.9万亿元。
但是这个市场足够大而且分散,即便是头部的企业在市场份额也是非常小,所以汽车后市场也存在行业信息不透明、商品和服务价格较高、过度维修保养,杂项繁多、以次充好、拒绝退货等问题,前两个更是行业长期存在的“顽疾”。
京东养车相关负责人此前回应低价策略时说,目前国内消费者在进行汽车维修保养时面临“花大钱却没办好事”等众多痛点,京东养车的低价策略不是要通过“价格战”扰乱行业,而是通过优选大牌低价商品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倒逼”行业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实现转型升级。
在炎炎夏日中,最需要车主注意的便是时刻经受高温“烤”验的轮胎。此次京东养车的养护活动,对于不论是已进入换胎期、或是亟待养护的车辆,都提供了精准的优惠活动,更为车主的夏日出行增添了一份踏实与舒心,让每一次出发都满怀期待。
对于包括京东养车在内的汽车后市场企业而言,唯有通过低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国车主的需求,才能让企业和行业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