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俭明:从汉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试议智能时代的汉语教学

学术   2024-10-14 18:18   北京  




2024年第5期


专题研究二  国际中文教育





作者简介

陆俭明

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以及现代汉语应用,包括国际中文教育、中文信息处理、中小学语文教学等


从汉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试议智能时代的汉语教学

陆俭明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北京 100871)

提 要 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相异之处突出体现在:中国人学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几乎是同步的;而英语区学生学习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无法同步,从口语学习进入书面语学习,必须在汉字学习上再下功夫、花时间,过好汉字关。智能时代,可以用拼音击键或语音输出汉字,这为破除“汉语难学”的迷信带来机遇。国外学者使用“电写为主,笔写为辅”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进一步提出“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的新思路:在汉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先教授、引导学生“电打汉字”,让学生破除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再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穿插“笔写汉字”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由“电打”过渡到“笔写”,因为“笔写”有助于对汉字的记忆、体会和认识,确保学好汉语书面语。

关键词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智能时代;汉字教学模式;电打汉字

一、汉英语教学的同和异

我们面向世界各国开展的国际中文教育也好,在我国开展的英语教学也好,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同之处是:

(1)就其性质而言,都属于外语教学。

(2)任何有文字的语言,都会存在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语体。外语教学一般都从口语学习入手,然后进到书面语学习。

相异之处是,中国人学英语,一般来说,口语学习与书面语学习几乎是同步的;可是英语区学生学习汉语,其口语学习与书面语学习无法同步。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印欧语,文字与语言的接口在音素上,采用的是音素文字,所以学习印欧语诸语言,从口语学习进入书面语学习,一般说来不需要在文字学习上再下许多功夫、花很多时间;汉语,文字与语言的接口则在音节上,采用的是以横、竖、点、撇、捺等笔形为基本元素的形、音、义融为一体的方块汉字。西方学生学汉语,从口语学习进入书面学习,必须在汉字学习上再下功夫、花时间。这是因为西方学生学习汉语口语,主要是通过汉语拼音教学同时辅以极少量的汉字教学达到的。这阶段所学的汉字是极为有限的,且很容易学了就忘。再说,汉语的书面语跟口语的差异远比西方语言要大得多。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汉语书面语从甲骨文算起也有300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在汉语书面语中,历史积淀十分厚重,所以书面语跟口语有较大的差异。请看:

显然,汉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主要在书面语学习上,而这恐怕也是汉语和印欧语诸语言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差异。如果大家承认这一差异,这就要求面向英语区乃至印欧语地区的国际中文教育必须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这是提升汉语教学成效之关键。外国汉语学习者只有学好了汉语书面语,才能算真正学习、掌握了汉语(陆俭明2023)。

但是,要学好汉语书面语,必须要过汉字关。如果不过这道关口,那么只能培养出会说些汉语的“中文文盲”(赵金铭2004);由于汉语学习者是生活在非汉语环境下,要不了多久,汉语也就会慢慢丢掉(李宇明2012)。因此,汉语教学必须重视并加强书面语教学,汉语教师必须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过好汉字关。

二、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过好汉字关

关于汉语是否难学,国内国外都有争议。就我目前的认识,我觉得汉语本身并不难学,难就难在汉字学习上。而汉字教学的实践又告诉我们,汉字难学主要难在写上。对非汉字圈的学生来说,觉得汉字难写是比较普遍的反映。

摆在我们汉语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过好汉字关,解决汉字难写问题?汉字教学,以往一般要求学生达到“能认、能读、能写、能记”(简称“四能”),而且要求对每个汉字得“形、音、义都对上号”。譬如:

汉字教学如何才能有效?各国汉语老师想了许多办法,都有一些收效,但都未见在缩短汉语学习时间上有突破性的成效。[1]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给汉字教学带来了福音——能否改革汉字教学现有的模式,逐步走上“电写汉字”的教学新模式?所谓“电写汉字”,是在电脑上(也可以在手机上)用汉语拼音输入击键打出汉字,或者直接通过语音输入在屏幕上呈现汉字,而无须“写汉字”。这无疑为破除“汉语难学”之迷信带来了机遇。这方面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2022年7月30~31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举办的以“电写时代汉字教与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探讨了电写汉字教学的创新、收效和发展方向。研讨会规模不小,会议注册人数有560余人,与会者包括北美、亚洲、澳洲、欧洲15个国家的汉语教师、汉语研究者和在读研究生。在这个研讨会上,储诚志教授明确提出“电写为主,笔写为辅”的主张,获得普遍赞同。[2]储教授还于2022年12月18日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做线上报告,题目是《汉字能力的历史嬗变与电写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汉字教学变革》,报告从学理思考和教学应用的角度强调并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以“电写为主”的汉字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紧迫性。2024年4月28日,南开大学石锋教授转发给我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如何增加学习中文的人数》[3],作者是美国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的冯禹教授。冯教授介绍说,2007年春季学期,他们学校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只有学习西班牙语的学生的十分之一。摆在汉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怎么能吸引学生来选学汉语,增加选学汉语的学生?冯教授接着说:

