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湖前直浃河老街
文摘
历史
2024-06-11 07:03
浙江
提示:请点击上方▲ 乡音乡语 关注公众号
今日直浃河(杨道敏摄)
有五百年历史
龙港市湖前片区西桥村直浃河自然村,因村内有一条河流直、河头宽而入江流水口窄,故名直浃河。这里曾经存在一条历史悠久的直浃河老街,今天的当地年轻人已少有人知晓。直浃河路标(杨道敏摄)直浃河老街最繁华时曾有百余间房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主要是砖木结构一层建筑,也有少数二层和三层建筑,西桥村第一生产队和第二生产队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这条街上。1988年前,因为街尾堤塘旱闸外江边码头有通往对岸钱仓的渡口,有开往鳌江的渡轮和小船,有定时开往萧江、麻步、水头的客运班轮,内河码头有定时通往宜山、钱库、金乡等地的客运班轮,平时每天行人川流不息。为此,街上开有较多的商店。靠近内河码头的凉棚下因户主在屋外河边搭起凉棚供过往客商遮风避雨而得名,靠河一侧有美人靠可供客商候船、休息,并设有香烟摊、茶水摊等摊点,边上还有副食品店和杂货店之类的各色商店,为过往客商提供各种服务。内河埠头和外江埠头边上客栈、饭庄各有数家(最多时共有十几家)。
直浃河老街硕果仅在的老屋之一
(杨道敏摄)
街道中间靠河边建有一座叫乐善亭的凉亭,希望邑人、客商能够乐善好施。该亭共有五间砖木一层建筑,亭两侧设有长木凳供客商休息。因神座上供奉三官大帝,当地人也称此亭为三官亭。直浃河老街拆除后,老街河边的三官亭也被拆除,亭内祭祀的天官、地官和水官均被移置到对岸新建的直浃河老年人活动中心二楼,供信众祭祀。清光绪《温州府属全境二十里方图》中的直浃河(陈朔摄)直浃河老街的形成约有500多年历史,这与当地居民的入迁时间相吻合。当地吴氏约于明末由边上的吴宅(属于西桥村)移居此地搭茅屋而居,从事码头搬运和内河、外江、外海运输服务,至今约有500多年。此后,这里的港口商埠因有生意可做,发展前景看好,明清两个朝代,薛、杨、陈、尤、徐、潘、林、温、颜、黄、李、白、朱、郭等百家姓陆续入迁,形成村落。与江南垟大多数村落的形成有很大区别,就是这里的移民非同姓聚族而居,而是多姓氏友好相处。大量人流和物流从直浃河外江和内河码头进出,对直浃河老街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的直浃河乐善亭,后面的三层楼房子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直浃河运输站的办公楼。1986年1月湖前乡改镇后,重点建设镇政府驻地湖前街,这条老街开始萧条。1987年,湖前进镇公路开通,江南垟公路也开始四通八达,原先的客货主要由水路运输转为更加便捷的公路运输,直浃河老街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喧嚣。1988年10月,龙港大桥大桥建成通车后,直浃河老街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已经丧失,从此走向衰落。之后经过农村城市化建设,当地居民纷纷搬迁到新兴城镇龙港和湖前街上居住。重建于2000年的乐善亭碑志(杨道敏摄)
到2013年9月,鳌江标准堤龙港上游段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原有较大安全隐患的“三类塘”被拆除,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标准从原20年一遇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标准堤断面为土石堤结构。为此,鳌江江堤内的直浃河老街房子全部拆除,今仅内河码头边上凉棚下的老房还部分存在,只是已面目全非,看不出老街的模样了。
即有渡口
直浃河老街的形成与当地的交通要道经过有关。五代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封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钱镠为吴越王,拥有十三州治地,温州为其中之一。乾化四年(914年),钱镠改横阳县为平阳县。随后曾亲临平阳视政,见广袤的江南垟(鳌江流域中下游以南)三面倚山,一面濒海,每逢暴雨,人们无法抵御三面山洪;一遇大风,潮水直贯而入,灾害不断,百姓深受其害。出于发展江南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需要,他发动当地居民开挖江南运河西渠。这条运河以钱库为中心,分南北两运河。向南经项桥、望里至括山将军岭脚,引源于括山望州山等西南诸山来水入河,河长约7.5千米,称西渠南运河。