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点击上方▲ 乡音乡语 关注公众号
龙港白沙老街
十里白沙街刘店段(陈红卫摄)白沙今是龙港市的一个片区,五代时期(907—960年)即有人类居住。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天福井栏石刻,在江南镇方梁庙前,(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丁酉九月庚戌朔二十六日造。”据地方故老相传,北宋时,因虹桥堤塘旁有条色如白玉的沙岗,遂称“玉沙”,又称“白沙”。白沙老街刘店两岸(林勇提供)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平阳社会安定,人口增加,官府即于庆元二年(1196年)、嘉定元年(1208年)修筑东塘、白沙塘。据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五《平阳县·塘堤陡门》记载:“白沙塘自江口丘家步南岸(方岩渡)至东乡十一都,一千余丈。”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平阳县令陈容组织江南乡民在东塘(江口南岸丘家步至斜溪)内部又筑一道堤坝,以防海潮入侵,这条堤坝古称白沙塘,俗称内塘;东塘则称外塘。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使江南垟数万亩海涂变成桑田,白沙里由此在南宋时已人烟稠集,逐渐繁华起来。民国《平阳县志》记载,白沙古属平阳县慕贤东乡十都,民国初期属于江南镇第十都,除陈家宅、下涝、象冈、江口等村庄外,还有河北庙、刘店、张家堡、儒家庄、第二河、缪家桥。其中,刘店、方梁(今称方良)、章梁(今称章良)、二河、缪家桥及十一都之虹桥、孙店等处,旧称白沙里。
古代陆路交通以步行为主。平阳县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条古道——横阳古道自北而南贯穿白沙全境,在白沙境内共长10里,民间称十里白沙路。白沙路沿白沙河而建,宽1米多,上铺石板,是早年鳌江以南最长、最宽的一条乡村道路。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这条路北从江口南至金乡,全长约20多公里,是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知县朱东光上任捐俸筑的一条主要道路,历史上沿海南来北往、出入浙闽的行旅主要是通过这条古道经过,是金乡、钱库、宜山一带农民出入鳌江和各地的必经之路,古代白沙曾有盐仓和驻军。20世纪20年代白沙老街一角
自从有这条古道以来,随着路过行人的逐渐增多,近路居民便在白沙路一边建房,坐东朝西,为防西晒强阳光而在房前至河边搭建凉棚,正好盖住白沙路。每当涨潮时节,周边渔民们就把各种各样的水产品挑到这条路上交易,又以涂头货最有名。随着商业的日益繁荣,当地居民也在路上建起房屋,开起小店,形成了白沙半爿街。随着沿路居民不断增加,沿岸缪家桥、二河、章良、方良、黄头涂、刘店、七河、象岗、河北庙、瓦窑头各村,都沿河建起了半爿街,白沙街不断向南北延伸。十里白沙街有众多桥梁飞架两岸,有颖川桥、汇财桥、义桥、方北中心桥、东观桥、方北新桥、黄中桥、南城桥、涵碧桥、儒林桥、凝龙桥等,这些桥梁都与十里白沙街形成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客人较多,也往往是半爿街上街市最繁华的地方,形成了农村小集市。沿路寺庙有章良的岑浦宫、义桥庙,方中的五显殿、慈云寺,刘店的碧云寺、天王殿,七河的观音寺等,宗教活动频繁,也是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清乾隆《平阳县志》已将白沙、金乡、宜山等地一同列为当时全县“九市”行列,这也就是现在民间所谓的“白沙市”的来头。解放后,因为白沙供销社和邮电所驻地在七河村,以从象北到刘店这段半爿街最为热闹,又以象南到七河村为中心,店铺林立,出售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白沙路从从瓦窑头八字桥(房子基本没建凉棚)开始,经过河北庙、象岗、七河、刘店、黄头涂、方良、章良、二河,到达缪家桥,断断续续共有2000多间房子,除二河和瓦窑头外,大多数半爿街房子都开设商店、饭铺、客栈和作坊等。为方便行人息脚和乘凉避雨,大多店铺及民居前都有凉篷,形成了商铺相连、凉篷相接的十里白沙路沿河半爿街的特别街路格局。
