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嘉
医学博士,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血管病,以及颅内、颈部血管狭窄和急性脑梗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与相关研究。
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陕西省百万减残工程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
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项;全军“十一五”军事医学重点课题主要研究者,合作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1项,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第155期
病例介绍
老年男性,63岁,左侧大脑半球散在点状梗死发病两周,强化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恢复良好,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段中段重度狭窄,远端正常段管径约3.22mm,近端接近正常段管径约4.01mm,预估支架长度约12.67mm;合并后交通动脉圆锥。
手术预案:
药物涂层球扩支架成形术(拟用Bridge支架4mm×13mm)
选择侧位工作角度,8F导引导管支撑Navien-6F-115中间导管至海绵窦段接近狭窄近端建立通路,大单弯塑形的微导丝Traxcess顺利通过狭窄段,换成正位工作角度将微导丝安全置于大脑中动脉M2段粗大分支平直段。
借助中间导管,Bridge支架到位比较顺利,通过狭窄处支架略有卡顿、微导丝有些回退,支架近端定位在接近正常段管径4mm处,略高于额定压扩张球囊释放支架,球囊缓慢泄张后造影提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支架完全张开贴壁,局部无残留狭窄。
留置微导丝,撤出支架释放系统,观察10分钟后造影提示血流无异常,遂撤出微导丝。
侧位、正位造影减影像和非减影像提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支架内和远端血流通畅,支架顺应血管贴壁良好;由于近端血流改善,后交通动脉充分显影。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说明:本文页面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均受版权保护,归神经介入在线及其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允许和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复制或使用。如果需要使用相关内容,请事先与相关权利人取得联系,并按照许可协议规定使用,同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