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重度抑郁复发,一度又丧失了行动能力。在家昏睡几天之后,我决定想办法自救。上周一,我去904医院复诊,调整了用药。从医院回家之后,我的伴侣阿科对我说:「抑郁症不能仅仅靠药物治疗,也需要通过阅读书籍,学习一下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果你现在感觉好一点了,可以先读一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在家中已经放了很久了,内容很短,只有十万字左右,最初还是被我买回来的。阿科今年阅读过,在上面做了一些笔记。我几个月前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只读了一章,便又搁在一边了。
这次再度陷入重度抑郁,阿科又劝我阅读这本书,我决定听从他的意见,把这本书读完,试试看对现在的处境有没有帮助。处于重度抑郁期间,翻开书本阅读对我来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我打开第一章,看到文字都觉得是散乱无序的,仿佛在书页上一直跳动,根本无法让文章进入大脑。我强迫自己读完第一章,接下去是第二章第三章,花了三天时间,终于读完了。
读到最后,看到蛤蟆先生状态恢复,在红狮酒店和伙伴们一起庆祝,我由衷为他感到高兴。我自己的状态虽然没有恢复到像蛤蟆先生那样好,但基本的阅读能力已经恢复了,也愿意重新写点文章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著名童话故事《柳林风声》的衍生书籍,原著中喜欢炫耀的时髦人士蛤蟆先生,患上了抑郁症——「蛤蟆的大眼睛半睁着,神色黯淡。他总爱在家穿的板球毛衣上沾满了食物的油渍。」
朋友们意识到蛤蟆的病情,推荐他去看心理医生。蛤蟆起初有点抗拒,最终决定从善如流,接受心理咨询。书中接下去讲述了蛤蟆与他的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咨询,算是自我成长类心理咨询的高度浓缩。
心理咨询师苍鹭,对蛤蟆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来这儿?」蛤蟆先生的答案是,朋友们认为他需要咨询。咨询师告诉蛤蟆,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双方必须都出于自愿,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蛤蟆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阅读这本书,究竟是因为阿科认为我需要读,还是我自己想读?
接下去的咨询中,苍鹭逐渐让蛤蟆意识到,蛤蟆一直在跟自己玩一个叫做「可怜弱小的我」的游戏。蛤蟆先生所遭遇到的不快乐,是他与其他人共谋得到的结果。蛤蟆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直在权威人士那里学习规则,进入一种「父母自我状态」,挑剔对象却是他自己。
只有自己,能让自己感受到不快乐。其他任何人,都不应该为我们的情绪承担责任。苍鹭告诉蛤蟆,如果想从「儿童自我状态」过度到「成人自我状态」,就要学会为自己负责,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在「成人自我状态」之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理性而合理地行事,不再受留在脑海中的童年时期父母的声音所困扰。
蛤蟆先生的童年故事,与我大相径庭,但却都有各自的不如意。蛤蟆先生出生于一个富裕人家,有着严厉的父亲,与不敢在父亲面前向孩子表达爱意的母亲。蛤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被父亲挑剔,甚至责骂,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与关注。蛤蟆的父亲勤奋努力遵守规则,一直在尽全力向蛤蟆的祖父证明自己的实力。可以看出,蛤蟆遭遇到的童年阴影,似乎是父亲从祖父那里为他继承下来的。
虽然课题不同,但我们都有自己关于原生家庭的阴影。我所遭遇的问题是——「你真是一个怪人」「你情绪不稳定」「你曾经xxxx」「所以我们都怕你」。大概是从小学六年级那年,妈妈生重病之后,我便逐渐成为父系亲属眼中冷漠疏离、不懂亲情的形象。
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一个画面,是奶奶痛心疾首地对我说:「你叔叔是在挽救你。」但我究竟做了什么无可救药的事情,让我的亲人觉得我需要被挽救呢。我回忆了一下,大概就是,自我意识在成长过程中突然旺盛起来,拒绝盲目接受来自他人的观点,有时会与他人激烈争辩,对饭菜有些挑剔,没有及时到位地向亲人表达感情。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处于一种自我怀疑之中。与蛤蟆先生在父亲眼中「不够努力」的形象不同,我所得到的刻板标签与「道德人性」相关,这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起初,我非常抗拒来自他人的评价,表达情绪时变得更加激烈。后来,随着抑郁状态的到来,我又变得害怕让亲人感到不满,急需来自亲人的肯定。
但这些都不是健康的自我状态,按照咨询苍鹭的说法,我是在「儿童自我状态」与「父母自我状态」中反复交替,我苛责的对象是我自己。是我选择了愤怒,也是我选择了悲伤。
每个人经历的早年生活不同,所以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世界。我所要做的,是与童年时期的自我进行和解。这个过程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但愿意承担痛苦,也是具有勇气的表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简短的小书,蛤蟆在很快的时间内便恢复状态了。最后一章之中,所有小动物都踏上了满怀希望的新旅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想要脱胎换骨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道理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但愿意正视自己的情绪,坚定内心信念,便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