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铺天盖地都是DeepSeek,感慨下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已经势不可挡。
单纯从写作的角度来说,算法写诗写小说,任何一种我们能想到的文体都能瞬间完成。
对于诸多小写手来说,温饱更是艰辛。只有高水平的大神难以被替代,因为文字背后的人性温度和高度,机器难以抵达。而口水文,科技的一秒钟速成的创作已经远超了普通人的水平。
我想了想,能够无法被替代的大概是一些微妙的情感体验,也许是仰望星空时的震撼,也许倾心分享交谈的温暖瞬间,也许和孩子对视而笑时的幸福感动。
所以,这个时代,在拥抱科技之余,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想起前些天伊能静在TED的演讲里,提起过自己动荡辛苦的青春期,辗转各地唱歌,在人潮涌动的喧嚣里,会选择看书。
文字对她说,是一种浪漫,是用来抵抗生活的方式。
后来,也是这份深存于心的浪漫,让她穿越各种幽暗时刻,千万次地解救自己于水火中。
所以即便数字化浪潮必将席卷一切,我们是不是也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后花园,去守护自己内心的浪漫。
当然我们的后花园,不一定是阅读和书写,可以是任何一种我们所热爱的,能够沉浸其中找到心流体验的兴趣爱好。
去行动,去深入,科技时代,我们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心灵的归属地。
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立为王,而无人干扰。
才能强韧我们的心。
其实这些年我们的日常早已经被算法包围,打开抖音微信视频小红书,都是定身制作的推荐内容,今天的大数据比任何一个亲朋好友都熟悉我们的资料。
我们所能做的是不逃避,不否定,让数据为我们所用,不要让数据成为我们的枷锁。
除了守护心的浪漫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虚实之间我们更要保持内心的真实感知与体验。
到了中年,我才真正感受到,人这一生,不过是一场路过。
所以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我去掉了“我执”。
去践行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不会再强求结果,因为人生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我们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接受生命的遗憾是必须的课程。
所以我开始真正做到了去享受过程,因为生命就是无数次的瞬间和体验所组成。
停下来,静下来,慢慢地感受。
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夏季夜空里的星星,秋风里吹散的落叶,冬天里飘落的雪花。
家人的拥抱与笑容。
那些一个个和我们爱的人相处的时光,都汇成了我们生活的意义。
这些真实的感官体验,构成了生命的质感。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的是要面对内心的真实。
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让我们对抗生之虚无。
不然的话沉于虚拟世界,在算法构建的信息茧房里丧失了对真实的体验,最后会带来自我的迷失。
而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需要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喜欢你选择成为的自己。
喜欢这此时此刻的自己。
不够完美,就很美的浪漫的真实的自己。
2025年,初一,新春快乐!
点亮【赞和在看】,关注我,爱和钱都会流向你
关于作者:若微,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全网粉丝10w+心理博主,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平台。陪你解读娱乐八卦、解锁心理困局,欢迎加我个人微信号:stellasun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