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无中生有的能力从哪里来?
文摘
动漫
2022-09-30 20:59
四川
今年上半年,我们把自己对“非具象”的研究,用一系列日常课转化成孩子们可以去触碰的概念,什么是非具象?用专业的语言就是:没有被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予以确认或赋予其意义的“对象性世界”;用大人的语言就是:在具象之外的;用老子的语言就是:大象无形;用小孩的语言则是:没有具体的样子,既不像这个也不像那个——这是七岁的小花说的,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课程设计是否落地的检验。
为什么要理解非具象?为了锻炼非写实的造型能力。相比照着模版进行写实临摹的教学,让他们更多地动用想象,更符合儿童的特点。把无形的转换为有形的、可感知的、并赋予意义,这是造型艺术的全部任务。物质是有形的,精神是无形的,精神通过物质被表达,(如同思想通过语言被构建,)艺术家向虚空中把未知的形状挖掘出来,就是无中生有,就是朱青生说的:艺术是人类对不可知世界的干预。具象是有限的,
非具象是无限的。
“艺术”这个词有时候听上去很像玄学,不如说艺术就是对玄学的具象化。我们已知的世界是已经具象的,现代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比如,一个乔治杰生花瓶,为什么是这个形状?一把潘通座椅,为什么是那个形状?100年前的花瓶和座椅又是什么形状?几百几千年前呢?为什么有这些变化?这些形状从何而来?它们从非具象这片混沌的世界逐渐挖掘而来,它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显形、成形,这个过程就是人类造形的历程。
Georg Jensen,图源:www.connox.com
所有人造物体的形态都是人类主动的“雕塑”,
比如上世纪60年代的雪铁龙DS,
曾被法国评论家罗兰·巴特标记为现代雕塑的一个范例。
借由个体对造形的经历的感受,拓展到对人类造形的历程的认识,最终成为儿童艺术课的功能之一。以此让艺术课成为人文认知的课,成为哲学思考的课,成为学科整合的课,成为探索“我之为我”的课。
希冉,7岁。方向盘
𝗮𝗹𝗹 𝗶𝗻 𝗮𝗿𝘁 | 𝗮𝗿𝘁𝘀·𝗸𝗶𝗱𝘀 | 𝗰𝗼𝗻𝘁𝗲𝗺𝗽𝗼𝗿𝗮𝗿𝘆 𝗮𝗿𝘁©欢迎转发传播。转载请留言申请开启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