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都口老街

文摘   历史   2024-11-29 22:30   浙江  

提示:请点击上方乡音乡语  关注公众号




龙港市都口老街


都口老街航拍图(金子友摄)

一、都口地名来历

龙港市江山片区都口,苍南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华书局2016年4月出版的《苍南县地名志》这样解释都口村名来历:“因其地原为平阳县十五、十六、廿五、廿六都之交汇口,故名。”在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上,都口村的都口老街、都口周(解放后一度归划平桥村,今与平桥村一起与都口村合并,村名改名龙都社区)、章黄许、朱家、桥头店,柴行、将军垟、方家分属于十五都、十六都、廿五都。
都口老街航拍图(金子友摄)

但江山片区居民一直以来,都用瓯语将此地称作“路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人曾将该地名改为“都口”,但那也已经是原义变异的情况下的“再造”。地方史料上该地名则叫“卢口”。离“卢口”约二里地有一地方名叫“卢厝”,今称卢处,据当地《卢氏宗谱》记载,明末清初,卢氏迁居此处,故名。

依街临水的都口老街(金子友摄)

推荐阅读链接

温州大姓,赤岸来徙

 温州副中心城市封面

据说卢口村坐落于卢厝村主要道路和水流的出入口,因而有“卢口”之名。旧时民间盛行的堪舆学中将一个地方的出水口称为“水口”,卢口村的取名也带有堪舆文化色彩,这也表明一个地方在地域格局中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因“卢”和“路”谐音,村人误以为“路口”,久而久之,直至书写时也写成“路口”。

都口村是凤江、萧江等地前往宜山镇的交通要道,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郡廪生金玉音刻立的都口“筑路碑”今尚立于都口太阴宫前墙角。由此可见,都口老街当年已是南来北往的通衢大道,具备成街条件。据乾隆年间平阳知县何子祥的《白沙里观海阁学记》记载,金玉音曾为观海社学塾师,是深受当地人尊敬的一个知名文化人。

金玉音所撰《筑路碑》全文如下:“不朽之事,乐于观成。而难图始者,以未得起事之人,为之倡耳。都口,四河交会之所,来往之通衢也。道路泥泞,行人病之,居兹土者,是岂漠不关心顾程。劝浼易独力难支,谈好施商,长长求未至,专道而已知荒废矣。盟之始者,朱殿梅于乾隆辛未年(1751年),纠集同志议捐例金壹两,轮流设席,递付递收,规橅乡俗缴会之例,即以主察之人,叶叶事者十有八人,继得十四人如□两钱。妇之乐与者,又不一焉。夫意美论良,不可偏废,假令鸠工,运而可得六百余□石,方取办河前,此之崎岖偏仄者,能如是,正宜荡察耶,功成绩岁,□然勒石以置不朽,甚盛事也,虽然此特一方之□耳,彼夫鸟道羊肠,所□多有,焉知坐风悭者,不一切置之,况成毁两煞,定局□□,岁迁之余,岂能历久常新,往来君子覩斯碑所转修,做效更复,时加整理,焉将仄径皆成大道,行人若履通衢,则兹役也,庶可谓不朽□尔。”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郡廪生金玉音刻立的都口“筑路碑”今尚立于都口太阴宫前墙角(章学军摄)

