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自英文版《登天之梯》。
👤
如题关于压力以及常常有人提到的挫折教育,不要说看到别人一直在争论不休,其实自己心里也常常疑惑,在某个具体时刻,是该狠下心推动(逼迫)孩子一把,还是接纳抱持一下?我也常常反思我小时候的艰难成长、和我的孩子的成长,抽丝剥茧直到那些答案慢慢清晰。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压力使人坚韧?什么样的压力使人脆弱?我直接把这个答案放在这里吧(《登天之梯》p262)。
如图明辨不同压力的区别,左边给出的压力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造成“创伤”。《登天之梯》介绍了10个案例,在那些不幸的儿童所遭受的创伤中,其中一部分是由养育者造成的,我根据这本书和看过的其它一些书,整合了一张我自己可用的思维导图:
其它相关书目如下:
☁︎︎范德·考克的《身体从未忘记》,讲人的发展性创伤的生理机制;
☁︎︎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讲无助这种创伤的实验、生理机制;
☁︎︎弗朗西斯·詹森的《青春期的烦“脑”》,讲大脑如何成长、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
☁︎︎马克·沃林恩的《这不是你的错》,讲家族的代际创伤和遗传;
☁︎︎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讲如何表达和倾听感受;
☁︎︎约瑟夫·勒杜的想看但还没搜到,讲关于杏仁核的科学研究;
☁︎︎讲依恋关系、情绪以及各种的书就不放了,直接去陈忻老师那里看一篇相关文章:《挫折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顺便说陈老师的儿童心理学课程的今年秋季班马上开始招生了,上完了能给自己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再往里拿相关的书一个一个地填,一年一年地填,把育儿育己这件事渐渐修通~
因此,这篇读书笔记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成长和养娃历程做一个小结,也是为提升更多同其他孩子们相处的技能,无论这些孩子是否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创伤,比如最轻程度的来自家庭中的难以承受的压力(父母却不一定有觉察,此处安利《热锅上的家庭》)⋯⋯
最后想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推动本来不应该变成伤害,接纳本来不应该变成溺爱。道理似乎人人都会说,操作起来却都不觉得自己是在造成什么后果,因为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太有限、太陈旧,又或者自身就是情感匮乏的父母、老师,心理能量有限,所谓的教育的价值观,差不多就是由这些构成⋯⋯
毕竟,一个人的情感(缺失)决定他的(无法或者虚假)理智。而对于儿童正在发育的、尚未完备的大脑来说,要时刻记住那句话:唯有温暖御风寒。
🫂
一些重点勾划:
✎
网上找到一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