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忻老师、顾远老师聊聊“教育3.0”

文摘   教育   2022-12-08 14:50   四川  

In the Year 2000 - At School. 
Jean-Marc Côté and other artists.

在《教育3.0》一书中,引用了这张来自1900年的科幻插画,巧合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引用了这张画,借此和孩子们建立一点对过去的了解,对“未来”的想象。


上周末,我接受一位学员家长的邀请,参与了和陈忻老师、顾远老师的聊聊“教育3.0”——陈忻老师每年的儿童心理学课程即是一种社群式学习,我们每年假期的主题艺术课采用的是项目制学习,顾远老师和群岛大学一直在连结同行者——在探索教育3.0的路上,大家有许多可以聊的,一直聊到世界杯开始才结束,以至于未及展开的一些话,我自己的这部分,就把它补充在这里吧。

直播回放点这里。

我当时还想讲一下,我一直想做和在做的是,把给孩子们教一堆知识点的教育方式,转变成教他们由产生问题入手,到自主搜索整合知识点,最后形成一种结构”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很多人走出学校之后,本来就在这样学习,它是每个个体由自主追寻自我的需求以达到精神自由的学习。(这里要强调一下,我并不是在否定对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掌握,它们不是对立的)。

把直播时想到的画了下来,再补充了一点。

比如,像家长希望我们组织孩子们去看艺术展这件事,其实艺术展并不是都需要老师带的,如果是装置艺术展,更需要的是孩子们作为感受的主体,调动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父母和他们多交流感受后的思考就足够了。如果是百年无极这样的艺术展,那它有很多背景信息作为理解的门槛,孩子可以拿手机上的讲解听,或者请现场的讲解员,就可以获得了,那我就不想去做这个事儿,我的这些知识还没有讲解员背得多呢。

但我想做一个什么事儿,就是通过提问,启发你去看这些图像和图像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样的?促使你反过来去挖掘那些相关知识,而不是我耳提面命给你的。我计划把这个放在我的课堂上来完成。因为我在展览现场,去看其他观众如何看的时候,看到有一位观众在讲解员介绍完一幅作品之后,给出了他的一个理解:“所以我认为,艺术的标准应该是美不美,而不是像不像”,他在讨论艺术的标准,这个问题直达本质,可是很遗憾,这位讲解员没有给予他任何回应⋯⋯这就是我很感慨的,仅仅输出一大堆知识给观众,不就是教育1.0模式吗,那我们是不是要继续培养大批这样的讲解员?


还有家长担心,孩子来我们这里只是上假期课的话,艺术素养还是不够,希望我多提供一些艺术知识,我跟她说:你的孩子还小,而且现在到处都是视频号搬运这些知识,这个不需要我来往孩子脑袋里塞,我能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带动他们一起来真实地体验的场景,这就是线下课的意义。通过这几年工作,我总结出来的就是:知识就在那里,但是要怎么样进入到“我”的视野呢?第二是没有亲自体验、感受的话,“我”到底能理解到何种程度?因为我们平常老是说,孩子理解了没有?其实都是在谈理解到何种程度,对吧?你期望他理解到什么程度?他应该理解到什么程度?他实际理解到什么程度?艺术教育者没有这种自省的话,上课上得再怎么热闹,都还是一种单向输出,只是学校美术教育1.0版的扩大版而已。

我想反过来提问。顾老师在书里提到过,“任何好的教育⋯⋯都必须做到两点:帮助学习者明了自己为什么学习,并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为什么”,我的理解是,纯粹出于困惑而求知的动力,它和功利目的无关(我不是在说功利的就是不道德的)。比如我问我们自己,孩子们今天为什么要走进我们的教室来学这个?今天我们上点彩画,他为什么要学它?它和他有什么关系?如果孩子还无法在语言层面清晰准确地阐明,“我是为了搞清楚大脑是怎么把红色和蓝色知觉为紫色的”?那我们可以怎样推动他们提出这个问题?