向北经新安、宜山、江山至湖前直浃河鳌江埠头,河长约13千米。河道最宽处40米,最窄处7米,水深2—10米,可通行15吨以下船只,是江南平原最早见诸地方志的人工河道。直浃河江上码头和班轮(方健惠摄)江南运河西渠开通后,江南垟历史上客货运输便以水运为主,成本比人力肩挑手提要节省很多,运输速度也大大加快。在交通闭塞年代,直浃河是江南垟与南港、北港乃至闽东地区人员来往和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这条运河的开通,对直浃河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浃河水闸和老人活动中心(杨道敏摄)当年直浃河北岸的钱仓已经成为平阳县的交通运输口岸和物资主要集散地,民国《平阳县志》记载:“钱仓旧为镇,宋元丰九域志作前仓镇。”因此古代鳌江又称钱仓江,五代吴越王钱俶(929—988年)到平阳北港闹村保国寺还愿,就是从杭州钱塘江乘海船进鳌江在钱仓登岸的,从前钱仓有“钱王一宿楼”。据当地居民老温说,现在钱仓所在的鳌江支流大拐弯处望江楼码头就是钱仓古渡“平澜义渡”,千年前,吴越王钱俶曾在这里停舟登陆,留下“官船浦”的地名。钱仓渡对岸的直浃河渡口古称三洋渡,据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修编的《温州府志》记载:“钱家浦渡、三洋渡俱在(慕贤)西乡十四都。”民国14年(1925年)修编的《平阳县志》也记载:“三洋渡,在十四都山阳直浃河步。分上下二步:有乐善亭在下步,光绪十二年(1886年)陈锡庚建,三十年重建;又有芙江亭在上步,光绪十九年(1893年)薛孙熙等重建。案:渡北岸旧在十二都山阳,今废。行客直到钱仓渡,资人给四文,专雇船价七十文。”地处三垟的直浃河上埠石碑(杨道敏摄)三洋上步今称三垟上埠,地处今龙港市凤江片区三垟村;下步今称下埠,地处今龙港市湖前片区西桥村。两地相距约500米,历史上都称直浃河,但下埠的河道宽度有将近30米,是上埠的一倍,可容纳更多、更大的船只,运输量也更大,历史上的商埠地位比上埠更重要。两地在运输上也有分工:上埠主货运,下埠主客运,主要运送往来于南港、北港和闽东一带的客商,也是江南垟百姓往返对岸钱仓的主要渡口,1988年前江南垟几乎无人不知。之后因附近的龙港大桥通车而萧条,至2009年仍有机动船在提供客货摆渡服务,此后停渡。又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钱塘人袁枚过钱仓江去福建的一首诗:“四水分源至此处,钱仓古渡画然开……浙闽锁钥称天险,畴是中流砥柱才。”证明了历史上钱仓江渡是浙闽沿海一带陆路交通的必经通道。三、直浃河是江南垟与南北港
交通要道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宜山水上客运码头有三个,下市尾的码头为通往直浃河等地的客货码头。解放后,鳌江是老平阳县的经济中心,十大国营商业公司所在地,全县物资集散地。地处江南垟的宜山、钱库、金乡三区物流绝大部分从直浃河、江口埠头用大小船只分流各地。其中直浃河运输站专运到宜山供销社的柴油、煤炭及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宜山供销社则在直浃河老街对岸拥有几十间仓库和大面积堆场。其中有5间油库,用专用油管连接外江与内河码头,方便装卸。1964年起,宜山供销社备有2艘载重量在7吨的水泥外壳油轮,专门在此运输各种油料。仓库内有四合院,经常放电影,当然外人要买票才能入场。1981年6月18日苍南建县后,所属十大国营商业公司陆续从鳌江搬到新兴城镇龙港,经过直浃河的物流才有所减少。直浃河老街对岸曾经的宜山供销社
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浃河经宜山至钱库的客轮开通,每日6点准时开出,至宜山7点左右,放下拖船停靠宜山埠头候客,8点到钱库,9点半开回,过宜山时将拖船带回,到直浃河刚好11点;中午12点正再次出发,下午3点半从钱库归来。随着客流量增加,翌年又增开直浃河至金乡北门的客轮航班,途经梧桥、宜山、黄良、塘西、大云兜、三石桥、钱库、马鞍桥、河头。其间仍有不少手划小木船参与客货运输,作为机动运输力量不足的补充,做到客人随到船只随开,颇受欢迎。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江南垟各地公路的四通八达,宜山至直浃河的客轮才停航。直浃河老街对岸曾经的宜山供销社
仓库一角(杨道敏摄)
