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禁止非5天8小时产品"后国务院修改假期:假期增2天、连续工作不超6天。

情感   情感   2025-01-15 21:41   浙江  

最近欧盟的《禁止强迫劳动法案》,以555票赞成6票反对的绝对压倒性优势丝滑通过。

这次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是遵守58小时工作制的要求,否则就是强制劳动,就连自愿加班也不行。

即便企业本身没有直接出口,其供应链中如果有强迫劳动行为也可能被审查。

而一旦涉及到强迫劳动,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就会被欧盟拒之门外。

这次法案正式全面实施在三年后。

我们的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也提醒国内企业敲响警钟。

欧盟这次明显是针对中国,毕竟我们这么多年,巨大的出口优势就在于劳动成本低下带来的价廉物美,而这个背后依托的是超长劳动时间低薪水收入低福利的内卷模式。

所以欧盟这次的做法被很多自媒体人称为是帮忙整顿我们的996007”的福利。

作为一名长期在企业的一线车间走动的外贸人来说,我太熟悉大部分工厂的现状。

这次法案如果严格执行,带来的是被推高的人力成本,而工人其实基本都是做计件算的,工时短了,产品少了,其实是收入也锐减了。

让企业做到支付同等的收入水平,给你减免那么多的工作时间,挺挑战企业的决策的。

而人力成本高了,产品的单价也必然涨幅不少,我们的产品竞争优势下浮,出口压力就显而易见,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贸易壁垒,对出口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就势必萧条不少。

当然我也明白我们最终也无法走一条靠初级产品取胜的路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国际竞争,我们要靠提升工作效率和更高的工作质量来取胜。

然而,我们的出口情况看,大部分的产品其实依然严重依赖于人力成本,并非都可以走高端产业链模式,如果比人工智能化,我们对比欧盟的本土企业,有多少胜算优势?

欧盟的本意绝对不是要矫正我们的内卷市场,反而是打击的我们产业链,让我们不得不出让我们的市场份额。

因为我们通过疯狂的内卷和奋斗,形成了一些产品的碾压优势,这也是我们这么二十年的路径,而如今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

这也是对他们本土企业的一种保护策略。

另外我想说,我接触了大量车间工人,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大部分打工人的处境,真正有哪个工人想躺平想休息?

甚至于很多人都只想多加班,多赚点钱。

如果真有得利,应该是国企央企之类的制造企业。

对于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来说,除非是国家出台强制策略,譬如限定最低工资、休息时间之类的,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把福利落实给打工人。

不然就别指望企业老板能一边给你休息,一边发你同等工资了,然后企业来承担出口涨价带来的所有利润下滑。

这也太未免太理想化了。

当然站在打工牛马的角度,如果企业去被迫适应欧盟的法案,不再实行以往的几班倒策略,给足工人劳动力匹配的价值,客观上可以说欧盟也在倒逼企业做出对打工人更有利的改变。

虽然这些好的改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譬如这次欧盟发布法案后,猜测可能首次影响,国务院修改了放假方案:假期增2天、连续工作不超6天。

对于疲惫的打工人来说,这至少也是裂痕之处,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里顺便提下内卷,这些年,太多打工人真得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丧失了自我与一部分生活的体验感。

就拿我熟悉的的制造业一线就业环境来说,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譬如我所从事的钢铁行业,车间的工人一方面不停卷时间卷加班,因为不卷就底薪寥寥无几,只能靠产品数量取胜。

一方面,车间环境即使有环保部门各路检查,依然是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真实与审查之间有着很大的沟壑。

尤其是抛光环节,一个工人基本没办法做一两年,就容易得尘肺。

这些辛苦卷到月薪一两万的工人背后,也许都是一个个家庭血与泪的交织。

不在现场的人,很难体会即便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这些工人还要拼命超长待机的真实原因。

而打工人卷到最后拿到的其实是极少的钱,当然不卷会更少。而拿走利润的企业主们,其实大部分都是家人持有国外护照资产往外配置的。

所以,未来的企业发展路径,不管是被迫破卷,还是必须往高端智能方向走,都是必然的路径。

那么,给与打工人更多的经济尊严,需要社会的集体参与,而非最终“上有政策,下游对策”。

这需要各个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和审查。

我也希望,身处在这片土地的,所有的打工人都能找到真实生活的意义。

犹如彭凯平所说的: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的标志,就是我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的生活时间越来越长。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工作,吞噬我们的生活。

这才是工作的最终意义所在。

点亮【赞和在看】,关注我,爱和钱都会流向你



关于作者:若微,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全网粉丝10w+心理博主,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平台。陪你解读娱乐八卦、解锁心理困局,欢迎加我个人微信号:stellasun99。

若微心理
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陪你谈钱聊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