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缪文澜笔记》云:‘道光(1821—1850 年)时,刘守莅任,于交廒盐斤外,发钱收买余盐,给以官价,毋许私鬻敛盐于缪家桥富仓廒,又于阨要处设立盐卡,一在都口,一在仪山(今称宜山),一在监后洋。每卡盐捕逻守之,获私则送廒员,笞毕,牒府管押。既而三卡被毁,刘亦代去。邓守悉反所为,第责令按月交廒,增加额数而已。’”
民国早年,都口为黎明乡政府所在地,后黎明乡改称江山乡,都口依然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34年(1945年),乡政府驻都口街第五号,辖区面积80市里(20平方公里),管辖上下林、陡门头、王家门、金家垟、石头岙、鲸头、石岗下等17个保237个甲3078户17595人,是一个面积很大的乡,民间称“大江山乡”,以与后来的小江山乡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大江山乡”包括现在的云岩、江山、湖前、凤江四个片区地域,时间跨度达30多年之久,直到1950年6月,才分为江山、凤江、鲸山、云岩、绿萍、湖前6个乡,江山乡驻地仍然在都口村。1956年2月江山乡与绿萍乡合并,成立新的江山乡,由于都口村干部的强烈反对,乡政府于1958年才搬迁到周家车新街天主教堂内,接着,江山信用社、江山卫生院和江山中心小学也陆续搬迁到周家车,与设在江山新街的江山信用社、江山卫生院和江山小学分别合并,从此都口老街开始走向衰落。

二、都口老街今昔

都口村有一条名闻遐迩的都口老街,以中间的交会桥为界,分为北头街和南头街,据说历史上向北经过桥头店到今江山街边上的王街头,南到柴行,是一条很长的街道。据传,后来的一场大火烧了很多木结构房子,致使现在连不起来。剩下的100多间房子分布在北头街和南头街,街长约200多米,宽约4米,街上居民姓华、曾、周、庄、朱、金(1户,从东庄入迁)、汤、易、吴、陈等,其中华姓集中居住在南头街,北头街为多姓氏杂居。
都口老街南头街(章学军摄)

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都口周的周姓先祖就在街上开设各种商店,服务周边居民,以南货店、布店和绸庄最为有名,生意做得最大,后来分号开到宜山、钱库、将军岭脚、石砰等地,以宜山老街和将军岭脚老街的生意做得最大。时至民国,周维雅、周维昆二人经营有方,家庭富裕,成为当地望族。周维雅除拥有田地50多亩外,兼营土布生意。周维昆除种田外,还在宜山街上开设布店和绸缎庄。今年已经93岁的周之亮父辈就到宜山老街开设染布店,至今其众多孙辈依然在宜山街上开店经商。如今,都口北头街仍有3户周姓人家,其中多户是周维道后人。还有7家周姓居住北头街后面的柴行。
都口老街北头街(章学军摄)
清末民国年间,街上曾经开有南货店、油坊、打铁店、打铜店、鞋店(店主陈成兰)、邮电所、农贷所(银行)等,以民国年间最为繁华,早年商业活动辐射云岩、江山、湖前、凤江四乡中的卢处、三大庙、凤家塔、棋盘、垟心蔡、下湾、王家门、东庄八村,因而周边村庄早年家境好一些的人家也就搬到都口老街居住了。
20 世纪90年代都口老街(陈成宽摄)
据汤恭冲撰《汤执中传》一文记载,清朝末年,都口老街的商业就已经很繁华。文中说:“一日有二人赴都口街,一人曰:‘汤老爷(汤国琛)长子聪明绝顶。’另一人曰:‘比别人小孩灵一点而已,人家就把他吹捧成绝顶聪明。’适执中听到,便跟在后面,见二人进一家南货店内,他也进去。见柜台上有账本,他细看一遍,把赊账的二十人许撕下,又扯成若干块丢在地上,店主人大惊,曰:‘赊账的廿许人,姓名、钱数都记在本上,你撕掉,叫我怎么办?’执中曰:‘没关系。’拿笔将赊账的廿许人,姓名、钱数重新记在账本上。店主人蹲在地上,按次序一一摆好,与执中写的一字不差,乃转忧为喜。众皆称叹,真是绝顶聪明,神童,名不虚传,今日大开眼界。至今百多年了,尚传为佳话。”
20 世纪90年代都口老街节日风采(陈成宽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大江山乡驻地,都口老街上又创办了供销社(有3间二层楼,邮电所附设其内)、信用社、成衣社、木器社等集体单位。如1956—1978年办在老街上的宜山区江山成衣社,曾是替周边村民做衣服的地方,生意很好,今尚存3间二层楼房,只是屋顶已经塌陷。
屋顶已经塌陷的三间二层宜山区江山成衣社楼房(章学军摄)
20世纪80年代,都口街上开满各种商铺,包括百货商店、南货店、杂货店等,其中餐馆就有7家,几乎每天人满为患;裁缝店有3家,每家生意都很繁忙;肉铺有4家,药店有3 家。因都口老街经商者众多,他们走的地方多,消息非常灵通。天气暖和晴好的晚上,特别是夏天晚上,都口老街的几座石桥上坐满了人,他们相互交流信息,谈论天南地北和家常里短,“都口街的闲谈,对口街的柴爿(当地有一个大型木材市场和薪柴市场)”成为闻名遐迩的顺口溜,周边居民至今仍在流传。
1990年,都口老街还很热闹,有人挑一些瓜果之类在街上售卖,因生意较好,后来就有本地人在老街上搭建起几块水泥板开始卖菜,各个品种都有,每天还有挑鲜贩挑着时令海鲜前来贩卖,在街上形成了一个菜市场,供应周边居民。相对于平桥等周边村庄,都口老街是一个小小的经济中心,周边村民平常买菜、买东西都去都口老街,只有办大喜事,才会去也不太远的宜山老街购物。
进入21世纪后,宜山、龙港等中心镇城镇化快速推进,都口村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慢慢迁居宜山、龙港等中心镇,以搬到宜山居多,都口老街上的住家和行人越来越少,老街慢慢开始萧条,很多店铺都关门了,这个菜市场生意也越来越淡,很快也关门歇业了。
2019年5月,都口村与边上的平桥村合并为龙都村,村治在都口村,但都口老街的颓势并未停止。都口老街今已十分破落,有的楼房因人去楼空而局部坍塌。目前,街上只剩下几家小商店,销售烟、酒、酱、醋、油、盐、纸等村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三、都口老街庙会

