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百言·第187期 | 卒中反复发作,神经介入有秒招,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没治疗一例

健康   2025-01-07 18:20   北京  



病例


卒中反复发作,神经介入有秒招,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没治疗一例

术者:李锐 夏钺 李渝 熊小平

单位: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

患者:男,72岁,主诉: 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1年,再发2天。入院前1年左侧肢体无力,不能持物,不能行走,持续不缓解,就诊于我院,急诊血管内治疗,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药物治疗。2天前再次左侧无力,不能行走。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治疗,吸烟50年、20支/日。

1年前CT无出血,急诊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Synchro .014*300cm微导丝、XT 27微导管,首过阳性,Gateway 2.0*15mm球囊,6atm(60S)扩张,替罗非班维持,观察20分钟,未回缩,结束手术,NISS评分0分出院,院外规律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氯吡格雷75mg、阿托伐他汀20mg。

本次再发, 2天前再次左侧无力,不能行走。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清,双瞳孔等大正圆,d=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听力正常,左侧浅感觉较右侧差。左侧肌力III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NIHSS评分6分(面瘫1分 左上肢2分 左下肢2分 感觉1分)。

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次全闭塞

诊断:

1.脑梗死

2.右侧大脑中动脉 M1段次全闭塞

3.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

术前讨论:结合病史及影像监测,右侧大脑中动脉为责任血管,规律药物治疗再次卒中发作,有手术指征,拟行右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内治疗,改善低灌注。

手术风险:出血、穿支事件、远端栓塞、高灌注等。

治疗经过:治疗2周后,全身麻醉下,右侧股动脉入路,泥鳅导丝、5F多功能管、8F 导引导管同轴至右侧颈内动脉C1段,造影见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次全闭塞,前向血流缓慢。

Synchro .014*300cm微导丝、SL-10微导管通过病变,通过交换,送Gateway 2.0*15mm球囊病变处扩张

扩张后狭窄改善,植入Winspan 3.0*20支架
观察20分钟,支架形态良好,结束手术。术后第3天出院,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氯吡格雷75mg,阿托伐他汀20mg。NIHSS:0分。

讨论:

该患者症状性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内科药物治疗,仍卒中发作,有手术指征,术后灌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良好,期待远期疗效,持续随访中。




术者简介




李 锐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毕业重庆医科大学

  • 神经内科会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 重庆市解剖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

  • 神经内科会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

  • 从事神经介入5年,擅长脑血管造影颅内外动脉血管成形、急诊取栓等。



夏 钺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毕业重庆医科大学,

  • 从事神经介入2年,能独立完成脑血管造影、颈动脉、椎动脉支架植入、急诊取栓等。



李 渝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 重庆市卒中学会缺血性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

  • 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

  • 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 重庆市医学会感染学组委员

  • 重庆市医学会癫痫学组委员

  • 重庆市卒中学会委员

  • 擅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神经内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

  • 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研市、区科研课颖6项,获江区科技成果奖2项。



熊小平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重庆大学、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吉首大学兼职副教授

  • 重庆市区县头雁人才

  • 2009.7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医学硕士。2015在美国巴洛神经病研究所短期学习

  •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临床诊疗、重症肌无力临床诊疗

  • 重庆市解剖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

  • 重庆市医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

  • 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神经免疫学组专委会委员

  • 重庆市卒中学会脑出血专委会常务委员

  •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障碍专委会委员

  • 重庆市卒中学会脑血管介入及急诊介入分会委员黔江区科协兼职副主席

  • 重庆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渝东南分中心质控专家。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神经介入在线
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