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谈卒中丨孙超帅教授:迂曲路径下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一例

健康   2025-01-23 18:04   四川  




本期病例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3岁,主因突发意识模糊伴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入院

主诉:患者因2小时前活动状态下突然出现意识模糊,频繁哈欠,伴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自行活动。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病史多年。

入院时查体:BP:165/93mmHg,内科查体无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0级。

NIHSS评分16分 mrs评分4分


术前影像

急诊头颅CT

急诊头颅MRI:右侧大脑半球早期脑梗死

急诊头颅MRA: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术前诊断评估

诊断:

1. 急性脑梗死

2. 右侧大脑中动脉M1闭塞

3. 高血压2级 极高危

定位诊断:左侧肢体无力定位于对侧皮质脊髓束受损,意识模糊定位于广泛大脑皮层,中枢性面瘫定位于皮质脑干束受损。

定性诊断:心源性栓塞型。

手术策略:

1.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3》,患者为6h内急性大血管核心脑梗死患者,告知家属获益、风险,家属知情并同意行机械取栓术;

2. 患者考虑栓塞可能性大,可先采用抽吸技术直接抽吸开通闭塞血管或选用抽拉结合技术;

3. 必要时使用阿替普酶反桥接、替罗非班、球囊、支架置入作为补救性措施。


术中涉及器械

  • 8F股动脉鞘

  • 5F VER造影导管

  • 多功能导管 125cm

  • GMAX088 输送导管

  • GT68 抽吸导管 125cm

  • 0.014×200cm 微导丝

  • 微导管

  • 取栓支架5-30mm

  • 7F 股动脉封堵器


手术过程

脑血管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严重迂曲

GMAX088输送导管GT68抽吸导管建立通道过程

微导丝顺利通过M1闭塞段到达M2,微导管造影显示在真腔,将5-30mm取栓支架放于大脑中动脉M1处,支架锚定下抽拉结合取栓


术后情况

术后即刻影像

术后即刻头颅CT

术后随访

患者术后症状即刻好转7天后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2分(面瘫和构音),肢体无力症状完全缓解,mrs评分1分。



 总结和讨论 

  • 对于大血管病变患者要尽快开通闭塞血管;

  • 本病例患者血管迂曲,路径的有效建立至关重要;

  • GMAX088输送导管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及支撑性,即便在如此迂曲的血管内仍能顺利通过,减少了对血管刺激导致的手术并发症,保证了手术顺利的完成;

  • GT68抽吸导管通过性良好,联合支架取栓一把开通率大大提高。

END


本期术者

孙超帅

雄安新区安新县医院

雄安新区安新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神经介入组组长

中国卒中学会会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河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委员

河北省神经病学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协同头晕专科联盟常务委员

河北省名医协会委员

保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于北京301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天津环湖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外周血管介入及神经疑难病、危重症治疗。

从事神经外周介入10年,擅长: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及支架、颅内外支架、脑动脉取栓、脑动脉瘤栓塞、外周血管介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已独立开展介入手术1000余台。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神经介入在线
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