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对韩国免签证,韩国人凭护照就可以在中国停留15天。
很多韩国人就周末来上海旅游,他们看的旅游攻略大概是同一个版本,不约而同都是打卡外滩豫园武康路等景点。
有韩国游客回去后发表评价:“上海的豪车不够多,气派不足。”
于是,被刺激的上海一批有钱的年轻人,设置了闹钟早起。据说有排班表,还三班倒,纷纷秀出自己的豪车,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轮番出街,让韩国人开开眼界。
抖音上最近就被这些视频霸占了,一些博主称之为这是沪上的少爷小姐们在为国争光:“为了给韩国人看看中国真正的继承者们”,“为了不能让韩国人带着优越感离开上海。”
这些别扭的炫富闹剧让人看着很不适。
都不明白这怎么和爱国扯上关系了?
我们开放免签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多促进跨国往来,文化交流以及刺激经济消费。
从长远看,经济发展了,人人都有利益。
而且韩国距离上海近,往返机票便宜,消费又低,上海成为热门首选旅行地在情理之中。
而整这么一出出魔幻的豪车巡演,就是对普通老百姓出门开车都极其不便利,毕竟稍微一亲密接触,我连个零部件都付不起。
而且一群沪上豪车车主们这样轻易被韩国游客几句没豪车就勾起胜负欲让人啼笑皆非。
觉得我们没豪车,我们就在武康路办个顶配跑车展。
按这个逻辑推论,那到时候世界各地地土豪纷纷来几句吐槽,我们难道准备无限量地攀比下去?难道我们能够拿出来对比的只有这些?
其实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有他们自身的文化和社会局限,这不是我们的课题。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课题分离”。
我们做好我们能做的部分,至于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课题。
武志红老师说过:人的本质需求是自恋需求,其中的一层含义是,我比你强,只有我高过你才会自在的舒服。
而炫富输赢也是自恋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我通过证明我比你好,来获得内心的快感。
本来每个人旅行后发表下看法,好坏参差,都带有个人主观评判,完全不需要上纲上线到要比输赢的地步。
即便你有,我没有,或者我有,我都不需要去自证。
真正的民族自信,就和个体的自信一样。
我们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我们永远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
什么都要证明,一定要得到我比你强的结果,是一种心理上的不够自信。
因为真正的自信绝非浅薄的炫耀,而是需要深层次的精神内核。
有些物品你拥有就可以了,拿出来晒,水分就干了,也变味了。
而自信是松弛的,舒展的。
别人来旅行,我们应该让别人有宾至如归的愉悦体验,让他们来了之后还想来。
让他们提起上海,不管是人文,风景,美食,路人,都赞不绝口。
让在上海街头行走的旅人,于琐碎的细节里感受到它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风土民情和温暖善意。
“来时迎客松,别时赠折柳”。
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吸引力。
而不是在消费的客户面前,摆出一排排行车,无声地叫嚣着:看吧,服气吧,我们比你们更有钱。
这不是该看看心理科吗?
你有钱,你还要证明你比别人更有钱。
实际上当你需要往外证明的时候,你至少精神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
很多时候,我们太想证明自己了。
其实,我们无需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顺便提下这次的豪车炸街事件,让我想起《史记-春申君列传》中的小故事。
当时赵国平原君派使臣到楚国春申君这里来访问。
赵国使臣为了炫富,穿上最好的衣服,特意在发鬓上戴上玳瑁簪,刀剑饰以珠玉。
而春申君这边的门客炸毛了,认为赵国这是打他们面子啊。
他们也毫不示弱,穿上镶嵌珍珠宝石的鞋子,让赵国的使臣相形见绌。
这算是战国公子之间的炫富版本,各自养士、争名。
炫富的结局,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光而不耀,静水深流。”
不逞强、不攀比、不炫耀,才能守住自己的良田万顷。
见得繁花不惊,修得心淡如水。
远离所有虚无的东西。
不再为虚荣心、攀比心买单,这是一个城市、一个主体越来越美好的标志。
另外,真有钱,与其在街头炫富,不如帮助下太多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为市场真正做点有益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攀比豪车和奢侈品有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等我们的人均GDP超越他们了再说吧。
点亮【赞和在看】,关注我,爱和钱都会流向你
关于作者:若微,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全网粉丝10w+心理博主,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平台。陪你解读娱乐八卦、解锁心理困局,欢迎加我个人微信号:stellasun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