在我们开始教学改革后不久的一次大型汉语国际教学会议上,我看到不少老师希望通过降低标准或者放慢学习速度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中文。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最终会使选课的学生人数进一步下降。

冯教授说,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改革理念——“必须让汉语教学提速而非减速”。具体做法就是采用“电写汉字”教学模式。冯教授介绍说,他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强调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们说:“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过去学汉语主要是学习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学习汉语的必要。”同时告诉学生,一般认为学习汉语需要2100个课时,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汉语学习所需时间将会跟学习西班牙语的时间一样,甚至更短,可提速4倍;并举出该校多位汉语学习成功者的事例让学生具体感受。冯教授介绍说,他们的改革实践非常见效,后来学汉语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过去布兰戴斯大学学生选学外语的情况大致也是这样——在2007~2008学年,西班牙语的选课人数为900多,另一个大语种法语有将近400,而汉语不到200。从2008年他们开始全面改革汉语教学以后,学汉语的学生开始大幅度增加,到2013~2014学年,选课人数上升到400以上,明显超过了法语,达到西班牙语选课人数的60%左右。到了2018~2019学年,与西班牙语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30%以下。2019年春季,汉语各门课程注册人数总和达到创纪录的556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0%,远远超过了法语、德语、日语、希伯来语等语种。请看表1。

布兰戴斯大学的经验值得重视与借鉴。冯教授他们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采用“电写汉字”确实会大大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可以破除“汉字难”“汉语难”的迷信。

对于“电写汉字”教学,我觉得可以试试。我们很有必要重视并加强“电写”时代的汉字教学研究。但是,在具体实施上,我跟储诚志教授的“电写为主,笔写为辅”的提法,略有不同。我的提法是:“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4]

我觉得,采用这一汉字教学新模式,不是说不要“笔写汉字”,而是在汉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先教授、引导学生“电打汉字”,让学生破除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汉字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应该“电打汉字开路”。但是最后还得要求学生学会并习惯“笔写汉字”,因为“笔写”将大大有助于对汉字的记忆、体会和认识,有助于确保学好汉语书面语。所以,“笔写”必须“跟进”。

怎么理解和具体实施“电打汉字开路”?“电打汉字开路”,要求在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实施“教汉语拼音”与“教汉字”并进,即在教汉语拼音的同时,要让学生接触较多的汉字,只不过不是用“笔写汉字”的办法,而是用“电打汉字”的办法,以改变以往教汉语拼音阶段的“跛脚”现象。具体做法是,在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一方面教汉语拼音,一方面介绍汉字,告诉学生记录汉语的文字与西方语言的拼音文字迥然不同,采用的是以横、竖、点、撇、捺等笔形为基本元素构成的、形音义融为一体的方块汉字。同时通过电脑屏幕演示书写汉字的横、竖、点、撇、捺等各种笔形,以及结合课文演示所形成的汉字。也就是说,教汉语拼音时,都是跟汉字同时出现。可以先只出词,就是以词为例子——举出汉字词,同时注上汉语拼音;之后,出句,就是以一句话为例子——举出用汉字的一句话,同时给句子每个字注上汉语拼音。在这阶段,实际上是一方面教汉语拼音,一方面让学生认汉字。所举的句子,都是完整的句子,而且要求问话、肯定回答、否定回答并举。例如: 

(1)a.你是意大利人吗?

        b.我是意大利人。

        c.我不是意大利人。

(2)a.你喝咖啡吗?

        b.我喝咖啡。

        c.我不喝咖啡。

(3)a.你去过北京吗?

        b.我去过北京。

        c.我没有去过北京。

问也好回答也好,都要求学生既要开口说(由领读进到让学生会话),又要在电脑上或手机上演示(有汉字,有汉语拼音)。这样,在教授汉语拼音阶段,实际也开始了汉字教学,只不过不是笔写的,而是电打的。这样,汉语教学也可以让汉语口语学习与书面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只是在这个阶段只要求看汉字、认汉字、读汉字、记汉字,而不要求笔写汉字。

进入汉语书面语学习阶段,“笔写汉字”要逐步“跟进”。“笔写汉字”如何“跟进”?我想可以采取5种教学措施。

一是向学生讲明道理,告诉学生真要学好汉语,还得会“笔写”汉字。如何有效讲明道理?这还需具体研究琢磨,总之要讲得要让学生听得进去,对“笔写汉字”有兴趣,有追求。

二是进入学习汉语书面语阶段,老师根据课时和进度,选定100~200个最必须学习的汉字,像我们现在小学语文课对小学生要求的那样,随着课文进展,要求学生每天抄写10个或5个汉字,每个汉字写5遍或10遍。