又比如,孩子们为什么要来学习我们的假期主题课?我们会问他们,你的父母告诉过你是来上什么课吗?你为什么来上这个课?有的孩子说,就是好玩啊,这是直觉层面的、诚实的回答,如果他们在课堂体验的积累之前就能提出问题,甚至比较深刻的问题,那他就不是小孩了。另外还有的孩子就一脸懵了,看得出来在开课前,父母没有花上哪怕只是几分钟和他们讨论过相关主题。

所以这篇文章是对直播前家长提出的“父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补充回应,就是在这种以孩子为学习主体的课程之前,父母至少是可以和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来推动孩子求知的。

如果父母想践行教育3.0呢,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好奇、怀疑——求知是快乐的,求知的时候,也免不了想要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以有涯随无涯”,但是好奇怀疑,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种幻觉。就像《教育3.0》里面的那个美术老师,看见孩子把太阳涂成绿色,他为什么都不好奇呢?好奇孩子为什么没有涂上红色?他为什么都不怀疑呢?怀疑“太阳只能是红色”的这种规则?怀疑这种写实主义规则之外有没有其它可能性?如果他是一个求知者,而不是把自己当作全知全能者,他就应该利用某种搜索工具(不一定是互联网),让弗朗兹·马尔克的蓝马进入到他的视野,从而打破他自己的局限,最终更深沉地理解艺术到底是什么,他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他应该问问孩子“为什么”,就像“你为什么想踩死那只蝴蝶?”或者,和孩子一起提出“为什么”的各种版本。上周,我给我们袁老师塞了一个问题:“人类画了多少年”(大家可以先尝试自己回答一下再往后看,不要害怕答错了)?袁老师正在工作,不假思索地说,几百年。过了几分钟,她自己推翻了这个答案,觉得应该是几千年。又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还是不对,又推翻了先前的答案,认为这么算下来,应该上万年了。我说你可以查一下,明天再结论。第二天,袁老师说:人类已经画了七万年了(现有证据下)。

这是一个有一点震撼的、小小的求知历程,如果我直接告诉袁老师“人类已经画了七万年了”,可能在三天之后,她就会忘掉这种机械记忆下来的知识。但是她自己一次次推翻前面的结论,自己查询得到最终答案,这个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就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就是从模模糊糊、矇昧、混沌、似是而非走向清晰理性的过程。个体是这样求知开化的,群体也是这样求知开化的。当她惊奇于这个过程,就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去推动孩子们。

对我来说,并不奇怪这个问题从未进入过她的视野,毕竟在我和她同龄的时候,也只是在关注一些具体的视觉效果和技法,这也说明对一个事物“理解到何种程度”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袁老师也不是全知全能的。而且,这个问题实际上还包含了一个问题,就是对绘画如何定义,是会产生不同的答案的。以上这些,都是在我们互动的这个过程后,带给我的启发。

直播结束后,我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好奇(Curiosity)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会发现什么呢,就是像孩子一样提问,但不要泛泛地回答,这其实是很难的。很难。但我们仍然要好奇。




寒假的项目制
艺术课

在这个课程里,我们从实验绘画分离出来,专门去认识行动绘画,它催生我们提出的问题是:AI艺术出现后,绘画又可以做什么?

惟有行动,才能获得阶段性的答案。


·


𝗮𝗹𝗹 𝗶𝗻 𝗮𝗿𝘁   |   𝗮𝗿𝘁𝘀•𝗸𝗶𝗱𝘀   |   𝗰𝗼𝗻𝘁𝗲𝗺𝗽𝗼𝗿𝗮𝗿𝘆 𝗮𝗿𝘁

©欢迎转发传播。转载请留言申请开启白名单。

知了造型艺术
艺术是对人类生活的感知的呈现,形式即观念、物质即精神,我们拒绝把它降维到手工、装饰、消费的层面——认知它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呼唤4-15岁孩子到IknowArt来的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