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芳最新发声:“因为我命不好,我就是想改命”。

情感   情感   2024-12-02 09:47   浙江  

最近吴柳芳因为视频“擦边”被禁止关注,起因是体操奥运冠军管晨辰指责她的视频给体操队抹黑。

在巨大的争议中,吴柳芳也从粉丝几万的小网红涨粉了两百多万。

对她个人来说,从长期的角度,她更大可能因祸得福。

解禁后,遵循平台规则,不要挑战擦边底线,实现她想要的改命,也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吴柳芳的事件,最大的问题是她的人设标签引流方式让很多人不适。

她跳舞,但是不该摇着国家队的身份,但是不立这个人设,她又无法吸粉。

因为这是她赖以吸引注意力的原始资本。

所以最终她忽略这个人设背后可能会引发的各种争议也选择流量优先,这应该是机构和她个人协商后的方式。

而管晨辰的谴责,是助燃的一堆火,引爆了舆论力。

实际上管晨辰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她早期的舞蹈视频尺度也很大,当然因为张力的不同,很难让人产生旖旎的联想,容易让人忽略。

那么观众质疑吴柳芳,其实也不能说一定站在道德的高度,因为当这些过往的人设标签连同舞蹈视频一起在账号上公开展示时,每个观众当然有审判的权力。

所以账号暂时被禁止关注,也是必然的结果。

她被诟病质疑的是那张穿着奥运队服和过往的诸多奖牌合影的照片,这张照片代表了一种隐喻的意义。

那是作为前国家队的队员的象征,她在用国家队的身份标签去博流量。

有人会说,她的奖牌是真实的,她的履历也是真实,她并没有穿着队服跳舞,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后果?

因为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和文化原因,是没有办法把这种带着人设标签和后面的舞蹈视频完全割裂来看的。

不然的话,一个退役的词汇,早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以这也是让很多网友不适的地方,因为这背后的隐喻含义太大了,每个人可以投射自己的解读。

可以是对神圣化的影响,可以是价值观的引导。

这都没有错。

所以,无论是批吴柳芳,还是站吴柳芳,都只是一件公众事件给予大众的思考和探讨。

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在每一次的舆论讨论中变得越来越包容、多元。

另外,我谈谈个人看法,吴柳芳选择做网红,做自媒体,本质上和街头卖艺没什么区别。

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还是视频,直播。

无非是网络有概率会指数级的放大流量,结果天差地别而已。

而小博主,粉丝寥寥的,也和天桥下卖艺的一样,到了收摊的时候发现颗粒无收。

运动员的花期很短,竞争极其残酷,要踩在千军万马上才可能走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大丰收。

而绝大数人,从小放弃了大部分的文化课学习,付出了全部,也走不到最高讲台。

而退役后的工作,体制内,或者合适的岗位,其实很有限。

不是人人都有,即便有工作,有补助,也未必适合个体的性格或者职业发展。

最后也有冠军运动员,一身伤痛,当了搓澡工或者街头卖艺,更别提还有无数没能拿过冠军的人。

他们最终,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隐没于人海,沦为现实的牛马。

一样面对着颠沛流离的命运。

吴柳芳拿过的奖,她身后曾经奏起过的每一次的国歌,还是有很多人会记得。

她不到一米五的身高,即便颜值形体好,依然情路坎坷。

她在杭州几年的公益教课,她的付出,都是存在过的。

她想改命,去穷尽自己的可能,获得更开阔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吴柳芳选择当网红,利用自己的肢体协调力,舞蹈张力这些擅长点,去开启新事业的转型,很多人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过这次争议,她删掉了和过往奖牌的合影,以及一些不适视频,告别擦边,重新出发。

希望她能走得更远更好,实现人生下半场职业转型,迎接属于她的改命。

点亮【赞和在看】,关注我,爱和钱都会流向你



关于作者:若微,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全网粉丝10w+心理博主,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平台。陪你解读娱乐八卦、解锁心理困局,欢迎加我个人微信号:stellasun99。

若微心理
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陪你谈钱聊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