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忘恩负义

时事   2024-07-03 18:14   福建  

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问1:孟老师,你遇到过忘恩负义的人和忘恩负义的事吗?

:哈哈,当然遇到过,我想不光我遇到过,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所谓的“忘恩负义”的人,还有所谓的“忘恩负义”的事。


问2:那你当时是什么感受呢,是不是很失望,很难过?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有失望和难过,也会有些看不起这些“忘恩负义”的人。但是,当我真正读懂了《道德经》的那一天起,反而,我也会因为曾经看不起那些“忘恩负义”的人,而有点看不起自己了。


问3:哦?为什么呢,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嗯,我想先问你一下,你今天为什么要问我“忘恩负义”的事呢?


问4:嗯,是这样的,我最近在和孩子一起看历史故事,看到历史上很多大人物,出生入死,建功立业,但是最后的下场都很悲惨。我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解释这样的事情,是那些皇帝太自私,太狠毒了吗?如果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那还有天理吗,还有天道吗?《道德经》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呢?

:好的,你的思考太有价值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今天要讲的《道德经》第七个关键词里,这个关键词只有两个字:弗居


问5:太好了,那什么是“弗居”呢?

:这两个字出自《道德经》第二章,是老子用来描述圣人的词汇,原文说:“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说:“圣人成功之后,都不会把功德占为己有,不会停留。正是因为圣人不居功,不占为己有,所以他的功劳反而不会失去。”

这个“弗居”的“弗”就是“不要”“没有”的意思,“居”就是“占有”或者“停留”的意思,所以说,简单理解,“弗居”就是“不要居功”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全文中有二十多章都提到了“弗居”, “弗居”可以说是《道德经》最高境界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弗居”的前提是“功成”,功成了不让你居,你想想,这多么挑战人性啊,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但是,这恰恰就是天之道。


问6:哦,有所理解了,那您现在可以说说“忘恩负义”的事了吗?

:好啊,但是有一点要说明,千万不要理解我是认同“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的人永远是被人看不起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我重点要说的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帮助这个人,是有目的吗,是要求回报的吗?如果是贪图回报,那就不是“利他”,那就是有目的的,或者说自私的。如果说,我是慈悲的,我是无所图的,他回不回报我,是他的事,跟我没关系。我如果在意了,那烦恼就来了,那就不是“弗居”,那就是“居”了,人生的智慧和格局一下子就从天上,落到了地下,也是违背“道”的。


问7:嗯,那么,历史上那些功臣下场悲惨到底是人性问题,还是天道的问题呢?

:好问题!这其中既有人性的问题,也有天道的问题。

这里面的玄机和奥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天道是要你“利他”的,所以你这件事“利他”了,办完了,你也通过“利他”实现“利己”了,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这件事就结束了!你就应该“功成身退”“见好就收”了,如果你还赖着不退,甚至还居功自傲、胡作非为,那就是贪,那就是恶了,那你的下场就一定非常悲惨。

如果你不想退,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继续创造新的价值,上一件“利他”的事完了,再去干下一件利他的事,就像水一样,永不停留。但是,这里仍然有一项人性的艰难挑战,就是你最好彻底摘掉上一件“利他功成”的所有花环,否则,仍然可能是后患。

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上那些悟透了人性和天道的智慧大人物,还是能够善始善终的。比如春秋时越国的范蠡,战国时秦国的王翦,汉朝的张良,唐朝的郭子仪,明朝的徐达,清朝的曾国藩,每一位都可以说是功高盖世,但他们都做到了全身而退,善始善终。

相反,没有悟透人性和天机的那些大人物们,都是违背了道,最终下场悲惨,翻开历史,比比皆是。


问8:听您这样一说,我想起了民间有一句话,是关于人生命运的,叫: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里面的“积阴德”,和今天您讲的“弗居”,是一回事吗?

:太好了,完全是一回事!这句话最早见于清代著名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积阴德”不是说人要为百年之后积德,而是对应“阳德”的概念。用大白话来说,阳德指的是,你积了一点功德,大吵大嚷,搞得天下皆知;阴德呢,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你积了德别人也不知道,你积了德,也没以为自己了不起,也没有认为自己积德。

真正的积德,就应该是积阴德。积阳德,本质上就不属于积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问9:这回明白了,感谢孟老师。对了,孟老师,刚刚您提到的那几位历史人物,他们都很厉害,可以给我们讲讲他们“弗居”的故事吗?

:好的,下一期我给大家讲一位历史上特别牛的高人,不是刚刚提到的那几位,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猜一猜,猜对的朋友,我有奖励!


问10:好呀,那我也要猜一猜!

:好的,欢迎。十个关键词,解密《道德经》。大家好,我是大理三土书院的孟垚,让我们一起把《道德经》变简单,学以致用,改变人生。


下一节,精彩故事等着你,点击小红心,点击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


作者孟垚简介:

《垚说论语》作者

《垚说道德经》作者
《阳明心学育儿指南》作者
推荐阅读:

终生收藏:你为什么没赚到钱?

男名不带天,女名不带仙,为什么?

你需要钱吗?


论语的能量
492个视角深度解析,492个精彩故事,点亮《论语》。垚说《论语》,正在连载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