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实验绘画课结业时,问孩子们“在座的谁想在未来成为艺术家?”唰地一下眼前都是手🙋🏻♀️🙋🏻🙋🏻♂️,其实是否成为艺术家并不是关键,内化试错、打破、创造的体验才是真正的目标;绘画课结束后,有的孩子回到家赶紧求妈妈买绘画工具和材料(课堂上我们区分过这两者,也有同时作为两者的情况,这些言语辨析占有相当比例),计划在家继续嚯嚯⋯⋯
我们常常把这种激发孩子(对图像)的探索欲望当作是单向的工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激发孩子和激发老师是同步的,这是教学中最动人的交流——有一次讨论时我趁机问:“为什么看到同一张图像时,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有个孩子说是因为思维不一样,在追问中有的孩子进一步说大脑不一样、神经元不一样、智力不一样⋯⋯直到一个9岁孩子说:“每个人接触的东西不一样”,说到最本质的即经验的差异性——这样的交流是火花,转而成涟漪,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触动,这正是我暂托师者身份的激情所在。
这些和孩子们细微而密集地交流所形成的感受洪流,需要花时间梳理记录(包括大地艺术夏令营的),交流是在场、是即时、是增强,它如果是炽热的火,记录就是降温,是归于沉寂后的过滤、审视、问题:儿童的创造方式是如何区别于成人的?如何推动他们使用语言这种工具去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创造过程?
答案是,儿童对于创造不带有成人那么强的目的、条理性,他们得先在“混乱无序”中积累一次又一次“试错”的体验,才可能把这些体验用作归纳思辨的“材料”,他们先行而知,知而后行,相辅相成。我们身教而后言传,创造一个带着孩子们真实体验的场所,而不是自以为能把散装知识强塞进他们的头脑,我们推动,亦被推动。
所以当我慢慢学会越来越少地控制,给孩子们的行动留出越来越多自主试验的空间,并不代表我们无所事事;当我们给孩子们提前知会出于成人的经验的推断,以及创作的限定,也并不代表控制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贬义词。课堂上的各种调度随着关系的熟悉程度取舍平衡,孩子们对图像信息(非言语信息)的读取能力随着时间的叠加变得更敏锐。所有第二次参与了实验绘画的孩子,都可见地循着前一次课程的“痕迹”,在“旧”的经验之上尝试延续或是颠覆,它是无止境地探索,第八天并不是这些探索的结束。亦期待更多7-14岁孩子,从第一天开始,从8日22日开始,每天9:00-17:00,和我们一起,用图像去调取、联结、构建我们的生活经验。
✎
第一期孩子们的
部分作品
✎
☻ 第一幅作品上的螺丝钉被蒲老师取下来又还回去了,我认为应该保留孩子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放弃了他心中更好的那个做法;第二幅作品我想给孩子加一对豹眼,蒲老师说:“太成人了,”一报还一报,我们互相按住了成人的表达欲望⋯⋯哈哈哈哈(´ཀ`)
✎
2022.8.22-29/8天
报名请长按海报
需要为孩子准备好iPad,届时统一管理
❝ 艺术是视觉的观看,
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视觉。❞
康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