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假期,请理直气壮地摆烂

情感   情感   2025-01-30 18:07   湖北  

我的春节假期平淡安静,没什么走亲访友的需求,纯粹地享受一段静谧的时光。

睡到自然醒,看看小说,用很少的零星时间写点文字,记录自己瞬间一闪而过的感受,我也不再关注写得如何,只是单纯地想做一个记录自己的人。看的书,走的路,爱的人,我只想把每个都不会重来的时刻尽可能地做一点点地记录,以日记的方式。

午后去田野漫无目的地行走,看鸭子在狭长的河道里撒欢,娃拿着一根长长的芦苇,去河岸上追赶鸭子,惹得鸭子纷纷流窜。开始两公里的跑步,顺便完成学校的运动打卡。

晚上穿着棉服,一起看电影。

准备了鱼皮花生,青豆、兰花豆、果仁等一堆零食,没有去计算各种卡路里,反而也没有了狂吃的欲望。

和以前不一样的体验是,这一次的假期,我理直气壮地休息摆烂。

只做想做的喜欢的事,看看小说都很满足,而不是去关注时间。

而前些年的假期休息对于我来说挺奢侈的,我总是记挂着各种各样的事,每次看小说都充满愧疚感,不做点正事,都觉得是一种摆烂。

这次既定的目标还没开始去做,都不再有焦虑,连昨天需要处理的国外报价也没及时回复,毕竟传统的假期,延误下,也是心安理得。

那些未回复的微信,就像落叶,等风起时再清扫也不迟。

想起前几天一个文友和我说的一件事,她说返乡后彻底彻底疯玩了几天游戏,凌晨才入睡,早上习惯性被闹钟唤醒,屏幕上赫然跳动着闺蜜的消息:要不要一起完成英语单词的打卡,你要不要一起和我组队?

文友看着微信,突然觉得熬夜啃薯片打游戏的自己,做了一件很不该做的事情。

她问我:为什么我,在休息摆烂的时候,会有愧疚感?

我们总在深夜放纵后懊悔,在睡到日上三竿时焦虑,在追剧打游戏的间隙突然被"虚度光阴"的恐慌击中。

社交媒体上那些凌晨五点的晨跑vlog、深夜书房的学习直播,都让人对自己的不上进产生了无力感。

其实从神经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在休息放松时前额叶皮层仍会高频激活——这个掌管理性决策的区域,正在疯狂计算"虚度光阴"的机会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果摆烂,不再自律,没有完成自己给与的KPI指标,就会觉得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事情都没做。

焦虑,就会席卷了我们的心。

这和日常的快节奏影响挺大的,手机里的休息缝隙都是工作的群信息,没有秒回都被定义为态度问题,更别说每个月的指标要求,以及各种内卷厮杀,和被司空见惯的996以及007的疯狂模式,连翻看下小红书朋友圈,都是各种上进提升。

看过一篇文章,有人毕业后一直在家躺平不工作,父母忍受不了这种摆烂人生去吐槽,后来有记者采访当事人,他一句:家里还有很多地,随便卖一点就够衣食无忧了。

网友瞬间破防了,没想到,这年头连摆个烂,都这么卷了?

我们被驯化成不敢摆烂的人,因为觉得自己不配。

而实际真相呢?

其实,偶尔摆烂,才是生活。

摆烂,并不是普通的懒,而是战略性的懒散,是为了更好的重新出发。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来解释,摆烂可以解读为是通过释放现实未曾满足的部分或者内心的不快乐,来缓解焦虑恐慌,从而得到一点放松。

所以放心地在树荫下晒太阳,躺在地上仰望天空,感受风在在指尖穿过。

跟着流浪猫一起散步,给橘子剥经络,用相机记录有趣的每一刻,体验无意义之美。

在这个冬日的假期,摆脱掉各种在外界生存的假面,回归于自我。

当愧疚感来临的时候,别再自我审判了,而是温柔地对自己多一点慈悲

坦坦荡荡地打点游戏,大大方方地吃点零食,只要开心放松都不要焦虑,过好假期的终极秘诀,或许就是允许自己过个"不完美"的假期。

理直气壮躺平,挺好。

点亮【赞和在看】,关注我,爱和钱都会流向你



关于作者:若微,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全网粉丝10w+心理博主,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平台。陪你解读娱乐八卦、解锁心理困局,欢迎加我个人微信号:stellasun99。

若微心理
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陪你谈钱聊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