三是继续进行让学生开口的有问、有答、有自我介绍等的会话练习,同时适度穿插“笔写汉字”的练习。具体如何穿插?需要边教学边研究,只要有心用心,一定会创造出好办法。

四是要求写短小的作文(先记事后议论)或者写简短的信——引导并要求学生逐步由“电打”过渡到“笔写”。具体如何过渡?也需要边教学边研究,只要有心用心,也一定会创造出好办法。

五是开设汉字书法选修课——先硬笔书法,即先教授、引导学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工整写汉字,然后逐步过渡到软笔书法,即教授、引导学生用毛笔工整写汉字。

科学研究贵在探索,教学也需要不断探索。我觉得“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的汉字教学新模式,不妨试试。这可能会有助于解决“汉字难写”的问题,可能会有突破性的成效。目前很有必要重视并加强“电打”时代的汉字教学研究,特别是要探究“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的最佳教学方案。至于具体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有效实施“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的汉字教学新模式,希望有关方面,特别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有关单位,能组织力量,加以研究。

[1] 美国国务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下属的外交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FSI)对不同语言的学习难度做了分级,并且给出了一些学习时间的预估。根据FSI的资料,语言被分为4个难度等级:第一组,如英语以及跟英语很接近的语言,预计学习时间为24~30周(约600~750小时);第二组,如德语、印度尼西亚语、斯瓦希里语等,预计需要36周左右(约900个小时);第三组,如印地语、俄语、泰语、土耳其语等,预计需要44周左右(约1100个小时);第四组,如阿拉伯语、汉语、日语和韩语等,预计需要88周左右(约2200小时)。来源:https://www.state.gov/foreign-language-training/。

[2] 该学术研讨会的信息,是南开大学石锋教授向我提供的。

[3] 见“体演文化教学法”微信公众号(2023年10月21日)。据石锋教授告知,该文修改后发表在《实验语言学》2024年第2期上。该文标题很别致——不直接用“如何改革汉字教学”,而用“如何增加学习中文的人数”。

[4] 电脑输入汉字似不能说“电写汉字”,因为每个汉字并不是在电脑上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而是击键打出来的。所以我们将“电写汉字”改为“电打汉字”。

该文发表于《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5期,参考文献从略,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转发请注明来源。

编排:逯琳琳

审稿:王   飙 余桂林

相关推荐

《语言战略研究》入选为CSSCI(2023—2024)来源期刊

《语言战略研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语言学类核心期刊


主持人语丨李泉:中文二语教学大时代的几点小思考

王汉卫,张馨月:论“人群特征”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支撑

施正宇,赵美: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建班考

施春宏,马瑞祾: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内涵、特征和原则

主持人语 | 曹贤文:画好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同心圆

曹贤文,李蕊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框架与内涵构想

吴伟平:国际职场汉语口语能力测试体系的构建

杨金成:韩国语国际传播法治建设研究

黄长彬:尼日利亚中资公司“中文+”市场需求调查研究

多人谈 | 王甬:将中文打造为重要国际通用语言的四点思考

多人谈 | 丁安琪:国际化与当地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双向追求

多人谈丨彭志红:以产业化模式推进海外华文教育

多人谈丨孙浩良:应重视海外华裔学生的中文教育

多人谈 | 吴中伟:学术汉语教学研究亟待加强

多人谈 | 冯丽萍: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人谈丨史有为:中文教学呼唤智能化“掌上课堂”

多人谈丨许小颖:推荐一种独特的中文教学方法


《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与提要

约稿启事丨“国际中文教育”专题(每年一期)

约稿启事丨“汉语哲学”专题(每年一期)

约稿启事丨“全球视野下的闽粤客方言流布史”专题

约稿启事丨“语言文字法治问题”专题

约稿启事丨“边境语言能力”专题


本刊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合作从事征稿、审稿及发稿活动

从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

请认准本刊官方网站界面→

编辑部联系方式 

电话:010-65219062,010-65219060    

电子邮箱:yyzlyj@cp.com.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投稿网址:yyzlyj.cp.com.cn

订阅方式 

1.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104.    

2.网店订阅:

(1)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  (关注商务印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公众号页面底部的“官方微店”;在微店中搜索“语言战略研究”即可下单)

(2)商务印书馆京东旗舰店 (登录旗舰店,搜索“语言战略研究”即可下单)   

3.中国邮政—微商城(微商城中搜索“语言战略研究”,即可预订全年)

↓↓↓点击“阅读原文”可访问本刊官网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以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学术期刊,于2016年1月正式创刊。该刊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学术支持,商务印书馆主办出版。主编李宇明教授,执行主编郭熙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