都口村古老宫庙共有6座,包括祭祀林泗大帝的林泗大帝殿(又名前后岸殿)、祭祀陈十四娘娘的太阴宫、祭祀白马明王(白马爷)的白马殿、祭祀玉皇大帝的南天门殿、祭祀观音菩萨的观音阁、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原在东庄,已有500多年历史,1958年拆毁,改革开放后移建于都口),占地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有一定规模,说明有史以来,这里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跟都口老街相连的林泗大帝殿和太阴宫都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宫庙,两者只有一墙之隔,林泗大帝殿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祭祀浙南著名的商业神林泗大帝。
供奉浙南著名商业神的都口老街林泗大帝殿大门(章学军摄)
都口太阴宫位于都口小学东首,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由东庄董家创建,由东庄、卢处、都口、垟心蔡和平桥五扇共管,份额平分,每年轮流执事。每月初一、十五,周边村庄还会有大量老人去那里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顺利;平时,常请僧尼前来做佛事道场,历来香火旺盛。现存建筑1983年重建,1998年完工。五间结构,两进二层:前进戏台,后进大殿,中间天井;两边走廊,壁有彩绘,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规模宏大的都口太阴宫(金子友摄)
1975 年6 月的都口老街太阴宫大戏台(陈成宽摄)
太阴宫奉祀陈十四娘娘,每年举行两次换袍仪式:三月初三换夏袍,九月初九换冬袍。换冬袍时,庙中头家都会邀请戏班在太阴宫庙里的戏台上开场演戏三五天,形成庙会。届时,四乡八村看客香客汇聚,各地商贾前来进行货物贸易,四面八方居民都来赶集,一时间街上人山人海,人流摩肩接踵,非常热闹。由此可见,都口村是江山一带的经济商贸中心。都口太阴宫经常聘请各地知名词师前来唱词,经常聘请说书者前来讲书,在文化极端贫乏的早年,也是吸引周边居民前来消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使都口老街成为周边十几个村庄的文化中心。
成为工地工棚的江山小学(章学军摄)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都口小学毕业生合影(周守亮提供)
都口小学与林泗大帝庙和太阴宫相连,民国16年(1927年),由汤国琛与乡绅卢公三一起,协助自己的叔叔汤淑芝创办八、九、十保国民学校,借用都口土地庙为校址,汤淑之为首任校长,解决了闾里子弟的就学问题,嘉惠乡人,如偿其父宿愿。汤淑芝,字锡光,国学生,曾在乡设帐授徒。民国21年(1932年),汤定一为第二任校长。民国29年(1940年)夏,将八、九、十保国民小学奉令改为平阳县江山乡中心学校。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周边平桥等村的学龄儿童还来此读小学。2000年,都口小学因生源不足而停办,今天校舍变成瑞安至苍南高速公路工地的工人临时宿舍。学校的前面靠河边上是村里的卫生室,因属于危房,政府把它围了起来,禁止行人靠近。
四、都口居民来历
都口老街现有居民以曾姓居住历史最为悠久,他们祖上最早居住在柴行自然村,古时有木材市场。江南垟的柴行有两种:一种是贩卖薪柴场所,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江南垟还地广人稀,平阳知县还派人到人口稠密的闽南招民前来垦荒,此柴行当年肯定并非贩卖薪柴。另一种是贩卖建房子、造家具、修木船的木材场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东南沿海迁界,离海十里之内所有房屋全部烧毁,居民全部被强制迁离。后来迁界又扩大至30里。到了清康熙九年(1670年)复界时,江南垟已是一片荒芜,土著居民半数以上没有回迁,大量闽南居民前来补籍,大量住房需要重新建设,急需大量木材,这就为来自闽南的曾家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条件。据当地《曾氏宗谱》载,第二世斌甫公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自福建永春来迁平邑十五都都口。但人丁不旺,至今人口不多。