紧挨着十里白沙路,有一条宽阔的白沙河,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挖掘而成,历史以来为金乡、钱库、舥艚至龙港江口、方岩的水上交通要道。白沙河完工后,带来舟楫川流不息的场面,与十里白沙路上人流的摩肩接踵,构成了白沙街水陆繁华的场景。早年江南垟交通落后,人们出行、运输货物,主要依靠水上交通。白沙河上最常见的小木船一般可载20人左右,船工用木桨一桨一桨划动,驱动木船前行,速度较慢,十里水路约需1小时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机动船替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逐渐被陆路汽车客运替代,逐渐退出客运历史。至1989年龙港至舥艚的公路通车,白沙河上已少有载客的船只经过。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公路、铁路的迅速建设,横阳古道的交通功能被取而代之,此后白沙街上行旅逐渐稀少,市集逐渐萧条,老街面貌变化较大。
十里白沙街中,二河、章良最热闹的地段叫“桥头”,方良叫“大路”,其他地方都叫“凉棚下”。十里白沙路(郭钦局绘)
二、白沙街的分段概况
刘店是现刘南、刘西、刘北三村的统称,横阳古道上的白沙街贯穿村境,还有一条叉路直达宜山。早年,凡由鳌江以北南下蒲门入闽及由此道北上入浙者,一般会在刘店停留过夜,有需求就有从业者,“缘是土娼亦混迹其中”。时为刘店望族的刘家以其有伤风化为由,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立碑禁娼:“冲衢常多过客,旅馆岂禁招商。有贱丈夫妄启藏娇之局,彼儿女子竟开卖俏之风,倘诲淫不究,其厉阶而效尤,将至于何底?是可忍也?陋何如之?”并告诫:“燕燕莺莺及早迁归原籍,真真好好不容再入邮亭。消祸水于未然,回狂澜之既倒。从此迎来送往,只宜守客邸常经,昨李今张,毋许蹈女闾前辙。”但还是有人逆民意而行之,《彭城郡刘氏宗谱》上就记载里人郭某因此而遭官方“杖责示戒”的往事。刘绍宽故居修复设计图(林勇提供)
刘店已知最早地名叫丁店,说明在宋代刘氏入迁之前,此地已有丁姓的人在这里开店为业。但他们的后裔什么时候离开这里、迁到何处却没有留下一点信息,在刘南唯一留下的一座古老的丁家坟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下沉,在1978年的江南垟拆坟大潮中被平毁。据刘店《刘氏宗谱》记载,其始迁祖刘轸于南宋时期迁此,后裔枝繁叶茂,并有人以开店为业,遂以刘店取代丁店地名。到了民国年间,白沙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刘店,因而刘店是十里白沙街中最繁华的路段。民国 28 年(1939年)春,浙江省地方银行在白沙乡刘店设立江南农贷所,隶属鳌江办事处。翌年才迁址宜山镇,升格为办事处。但刘店因为地少人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沙乡政府包括现在的白沙片区一直设在南边的邻村黄中(属于黄头涂自然村),供销社和邮电所则设在北边的邻村第七河,这对当地的商业发展无疑有一定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刘店半爿街还有三五十家各色商店。当年的白沙街形制,与永嘉丽水街极为相似。白沙街虽然狭小,但比永嘉丽水街要宽一些,上面均搭建檐廊,沿街靠河处的“美人靠”相连,曾是老人们茶余饭后讲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和地方掌故的好地方,让那个时代的孩子受到最初始的传统文化熏陶。十里白沙街刘店这段路上的建筑基本保存完好,2019年,业已破损的刘店半爿街经过修整,还能隐约看到几分当年的遗风流韵,景色跟西塘、乌镇差不多,只可惜没有大力进行旅游推广。今刘店还有十多家各色商店,其中刘南新建了菜市场。十里白沙路象岗半爿街与刘店半爿街都是白沙街的中心,有200多间二层楼房,最繁华时约有50多间店铺,布店、裁缝店、染布店、百货店、打金店、打铁店、制秤店、纸扎店、杂货店、理发店等,居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用品都有供应,街上还有菜市场,附近村庄居民都到象岗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十里白沙街象岗段(林月清摄)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黄学礼(1895—1962年)从宜山珠山迁徙象岗,在半爿街最繁华地段——象岗小学以北开设“颐寿堂”药店,共有3间二层楼店面。