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人七绝佳作如林,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必然有其根由,首先是布景密度极具匠心。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两句意象疏宕: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不仅如此,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有静有动、有明有暗、有江边有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这一艺术境界成为后世典范绝非浪得虚名。
这里重点说一下以声衬静,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是江南水乡秋夜之景,极其幽静,这份幽静很大程度上是“乌鸟的啼鸣”反衬出来的,愈是静,愈能听到小鸟的叫声,也愈能衬出诗人的满腔“客愁”,静夜中,江枫渔火边的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诗人又听到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夜半钟声”又一次反衬出了夜的静谧、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七绝是作者夜行记事,不过是随手写来,却意境清远、情味隽永。
附
背景: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影响: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作品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关于江枫: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
白话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