都口老街(陈绍锁绘)
都口老街周姓居住历史也十分悠久,其始迁祖周元长公生于明天启丁卯年 (1627年),卒于康熙庚寅年 (1710年),曾随清军自扬州来温州,暂居永嘉楠溪枫林一段时间。后偕祖母黄氏从楠溪移居平阳江南十五都东庄,随之又携子周宇顺、周宇文再迁至江南廿五都都口河川底(当年与都口老街同属都口村),其后裔不久即在边上的都口老街开店经商,并于乾隆年间在当地建设周氏宗祠(1958年被强制拆毁用于大炼钢铁,后多次易址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郡廪生金玉音刻立的都口“筑路碑”中,捐资的周姓大多是都口周的世字辈和祖字辈。其后裔分迁龙港、宜山、炎亭、石砰、大渔渔岙、瑞安、上海等地,都口周周家现有220户近1000人。历史上,平桥村都口周自然村本来就是都口村的一个自然村。2019年5月,都口村与平桥村合并为龙都村后,周姓成为都口最大姓。
都口老街现有居民以华姓最多。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蒲城华氏二房有良璧、良栋、良䣭三兄弟迁居北港,拓地谋生,复界后两位兄长顺已结婚,并在老家蒲城有产业,遂迁回蒲城。而三弟良䣭与北港女子结婚,而留北港耕种定居,生男一从周,又名从嘉。从周五子中,长子(抚子)存助为金岙派仁房始祖,次子存义为周洋派义房始祖,三子存礼为青田派礼房始祖,四子存智为南港派(灵溪老街韩头桥)智房始祖,五子炳秀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从北港入迁路口(今江山都口),为信房,分别繁衍成族。据当地老人说,至清末民国初年,都口华氏绪字辈(他上五世)5兄弟共开5家店,经营豆腐、南货、布等。现有二三百人,2019年前的村党支部书记是华大浪。
都口南头街《华氏宗谱》(华建军摄)
都口南头街《华氏宗谱》局部(华建军摄)
部分庄姓居住在北头街。北头街北面为都口村桥头店自然村,古时此地桥头开有一家店铺,后形成村落,遂名桥头店。庄氏祖上原居平阳北港腾蛟,因与某姓不和而迁居灵溪沪山台下,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从沪山台下迁此谋生,少部分居住在北头街。清末民国初年,都口庄姓和朱姓先人因生活贫困,就结伙到鳌江口的阳屿门村一带抓河蟹,以补贴家用。因为这边无主荒涂多,而庄姓在都口因兄弟不和,就卖了房屋、土地到这边安家了,从此繁衍了都口庄姓鳌江分支。
原籍芦浦鉴后垟的都口杨家,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已定居这里,依靠当地发达的纺织业,创办染坊成为大户,都口当年的筑路碑上留下了主要捐资者杨有斌的名字,他捐献银两31两,相当于当年知县半年多的基本工资(每月4银圆),名列捐资者前茅。他还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老街对岸建了一座三进大宅院,里人都称它为杨家邸,中堂悬挂的匾额曾有某道台题字。据说经历清末一场瘟疫,全家只剩一个寡妇,有周姓入赘他家生了3个儿子,长子姓杨。但后裔多姓周,到1980年前后,仅有的一户杨姓因工作需要搬迁平阳,从此都口再无杨姓。
连接南头街与北头街的都口老街交会桥(章学军摄)
都口老街朱姓也不多,可能与都口北部有姓朱地方——朱家自然村有关,那里朱姓居民较多。
都口老街吴家来自都口将军垟,其始迁祖吴振韶从平等吴桥头迁居将军垟,丁财两旺。民国元年(1912年)开发南麂岛、民国12年(1923年)开办王广源商号和民国14年(1925年)开埠鳌江港的平阳首富王理孚(1876—1950年)之父王寿龄虽是个武生员,却因不会打理家中产业、贫病潦倒而入赘吴家,在吴家生活20年。王理孚即出生于将军垟外公家,并在此地生活到十几岁才离开。此后科举、仕途都飞黄腾达,经商后日进斗金。