直浃河老街长约200多米,宽7米左右,中间有一条方形石板镶嵌的船道兼人行道,可供鳌江至内河之间的船只过往,俗称拔埭,也称翻坝。埭,即堤塘的意思。1975年至1981年的暑假,我和大哥经常划着木船,经过直浃河街道到平阳北港水头街贩卖米糠,再购买芋艿回来批发。江南垟蛮话“芋”与“有”谐音,寓“富有”的意思,因此,当地居民有中秋节食用芋艿的习惯,芋艿消耗量极大。平阳水头地处山区、半山区,盛产芋艿,于是我们会在中秋节前到水头街采购芋艿,到江南垟各地菜市场批发给零售商。划船到平阳水头必须要经过鳌江,船只只要跟随正在上涨的潮水而上,就能轻松到达水头,做到事半功倍,省时省力。水头,顾名思义,就是鳌江潮水到达的地方。在计算好潮水上涨时间后,我们神宫桥村到水头做生意的几十船只木船会成群结队划到湖前直浃河内河码头,众人相互帮忙,每二三十人一组,把重达十多吨的木船连船带货,通过上百米长、用光滑石板平铺而成的船道,拖拉至鳌江边上的码头等候潮水上涨,此时,长长的船道上停满了船只。地处三垟的直浃河上埠桥及河道两岸景色(杨道敏摄)鳌江与钱塘江一样,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当“轰隆隆”的潮声从远处传来时,我们便如同临战一样各就各位。汹涌的潮头一到,大家便迅速逐一把沉重的木船推向江中,船队浩浩荡荡,跟随奔腾向上的潮流而上,直抵水头镇。然后我们卖掉米糠,购买好芋艿,再结成船队跟着落潮顺流而下,返回直浃河码头靠岸,再相互帮忙,从直浃河老街拔埭翻坝进入江南内河,一路赶卖芋艿,至傍晚前售完回家。村民们日复一日地做着这种生意,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公路四通八达,这种生意才逐渐淡出。直浃河老街因为地处港口,码头大,江边堆场也很大,极有利于形成商埠。清末,江南垟需要的木材、砂子、蛎灰壳、毛竹等建材和山货、陶瓷器等货物大多从这里运进,而江南垟盛产的大米、水产品、食盐、筒布等又大多从这里运出,直浃河商埠的物流量在鳌江流域仅次于鳌江埠和钱仓埠。清同治甲戌年(1874年),直浃河形成了木竹柴料集散市场,木材主要供应江南垟居民造船、建房和打制家具、农具等,毛竹主要供应江南垟居民制作家具、农具、渔具和搭建茅草屋等,柴料有柴爿、松枝、木炭、草柴等,主要供应江南垟居民用作燃料。20 世纪70 年代末期由海上转道鳌江运往直浃河的巨型木排(方健惠摄)民国初期,直浃河老街设有树行,经销的木材主要从青田和福建运入,主要用船运方式,其中造船和建房所用特长、特大木材,以手臂粗的竹缆扎成木排,再用海船拖运过来。民国25 年(1936年),金乡、夏八美、三石桥、直浃河、鳌江、流浦等地30多家树行,以流浦陈裕发树行为核心,合并成立“横南木材公司”,聘请地方名绅汤国琛为名誉董事长、周乃棠为顾问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材用量日益增加,市场销量有所扩大。1956年国有的平阳木材公司成立,国家实行木材计划供应,这个木材市场停办,由平阳县木材公司接管,设有锯木厂。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全国率先致富的江南垟居民掀起了旧房改造和新房建设热潮,需要大批木材供应,而直浃河码头原本就办有木材市场,可以接收并销售从全国各地主要是从福建和丽水运来的木材。加上1981年6月18日苍南建县后,龙港港区和后来的龙港镇、湖前镇等地的城镇大规模建设,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木材市场。1985年后,木材经营全部放开,取消计划供应,进一步促进直浃河木材市场的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浃河外江设有配备吊车等装卸设备的大码头,内河有3个码头,小板船、铁板轮及其他船只应运而生,木材、毛竹、石子、砖瓦、砂子、蛎灰壳、水泥等建材通过海轮从各地运来,再用轮船通过内河运往江南垟各地。即便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依靠这个码头,村里也有经济收入。有时,还有海带等货物从北方运来,当年平阳县(含今苍南县、龙港市)一带海带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规模养殖,产量还很少。1992 年的直浃河内河轮船埠头老街上的直浃河运输站,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搬运小组,1956 年改称运输合作社。1960年即有一座2间三层楼站房,面积 210 平方米,当年桥墩水库垮坝后的沿江救援指挥部就设在这里。1987年拥有外江码头2座,其中大码头面积近千平方米,主要供海轮装卸货物;小码头主要供到钱仓的渡轮和到南港、北港的班轮以及小船停靠。内河码头1座,可供通往江南垟各地的船只停靠。运输站共有内河轮船7艘、41吨、110匹马力、120客位;手拉车7 辆。从业人员43人,年客运量 8.76 万人,搬运装卸量1.45 万吨;产值4.43 万元,利润340元;固定资产原值7万元。1992 年并入县渡运公司,原机构撤销。因为有运输站的存在,当年直浃河老街劳动力基本能够就业,收入也比常人多。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员仅有2人,其中1人残疾,1 人出身不好。五、直浃河的小水泵工业曾
