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把被动变成主动,小人把主动搞成被动

时事   2024-11-27 10:02   福建  

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孟: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把被动变成主动,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能力。

我们今天视频有两句话,请大家一定要收藏好。这两句话呢,对我们找对象、交朋友、招聘员工,还有选拔干部都用得上。

我们去看,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把被动变成主动,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能力,就像一个君子,他总是能把失看成得。

但是小人就不一样,他总是把主动能搞成被动,把好事搞砸锅,变成坏事,然后有些事明明是得,但是他们看不出来,所以就把这些得呢,总是能够看成是失。

所以说呀,一个君子,他总是阳光的,他总是乐观的;小人经常是愁眉苦脸、局促不安的。

(小人的五官总是皱到一起的!)

是是。

(那小人为什么总是局促不安的呢?)

因为小人他一直在算计、在盘算、在纠结,这个事我是不是损失了呀,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我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呢?然后呢,在那绞尽脑汁,甚至耿耿于怀。所以他总会表现出来一种局促不安、愁眉苦脸。

孟:我一直说呀,孔子是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高维空间,把我们人间这点仨瓜俩枣、鸡毛蒜皮,看得太明白了。他老人家只用了十个字,就教了我们一个识别君子和小人的法宝!

(哪十个字呢?)

就是《论语·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七章: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呀,“一个君子总是阳光坦荡的,一个小人总是局促忧愁的!”

(所以我们要收藏的就是这十个字?)

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那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可以用起来了!)

必须用得上。

孟:孔子有个侄子,叫孔蔑,诬蔑的蔑;孔子还有一位学生,得意门生叫宓子贱。这两个人呢,在同一个地方做官。

有一次,孔子去看望他的学生跟他的侄子。

他先见到了他的侄子,就问他的侄子说:“你在这当官也当了一段时间了,有什么所得,有什么所失呢?”

他这个侄子立刻就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地说:“唉呀,我真是没有什么所得,但是所失的事却有三件。”

孔子一听,那你说说吧,你都失去了什么事呢?

然后他的侄子就告诉孔子说:“第一件事啊,是我现在太忙了,差事一件接着一件。所以过去我所学的东西呢,也没有时间复习,也没有时间实践,所以所学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孔子说,那第二件呢?

他说:“第二件事啊,是朝廷给我的俸禄太少了,想给一些骨肉亲戚买一些礼物,根本不够。所以呢,现在骨肉、至亲、亲戚也走动得越来越少了!”

孔子说,哦,那第三件事呢?

他这个侄子继续愁眉苦脸说:“第三件事啊,现在公差总是非常急,所以出公差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去看望一些朋友。那么哪位朋友有病了,家里有人去世了,我也没有时间去慰问去看望。所以呢,现在朋友之间走动得也越来越少了。”

孔子听完之后非常不高兴,也没说什么,然后就走了。

接着他就到了他的得意门生宓子贱那儿,然后也问了宓子贱同样的问题,说:“子贱呐,你来了这么长时间,有什么所得,有什么所失啊?”

然后我们看,子贱满脸阳光,满面春风,说:“老师啊,我真是没有什么所失的事,但是我有三个很重要的收获!”

孔子说,那你说来听听啊,有什么收获呀?

他说:“我第一个收获呀,虽然差事一件接着一件,但是我总是能忙里偷闲,把过去我学到的东西啊,能够得以温习,得以实践,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

孔子说,哎呀,太好了!那第二件呢?

子贱说:“第二件呢,虽然俸禄有点少,但是还是有俸禄啊!我用这些俸禄呢,就能够给骨肉亲戚买一些礼物,过去也没有机会,现在挺好。所以现在骨肉至亲、亲戚之间,走动也越来越多了,这是我的第二件收获!”

孔子说,不错,那第三件呢?

子贱就说:“第三件呢,虽然公差很急,但是我出差的时候呢,还能去顺便看看朋友。所以朋友生病了,朋友家有什么事啊,我也能去慰问慰问,所以现在跟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孔子听完非常高兴。

(那看来孔蔑就是小人长戚戚,而子贱就是君子坦荡荡!)

对对对。

孟:所以孔子听完子贱的这番话,非常满意,也非常感慨,对子贱说了这样一番话:“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这话的意思是说,“子贱呐,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如果说我们鲁国没有君子,那子贱你是怎么来的呢?”

孔子这番话也被《论语》收录在了《公冶长第五》篇第三章,但是我看过所有的《论语》的版本,都没有对孔子这番话的背景做出交代。我是从《孔子家语》里边找到了这个故事,找到了孔子这段话的背景,给我们今天所有的读者做个交代。

好了,《论语》是人间道,《论语》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是孟垚,感谢大家收看本期的孟垚《论语》君子小人说,我们下期再见!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


作者孟垚简介:

《垚说论语》作者

《垚说道德经》作者
《阳明心学育儿指南》作者

推荐阅读:
这个岗位凭什么可以无证上岗?
妈妈欺骗儿子,儿子不再相信妈妈,还会欺骗别人;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不如不要。
君子有人味,小人没人味

论语的能量
492个视角深度解析,492个精彩故事,点亮《论语》。垚说《论语》,正在连载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