黄老先生相当重视药剂技艺,为了保证用药者健康安全,他自己认真钻研中药学,常看药书,回访服药者等,对中医药技术精益求精,在这一带颇有名气。同时将两个儿子中的大儿子黄子凤(宗钗)留在本店当学徒,小儿子黄祝甫(宗桃)送到金乡专门学医药,后来二人都成为农村比较有名的医生,曾救治过无数病者。黄学礼为人厚道,对待学徒亲如家人,要求学徒严守店规,药店5个学徒个个非常敬业,非常出色。其中湖前的王志仁学成后成了人人争要的药店高手,合作化时期还当了药店领导,成为当地名药师。他店前的凉棚下平常本是群众喜欢聚集的地方,加上店内有时主人打开留声机,经常放些马连良等京剧名家唱片给人们听,引来了众多听众。“三伏”酷暑时节,他又将竹叶、荷叶、槟榔、夏枯草、六一散之类的中草药煎煮代茶,放置在药店门口的大木桶里,免费供行人和顾客解渴消暑,故店前人气特别旺。十里白沙街象岗段(林月清摄)1955年公私合营后,“颐寿堂”药店停开。1962年黄学礼去世后,黄门吴氏老太太(1894—1978年)还经常自制膏药为人治病,特别是对一些外科小毛病如痈肿疮疖、烂脚烂手之类治疗很有成效,深受欢迎。吴老太太也是以济世为重,有钱拿几分,没钱就白送。如今,残留的那2间店面、那楼上、那屋后仍保留不少早年药店的痕迹,如“道地药材”牌匾尚存。今象岗半爿街上还有4家药店,其中黄学礼孙子黄孔兴和黄孔烨兄弟各开一家,吴家兄弟各开一家。中医执业医师黄孔烨的医术系祖传,诊所治疗烂脚很有经验。由于农村城市化,目前象岗半爿街已经拆除一半,金誉府、纪中小区、世纪花园及附近套房民居都是象岗半爿街居民安置点。缪家桥街半爿街早期是农副产品市场,始于清末的鱼货交易。至民国初期,缪家桥形成小集市,后来半爿街共建成300多间房子,其中有带凉棚的只有上百间,开有南货店、杂货店、理发店、打铁店等。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海城街各种店铺一间连着一间,人来人往,十分繁华。甜瓜(陈剑秋摄)缪家桥东边不远处即东塘滩涂,海产资源丰富,以涂头货最为有名。海城居民大多以近海渔业为生,各方渔民来此定居集聚,每天在滩涂上拾泥螺、捉跳鱼、捞沙蒜、捕蝤蠓等,潮水上涨即上东塘,随后提篮或挑担赶到海城凉棚下路边卖海鲜,长年累月,便成了远近名闻的海鲜集市点,小鱼、小蟹等涂头货以及虾酱、鱼生则是这里的特产。缪家桥蔬菜瓜果质好量多,早年这一带涂园上盛产西瓜、甜瓜、香瓜、抛瓜、酱瓜,每年春夏,各地客商纷纷前来批发,于是凉排下便成了远近闻名的交易市场。腌制的酱瓜(萧云集摄)1987年析白沙乡,成立海城乡,这对海城街的发展好处极大,很快便在乡政府所在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村街市,建成了海城路、海鲜路,长度大约500多米,有300多间商铺经营,包括一个菜市场、3个超市,主要经营服装、生活用品、副食品、海鲜、烧烤、海底捞、麻辣烫等,承担着周边数个村庄的群众日常生活物资供应等功能,辐射人口数万人,昼夜都十分热闹。2000年海城中心街的街道重新改造提升,沿街两侧路灯、电线、人行道均得到改造。海城街每逢农历五月端午节都要举办传统集市,周边村庄、乡镇的群众参与,十分繁荣。会市期间请戏班演戏,家家户户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看戏做客,甚至有花甲老人步行十数里前来看戏。海城新街繁荣了,但凉棚下却没落了,今房屋格局基本尚存,只是原汁原味的一二层木结构老房已所剩不多。据说方良村早在清朝开始,即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举行会市。其形成有以下因素:一是方良村是一个大村,拥有千户以上数千人口,所处地理位置正是白沙里(乡)的中心,又有一条半爿街。二是三月初一正是清明和谷雨之间的农业收种季节,农民需要就地购买农具。三是这天村里的五显殿举行拜鬼儿经仪式,参加的人很多。四是这天村里请来戏班演戏,好客的村民热心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看戏。于是,方良白沙路半爿街及边上五显殿、周氏宗祠前便形成人来人往的大市场,白沙河上也挤满了许多木船,热闹非凡。清末民国年间白沙路上的方良周门楼1990年以前,半爿街上还有多间老平房,经过34年的变迁,现全部变成楼房。