直浃河街道不长,人口也不多,但历史上碾米工业、机械工业和编织工业曾经闻名遐迩。民国时期,江南垟有大量的富余粮食可以输出,民间粮食供求均赖市场自由调剂,私营粮商较为活跃,其中以私营碾米厂经营粮食尤为大宗。他们大批购进稻谷,经加工后批发零售大米,主要输往永嘉(含今温州市区)。大米产量不足的泰顺、庆元、龙泉、丽水等地粮商也纷纷到这里采购。为此,直浃河老街的西头和东头早就建有2家米厂,为自己和客户提供碾米服务,以减轻货物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其中民国23年(1934年),杨学政等人合资在直浃河老街西头创办生活合记碾米厂,配有动力机、碾米机、砂砻各1台,日加工粮食5吨,收益较好。20世纪50年代,平阳县共有30家私营碾米厂接受国家委托,进行粮食加工,年加工公粮大米能力只有6000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便采取扶持政策,促进私营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为此,杨学政又在盛产粉干的余家墓村创办一家碾米厂,为广大粉干作坊提供方便。当年,又有人在直浃河东头创办第二家碾米厂,聘请一位门下有众多学徒的黄姓工程技术人员为总管。1956年公私合营后,直浃河的这2家米厂都成为国营米厂,其中东头米厂负责加工国家公粮,西头米厂负责加工周边农村居民的口粮。1956年底,东头米厂迁往殿后粮仓边上,称平阳县国营第四碾米厂(薛家桥的国营三厂并入后改称第三碾米厂),实现粮仓、米厂、粮站的收购、加工、销售配套成龙。今天的直浃河老街凉棚下已经面目全非(杨道敏摄)1958年冬,在“大跃进”运动中,平阳各地水田大都建成了临时抽水机站,配套柴油机和煤油机动力,驱动农用水泵汲水,提高抽水效率。同时培训抽水机手,约有一半水田开始实行机灌。农田机械抽水机埠固定,以便于通过配套水渠向农田灌水。但抽水机大多不固定。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村,购置12匹柴油机动力抽水机木船,来解决平原水网地区农田灌溉问题,一般一个行政村购置一只抽水机船,由专人负责,进行巡回灌溉。一些没有经济能力购置抽水船的小村,则向有抽水船的邻近行政村购买服务。一些面积不大的水田,需要用人力车水甚至用戽斗戽水,费时费力。1964年4月,设在直浃河老街上的湖前五金生产小组五金师傅李时村研制出64-4型3×3小水泵,价格便宜,小巧玲珑,可用人力肩挑手提,比抽水机船使用方便,费用也更低。参加全国小型农具展览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被推广到省内外,逐步取代农村常用的大水泵灌溉农田,大大方便了农业生产。后来办成一家拥有50多名员工、闻名浙南的湖前水泵厂,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因管理不善而停产。1972年,湖前水泵厂部分员工前往宜山区农机厂,参与创办后来苍南县知名的宜山水泵厂,产品一度畅销全国27个省市,浙农泵4-35曾出口非洲,不锈钢水泵新产品曾畅销大庆、胜利、中原等油田。1978年改革开放后,敢为天下先的湖前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塑料编织袋加工基地和销售中心,全镇有编织购销专业户1000多个2000余人,每天有近百吨扁丝从这里发放苍南、平阳、泰顺三县十一个区镇的2.5万个家庭代为加工编织袋,又有50多万米编织袋从各地加工户手中运回这里,加工成编织袋集中外运,年成交量2亿多米,产值3亿多元。原本就有商业基础的直浃河老街凭借交通的便利,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编织袋市场,一时人来人往,摩肩接蹱,十分热闹。这个市场至1990年后,因为编织袋的织造从电动铁轮机向自动圆织机发展,而遭到淘汰。今直浃河的主要工业是注塑,村境内有几家有一定规模的注塑厂,利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制造汽车、摩托车灯罩等产品。
杨道敏,生于196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苍南县委党校副校长、苍南县文联副主席(主持)、苍南县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主任,现为苍南县政协三级调研员。著有《走遍苍南》《苍南历史文化现象》,《苍南名山》,主编《苍南百年老校》《苍南状元》《苍南历史文化村落》《苍南美食》《苍南地名溯源》《话说苍南》《苍南老宅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