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孟:咱们大部分中国人的父子反目、兄弟不和、亲戚朋友断交、夫妻感情破裂、上下级关系闹掰、甚至客户关系闹掰,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惊人的相似,就是:界限感的缺失。
(哦,为什么呢?)
比如,父母往往会天经地义地认为,孩子是我的,听我的话就是应该的。那么孩子呢,也会天经地义地认为,爹妈为我做一切事情,都是应该的,谁叫你们是我爹,是我妈呢?
兄弟、亲戚、朋友也是,帮我办个事,帮我个忙,占你点便宜,这不都是应该的吗?谁让咱们是兄弟,是实在亲戚,是好哥们,是好朋友呢?
夫妻关系就更麻烦了,我是你老婆呀,我是你老公呀,还分什么你我,你的所有,不应该都是我的吗?我们可是领了证的哦!
最难处理的是团队中的上下级关系,如果上级把下级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和工具,下级把上级看成是帮助自己获取利益的依靠和手段,那他们总有一天就会起矛盾冲突,一拍两散,甚至反目成仇是早晚的事!
(《论语》中是怎么说的呢?)
孟:孔子呀,对人间这点人情世故、鸡毛蒜皮的事,看得太明白、太透彻了,在《论语》中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把上面这些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一针见血,一网打尽。
《论语》为政篇第十四章,只有一句话,“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尔不周”。
翻译一下,孔子说,君子呀,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呢,勾结而不团结。
(好像没太听懂呢!)
孟:正常,全网讲《论语》的老师几乎都是这样讲,这样简单的解释没有错误,但是很不过瘾,因为根本没说透。我们来看看这句话的两个关键词,“周”和“比”的甲骨文是怎么写的,一看,你就会豁然开朗,拍案叫绝!
你看,甲骨文的“周”是这样写的,“周”。这个图案是种满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它表达了三个含义:
①整块田地是一个整体,外部有一个共同的、大的边界。
②大边界里边又有小的边界,所以,每一棵庄稼都各自独立。
③庄稼与庄稼之间虽然有边界,但又紧密而不疏远。
(哇,太形象了,所以,君子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团结,但是又有界限感,又各自独立!)
孟:对,完全正确。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比”字,它的甲骨文图案是这样的,“比”。这个图案表达的是在一起的两个人,它表达了两个重要的含义:
①这两个人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的,引申为他们目的是相同的。
②这两人之间几乎没有界限,是勾连在了一起的,是互不独立的。
(太妙了,小人之间是没有界限感的,不独立,他们是因为利益才勾连在一起的!)
对!这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尔不周”,也就是“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孟:说到这儿,还有一句话我一定要说一下,我们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又是一碗妥妥的毒鸡汤,理解偏了,贻害无穷。
问题就出在这个“靠”字上,我们中国人似乎对这个“靠”字特别情有独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领导,靠关系,靠天,靠地,靠运气,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不靠自己。
所以说,“出门靠朋友”的毒害在起心动念上,一旦我们把命运寄托在这个“靠”字上,就会失去自我,失去自强自立。那么,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动机就变成了索取和利用,交往的行为表现就是“勾连”,“勾连”的纽带呢,就是利益,一旦利益不存在了,或者目的达到了,这个纽带随即断裂。
(怪不得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这个原因吗?)
孟:是的!但是,请注意,我今天是对“出门靠朋友”这个“靠”思想进行纠偏,但绝不是否定朋友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相反,我们每个人的成功,还有快乐,其实都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论语》开篇就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因为朋友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我们更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与朋友交往要真诚,要多一些自强自立,少一些“等靠要”;要多一些君子的团结,要杜绝小人的勾结。我们的人格越高尚,好朋友的关系就会越稳定、越长久。当然呢,换个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君子,我们也应该永怀仁爱之心,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孟:好了,《论语》是人间道,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是孟垚,感谢大家收看本期的孟垚《论语》君子小人说,我们下期再见!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
《垚说论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