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孟:我们今天的视频是给有机缘的人准备的,无论是君子,还是普通人,也包括小人,让大家看完视频来决定,是骂我们还是感谢我们吧!
小人呀,经常说话不算数,光说不练,说了也不干,甚至干了也干不成。这里面不仅仅是小人的人品问题,还有天机和天道的问题,还有量子纠缠的问题。
(哦,怎么讲呢?)
孟:当然,小人光说不练首先的确是人品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呢,是小人的懒惰,是他的自私,或者是恐惧,总之,都是一些让人看不起的品行。
但是,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看破不说破。其实这句话深不可测,只是没有几个人能讲明白。其实,这句话有三个关键字,第一个是“说”字,第二个是“破”字,第三个关键字是隐含了的,没有说出来。
什么是“说”,古人叫“曰”,秘密就藏在“曰”字的甲骨文写法里,甲骨文把一个人张开嘴,从嘴里吐出气发出声,叫做“曰”。
那么重点来了,首先,任何的说,都必须有气的吐出,都伴随能量的消耗,所以,话说多的人一定会口干舌燥,缺津少液,疲惫不堪,“津”和“液”就是能量。
其次,话一旦说出口,那可就绝不仅仅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了,它代表了你的意识,你的念,你的善念,或者是你的恶念,那就产生了量子纠缠,这可不是封建迷信,这是科学。
接下来,“看破不说破”的第二个关键字,是“破”字,这个字很重要,但是很好理解,就是“打破”和“破坏”的意思。
最关键的,是隐含的第三个关键字,看破不说破,破的是什么东西?
(是什么呢?)
破的是“象”。有一句非常非常厉害的话,“象”只出现一次。你的话一旦你说出口了,你的念就确定了,就启动了,就产生量子纠缠了,量子纠缠就会形成一个新的象,原本的象可能就被破坏掉了。所以,越是重要的事,越不能说,越不能提前说,就是这个道理。
小人呢,最喜欢八卦,最喜欢八字还没一撇就吹牛,吹完牛也不干,即便是干了,也很难干成。
(原来是这样啊!那君子是怎么样的呢?)
孟:很有意思,《论语》为政篇第十三章,我们前期讲过的,被我们称为“孔门子贡,人中龙凤”的子贡,请教孔子:老师,什么是君子呀?
孔子回答了8个字: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翻译一下,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啊,都是先付诸行动,把事情办成了,办妥了,然后再按照你办到的程度来说。
听完我们前面讲的“看破不说破”,孔子的这句话,孔子的深意,孔子的智慧,我们就秒懂了,对吧!
君子都是先干了再说,这既是君子人品高尚的境界,也是君子行事契合天机和天道的表现。
同时呀,真正懂《论语》,懂孔子的人,还能看到一个更温暖、更有光、更有爱的画面。
因为子贡呢,是一个极其富有,又极其聪明、极其智慧的人,但是他同时又极其善于雄辩,口才极好,各个诸侯国君经常被他说服,对他也都非常敬佩。
孔子呢,对子贡也是非常喜爱,甚至是很倚重的,所以,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提醒这位口才极好的爱徒:不要骄傲,不要说得太多,不要说得太早,要先付诸行动,要干了再说啊!
(好有画面感啊!)
孟:是的。我为什么一直在说,《论语》是人间道呢?因为《论语》是一个极高智慧,极高维度的圣人,降低了维度,用凡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在和我们凡人对话,在教我们做人和做事,你信了,你懂了,你做了,你就会要圆满得圆满,要幸福得幸福,要成功得成功。
(种果得果!)
《论语》就是这样一幅一幅鲜活的、生动的、君子自强不息的、正能量的画面。所以说,真正读懂《论语》、读懂孔子的人,完全不可能说儒家是丧葬文化,说《论语》只是给小学生看的,这样的人非常无知,非常可怜,是矮子观场,是井底之蛙。
好了,我再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一个小人,往往是光说不练,说了也不干的人;
一个普通人,往往是说了再去干的人,往往是也说了、也干了,但是不一定干得成的人;
一个君子,都是干成了再说的人,甚至干成了也不说的人。我们前面《道德经》视频中“闲话忘恩负义”那一期讲过,那些做了好事也不说,也不居功的人,就是在积阴德,更是大君子。
对了,还有一点,小人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你现在有些小人思想,有些小人行为,也不意味着永远是小人。如果你知错就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会变成君子,还可能变成大君子。
孟:《论语》是人间道,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是孟垚,感谢大家收看本期的孟垚《论语》君子小人说,我们下期再见!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
《垚说论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