五、都口大户汤家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鹏桥(今称平桥)汤新斋(汤圣财)来都口跟从杨姓学艺,艺成之后自己在此创办染坊,成为富有之家,并买下了日渐没落的杨家产业,繁衍成都口名门望族,后裔名人辈出,从此,杨家邸改名为汤家邸,并出了很多乡贤。“都口烈士名贤馆”所列十一人事迹,其中汤家就居其九,包括江南著名乡绅汤国琛、汤敏中、汤恭熙、汤恭喜等,他们成名时代都在都口村生活,但无人居住都口老街。
昔日的杨家邸今称汤家邸,为民国平阳著名乡绅汤国琛故居(章学军摄)
清代桐庐县学教谕陈际中(1827—1898年)曾撰写《新斋先生传》:
予筑小楼于球山之麓,缘岩而架之,岩绝而止,因颜曰“憩楼”,盖取老氏“知止不殆”之意而将以优游我年也。一日,汤子筠珊登楼来谒予,予忻然延之入。既坐,始知其来乞予文,为其父新斋先生传。
新斋,予故友也,字圣财,册名宝铭,例贡生,鹏桥人也。幼失恃,祖母陈氏抚养甫成立。法陶朱业,勤俭起家。娶金氏,生子三,长于光,即筠珊,邑武生,丙戌县试冠童子军;次庆光,例授国学生;三乃光,屡列前茅,而未遇于时。孙二,长国琛,郡庠生;次骏烈,邑庠生。兄弟同年入泮。孙女四。曾孙一,名建初,幼读(书);曾孙女二,年甫过周。四世同堂,诚横阳之巨家也。且好施,独建盂兰十余年,修建崇祯堂、地主庙,命子重修祖坟暨宗祠大宗谱。凡求募劝捐,靡不解囊以助。尤善解乡里中曲直。余虽不敏,而先生之与予交既已有年,其生平行习犹历历详诸耳也,安得以不文辞?
夫予伏处井里数十年,习见流俗中往往以刻苦成家,而锱铢必较,甚且假襄事之名以罔利,而以视先生之轻财仗义,何如也?且夫天道之远,本未可信,世又有笃实之士,生长茅檐蔀屋中,其德轶士大夫万万,而不得其寿,或并不得其子若孙,以忧愁愤闷终其身,而以视先生之多寿且多贤子孙者,又何如也?予老矣,而先生之年较轻于予,窃愿先生督子孙之力自振拔,毋如予之作知止之想,则异日苗裔贵显,鸾章凤诰,其所以光大汤氏而为先生传者,正未有艾焉。
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冬月 吉旦
新斋先生后裔以汤国琛和汤敏中最为有名。汤国琛(1874—1948年),字献廷(以字行),斋号“待旦楼”,常钤“雪庵”“橫海长髯”。幼承庭训,少有大志,宜山宿儒陈筱垞先生深爱之,收为弟子。青年时留学日本,回国从政,历任青田县学堂监督、资政院秘书厅秘书、浙江法政学校教习;民国肇造,任青田、平阳民事长,浙江第一届省议会审议长,浙江省实业厅秘书;复历任淳安、黄岩、常山等县知事,在任清正廉洁,多有德政。工书法,能诗文,精法律,谙吏道。致仕归里后,仍热心公益,惠泽桑梓,洵为一代贤士。
汤敏中(1904—1987年),小名礽初,字季翘、捷夫,号沸泉,系汤国琛幼子。之江大学政法系毕业,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毕业。留校任教官。北伐时,曾负伤立功,擢为营长,调南京首都警察厅警察大队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参谋,升陆军七十五、六十一师政训处处长、参谋。温州团管处处长,浙江省保安处少将视察主任,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四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兼副军长,安徽省缉私处处长等职,驰骋于东征、北伐、抗战诸役,克尽厥职,澡身浴德。解放战争时期,他反对国共“同室操戈”,主张和平协商解决内政问题。1947年,退伍居林下,年仅四十二。1948年复起用为军长,以亲老辞,不赴命。是岁秋,其父病逝。1949年四月去台湾,积功授陆军中将,后退役,辞去一切职务。寿终于台湾石牌荣民总医院,享年八十四岁。虽然妻女孙都滞留大陆未能前往,而二位外甥及同乡将丧礼筹办得非常隆重,黄埔一期二级上将袁守谦为治丧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黄杰、黄一亚、方天、林仲连、殷作桢等,台湾政要蒋经国、何应钦、连战、马星野等都献了花圈。

