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日常课
文摘
文化
2023-04-01 22:46
四川
✎
/
讨论 1月份
根据意大利百年无极绘画展给家长们设计了一份怎么带孩子看展、怎么向孩子提具体问题的手册,然后再对接回课堂来讨论。问孩子们,“平常有没有机会讨论?”基本上都说“没有”。检验了手册的填写情况,确认孩子们收获的一些点有:写实相对抽象(普遍);艺术评判的标准有多种,是多元的、包容的(仁诚,7岁);派系多(Emma,8岁)。我们也通过这种邀请父母辅助的方式,确认了那些能通过这种无形的学习(没有课堂成品的学习)建构起艺术史印象的孩子,都有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一份支持。
☻ 把《335号表面》额外打印出来并且标明了孩子是如何观看的棠棠妈。当我们看到这个孩子(6岁)是以这种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幅画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艳。希希妈说:“去成博看了 《百年无极》展,虽然那些画小朋友看得有些不太懂,但还是有自己喜欢的画,《朝露》、《安茹码头》,她说风景画看得懂容易辨认,有真实感;看不懂的,几何的符号那种觉得新奇,如《无题》;讨厌《自画像》,觉得没故事情节;《通史纲要》、《静物与鱼》觉得都变形了,感到恐惧;《高举双臂的裸女》看得懂,没有任何感觉;她说老师说过艺术标准不应该是美不美,像不像,觉得这些都是艺术的特征;认为 《日月》、《星盘》不是小孩子的画,都是经过考虑,多次草稿出来的,和小孩子不可能一样;觉得 《335号表面》这种画不是乱画的,每一笔都想了很久⋯⋯应该是神仙老师才可以影响到一个快7岁孩子如此。”/
消除 2月份
和孩子们讨论“消除”,有很多艺术家都会去表达“消除”这个概念,得出各自不同的作品内涵和方法。讨论了克里斯托夫妇的作品,也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如何通过包裹物品消除其色彩、材质、肌理、构成细节,甚至是功能或意义、价值或象征、记忆⋯⋯并且,尝试通过消除掉这些“多余的”信息来创造出同一性质的部分。
像这一类艺术,应该怎么教?艺术应该是,作为形而上的观念、价值、哲学,和形而下的物质、材料、手工的完整的表达,仅仅局限在前者或者后者,就触及不到艺术的真谛,但是又必须照顾到儿童年龄层所匹配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为每一个主题制定出教学的灵活性。☻ 扒了一张嘟嘟妈拍的照片,我感受到的仍然是,成长型的父母对我们的课程的开放态度,和对孩子的支持认可(9岁)。
/
材料 2月份
我们的日常课没有确定的、专门给父母准备的一份课程表,甚至还经常逗孩子们说,我们的课是开盲盒~但是我们有确定的运行逻辑,那就是:一切皆艺术。永远都可以变着花样输出。作为艺术创作的版块之一的综合材料实践,我们尽可能多的拿出各种物品(以前留下来的缝纫线),让孩子们玩。
☻ 把做好的9张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孩子(6岁)自然地伸出手,去感触这种材料。/
会友 2月份
朋友来工作室玩,看到这张6岁小朋友的联想思维训练,非常喜欢~
/
再见 3月份
这个14岁孩子,上完当天最后一节艺术课,在墙上留下了这句话。还叫蒲老师给她发了教室的照片。我有点不舍,青少年正是进行人文通识学习的最好阶段,但是他们大多不得不先完成应试教育。因此我们的工作主要放置在4-14、5岁孩子阶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艺术的接触就终止了,这只是下一个开始,艺术就在生活中,它不会结束。☻ 和这个孩子接触了4年半,我有点感慨: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防御模式,蒲老师的接纳让我看到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在这条朋友圈下,芃芃妈说:“人人都在说接纳,能做到没几个。你问做到的人怎么做到的,说不出来,因为接纳无迹可寻,就是自然而然。大概类似功夫在诗外。”/
平衡 3月份
蒲老师设计的一些课,我最开始不喜欢(我设计的一些课,蒲老师最开始也不喜欢)。比如这个,我觉得太简单,但是观察下来看到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放在鼻子上玩,放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玩,这促使我想起来,关于平衡的所有艺术里,可以分出和身体发生联结的、不和身体发生联结的,孩子们显然更喜欢前面这种。然后还意识到,孩子们都喜欢,说明这个看似简单的课正好落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里,果然还是我太心急了。有一些孩子“不听老师的”,不按套路出牌,把下面的重性橡皮泥,根据自创的画面搞出了各种新样式,蒲老师说:“孩子就是,你不去阻止他们,他们的创造力自己就会出来,就是去试出来的,就是给他们试的空间。”/
错觉 3月份
这张8岁小朋友的图像,可能是画到后面画不动了,也可能是墨水快用光了,因此产生出来一种光效应艺术的闪烁感。艺术创作中有许多这样的偶然,抓住了就能成为一种必然,抓不住得住,靠的是直觉,直觉靠的是积累的经验。儿童的当代艺术、创造性、艺术中的还原主义,这就是我想教给孩子们的,让他们接触到最新的艺术语言,直到父母都无法企及⋯⋯这要求父母们能放下评判和控制,做敢于让孩子超越的父母。
在这条朋友圈下,Coco妈说:“什么是艺术?我喜欢陌生化理论解释的艺术:‘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在杨宁西方文论学到的,超爱!对日常元素的陌生化的过程,获得和延长审美。”日常课可招生时段:周三晚5-8岁、周六上午8-11岁、周六下午7-10岁、周六下午5-8岁、周日上午11-14岁。名额有限,试听请公众号私信联系。💛
𝗮𝗹𝗹 𝗶𝗻 𝗮𝗿𝘁 | 𝗮𝗿𝘁𝘀 · 𝗸𝗶𝗱𝘀 | 𝗰𝗼𝗻𝘁𝗲𝗺𝗽𝗼𝗿𝗮𝗿𝘆 𝗮𝗿𝘁
∞ 关于知了造型艺术
艺术是对人类生活的感知的呈现,形式即观念、物质即精神,我们拒绝把它降维到手工、装饰、消费的层面——认知它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呼唤4-14岁儿童到IknowArt来的目的。No. 2 Yard, Yulin Lane 5, Wuhou District, Cheng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