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监测的临床意义

健康   2024-12-10 17:58   北京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作为一种异质性肿瘤,NSCLC主要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1,其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手段虽然使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得到逐步提高,但复发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真正持久改善预后仍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值得关心的课题。

 
其实,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大家都懂,尤其是肺癌这种凶险的疾病,治疗只是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的措施之一,规范化的随访和复发监测管理能够提高早期复发或转移的发现率、评估治疗效果并优化后续治疗策略,毫不夸张地说,随访监测和规范治疗同样重要。


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患者随访频率及随访方案呢?

不同分型分期、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随访频率和随访方案当然也不同。通常NSCLC患者在初期随访间隔呈阶梯式下降,然后保持一定的频率定期随访。

 
I~I期(初始治疗为外科手术+化疗或SBRT 治疗后)和可手术切除的IA和IB期 NSCLC根除术后的患者虽然病情相对较轻,但也是复发的高危人群,有数据表明,在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的前 2年内,NSCLC 复发的几率最大,且以胸部为主,因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临床上可根据下表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2



说了这么多,都是手术治疗患者的随访方案,那么没有进行手术的患者该如何科学随访,降低复发风险呢?

对于局部晚期NSCLC(不可手术的IA期和IB期)放化疗后的患者1


l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则建议每 8~12 周随诊1次,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胸腹部增强 CT;

l如果临床出现新的症状和(或)症状加重,建议立即随诊,在前面提到的检查项目基础上是否行 CT、MRI 等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对于V期NSCLC 患者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1


l如果没有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的患者,建议每 8~12 周随诊1次,主要检查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胸腹部增强 CT等

l如果伴有脑、骨转移泽建议复查脑 MRI和全身骨扫描;

l如果临床出现新的症状和(或)症状加重,建议立即随诊,在前面提到的检查项目基础上是否行 CT、MRI 等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随访并不只是简单的例行检查,每一个检查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因此了解随访与复发监测的关键指标也是临床医生的必修课。


实验室检查是基础项目,能够提供全身健康状况信息。主要包括:



l血常规、肝肾功能:评估患者的身体耐受能力和潜在副作用。

l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负荷和分期有一定关联,一般会在首次诊断及开始治疗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了解其基线,经治疗后通过随访监测观察肿瘤变化,评估疗效和预后


影像学检查是随访的核心工具,能够敏锐发现肿瘤的现状及复发转移的病灶,主要包括前面提到的1



在了解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后,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在随访时结合多个指标结果进行评估。

 
随访除了检查,还肩负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患者教育。很多患者认为治疗稳定就可以松口气了,反而掉以轻心不配合医生进行定期随访,因此临床医生要把握患者诊疗随访的黄金时间,与患者充分交流,分析病情,普及NSCLC随诊监测的重要性。

 
抗癌是一项艰难且长久的持久战,治疗和随访都是这场战役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在钻研治疗方案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患者规范化随访的管理,帮助患者实现长期管理长期获益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09):805-843.

2. 刘伦旭,高树庚,何建行,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1):7.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149254  有效期至:2025-3-5



END


医视屏
紧贴临床实际,成体系化的医学内容,我们帮你梳理和解读,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学习。让你找得到、看得懂、不用记、用得上。关注我们,让知识成为你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