   

2024年11月25日


感谢汤小玉老师、华松国先生、华建军先生、汤连云女士提供宝贵的资料给予大力支持,感谢周守亮先生补充校正!


作 者 简 介


杨道敏生于196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苍南县委办公室新闻信息科科长、龙港镇宣传委员、苍南县委党校副校长、苍南县文联副主席(主持)、苍南县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主任,现为苍南县政协三级调研员。著有《走遍苍南》《苍南历史文化现象》,《苍南名山》,主编《钱库镇志》《岱岭畲族乡志》《浙江文史记忆·苍南卷》《苍南百年老校》《苍南状元》《苍南历史文化村落》《苍南美食》《苍南地名溯源》《话说苍南》《苍南老宅院》 等。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特此鸣谢!

编 辑|陈 朔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阅 读
(点击下面标题接)

  苍南沪山老街

 苍南沿浦老街

 苍南桥墩老街

 苍南埔坪老街

 苍南藻溪老街

 世界矾都—矾山福德湾老街

 苍南仙居桥头街

成就龙港镇和龙港市的方岩老街

苍南灵溪渡龙老街

灵溪渡龙萧氏与渡龙老街

龙港湖前直浃河老街

 浙闽“中英街”— 梨尾搝老街

 苍南渎浦老街

➤ 龙港鲸头老街

➤ 龙港下埠老街

➤ 苍南霞关澄海老街

➤ 苍南蒲城老街

➤ 苍南望里北茶寮老街

➤ 十里长街——龙港白沙老街

➤ 苍南钱库新安街市

龙港芦浦老街

苍南钱库岭脚老街



乡音乡语
乡音、乡土、乡情,致力乡土文化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