会市买卖的商品变化更大:30年前的商品,如耕田用的犁、耙,打稻用的稻桶、桶簟、桶梯、桶拨,割草的草刀、割稻的镰刀、砍田岸草的田岸刀,钳柴草入灶膛用的火钳,挑稻秆用的楤担,夜间照明用用的煤油灯,夜间外出用的手电筒,姑娘出嫁必不可少的“子孙桶”即尿桶柜、尿桶等商品,现在会市里已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服装、鞋帽以及纺织机械上的配套工具等商品。方良半半爿街也有不到200间二层楼房,与刘店和缪家桥半爿街一样,都拥有凉棚下,可供行人和顾客遮风挡雨。此地半爿街发展相对较好,与方良地处十里白沙街的中心有关。这里虽然不属于原先的白沙乡驻地,也不属于后来成立的海城乡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在这里设立了白沙乡供销社代销点,当地居民日常需要的基本商品一应俱全,无须到其他街市购买。街上白沙供销社代销点还设有邮电所代办处,以方便老百姓的通信。方良村干部对经济发展相对重视,即便在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允许部分身有残疾的居民在半爿街上经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地方经济。方良村的瓜果和蔬菜种植业在十里白沙路上也很有名,形成了瓜果和蔬菜种植基地,并办有蔬菜加工厂,生产榨菜、酱菜、包菜、菜头脯、盘菜脯、盘菜生等,一些小商小贩也会到方良半爿街上批发瓜果和蔬菜,到各地零售。章良半爿街。章良村南边同二河村交界,北边与方良村交界,半爿街上也有一百多间房子,但河边带凉棚的房子不多,开店的人也不多,就桥头几家,除南货店、日用品店、烟酒杂货店外,还有一家制鞋店,店主兼制鞋师傅名叫章高盘(谐音)。这可能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关,章良村以近海和滩涂渔业为主,经济略差于方良村、二河村和缪家桥村。
但100多年前,这里就曾开有一家闻名遐迩的钉鞋作坊,生产当年最为时髦的钉鞋,供居民雨天穿用。它用黑色厚帆布为面,双眉,鞋底以层层厚布间以生桐油,裱褙成半寸许晒干后,再钉上圆钉;或以皮革做面和底,鞋底下面钉有圆形铁钉。重四五斤,穿行于石板上“托托”有声,过桥易滑。钉鞋价高,小康之家才有,多雇工定制。20世纪20年代十分流行。民国中期胶鞋流行后,钉鞋绝迹。
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文化基础,家族都与当地名门望族联姻,其后裔民国初年入迁钱库东西街,开设章大源鞋店、金店、布店等,生意做到钱库、温州、日本等地,并在钱库东西街设厂生产马丁鞋(是一种带有气垫鞋底,不易磨损,具有防油、防酸鞋底的皮靴),经营十分火爆,家中十分富有,三间一幢的豪宅高大上,家里古香古色的家具、皮具、铜器非常漂亮,吃饭使用银碗、玉碗、银调羹、银筷子,家人穿着当年名牌百花伶旗袍以及绸缎衣服,后裔分居中国、意大利、英国、新加坡等地。其中章大源金店一直开到21世纪初,今章大源商号仍被其后裔用来开设纸店。
二河半爿街。二河村是十里白沙街中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庄,二河半爿街虽有将近200间二层楼房,都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建设,也没有其他白沙街常见的凉棚。桥头段开着理发店、制衣店、小卖店、柴油店、一家肉店,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是理发店,一家三兄弟都子承父业,以老二陈邦浩的理发手艺最好、名气最大,附近村的村民都喜欢到他那里理发,他还会为喜庆人家吹号,增添热闹气氛。桥头北边两家打铁店也较有名气,是爷孙三代开的。
杨道敏,生于196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苍南县委办公室新闻信息科科长、龙港镇宣传委员、苍南县委党校副校长、苍南县文联副主席(主持)、苍南县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主任,现为苍南县政协三级调研员。著有《走遍苍南》《苍南历史文化现象》,《苍南名山》,主编《钱库镇志》《岱岭畲族乡志》《浙江文史记忆·苍南卷》《苍南百年老校》《苍南状元》《苍南历史文化村落》《苍南美食》《苍南地名溯源》《话说苍南》《苍南老宅院》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