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问:孟老师,今天的故事更适合什么样的人听呢?
答:今天的故事家长和孩子都很适合,正在职场中工作的朋友们,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的朋友也非常适合。
问:哇,好期待,可以开始了吗?
答:好啊,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开羊肉铺子的小老板,名字叫屠羊说,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
我们都知道当时楚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叫伍子胥。起初,楚国的国君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伍子胥后来被迫投奔到了吴国。后来,伍子胥为报血海深仇,统率吴国大军回来攻打楚国,楚国大败。当时,楚平王已经死去十年了,但伍子胥掘坟鞭尸,对楚平王的尸骨暴打三百鞭,以解心头之恨,天下震惊。
这种情况下,楚国当时的国君,也就是楚平王之子楚昭王,被迫仓皇出逃,流亡异国他乡。
战争来袭,咱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屠羊说,一看羊肉铺子也开不成了,就和许多楚国军民一样,跟随楚昭王一起开始逃亡。
逃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艰难的,楚昭王和君臣百姓也不例外,衣食住行就成了是大问题。屠羊说在照顾楚昭王君臣吃喝拉撒,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情。
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击退吴国大军,楚昭王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了楚国。楚昭王感激流亡过程中的有功之人,逐一论功行赏,名单中自然也包含屠羊说。
楚昭王派人去问屠羊说想要什么奖赏。
没想到,屠羊说拒绝领赏,对使者说:“当时楚王因为战争失去了国土,我的羊肉生意也干不成了,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铺子,这就相当于恢复我原来的爵禄啦,我还要什么额外的奖赏呢?”
使者回来禀报,楚昭王很感动,让他再去,一定要把奖赏给到屠羊说。使者再次来找屠羊说,告知大王的真心诚意,请他一定要接受奖赏。
屠羊说依然拒绝,对使者说:“之前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也没有向大王请罪杀了我;现在楚国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确实不能领赏!”
楚昭王听了使者回来的转述,心想,这个屠羊说可不是凡人啊,奖赏的事太小了,不如请他来担任官职,岂不更好!
于是,第三次,楚昭王委派了更高级别的官员专门来请屠羊说,告知他大王召见,要当面对他进行赏赐并向委以重任。没成想,屠羊说还是不买账,仍然拒绝。
屠羊说说:“依照我们楚国的礼法,一定是立过大功、受过重赏的人,才有资格面见大王。而我呢,才华智慧不足以保存国家,武力勇气不足以消灭敌寇。当吴国大军打进我们首都的时候,我只是因为怕死,才惊慌失措地加入了逃亡的队伍,并不是为了效忠而跟随大王的。如果我前往面见大王,那可是一件违背楚国礼法的大事,我可不敢让天下人来取笑我们楚国没有礼法啊!”
楚昭王听了官员转述的这番话,更加震惊!说道,这哪里是什么羊肉铺子的老板呢,简直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国之栋梁啊!
第四次,楚昭王派出了三军统帅大司马子綦,并吩咐他说,这个羊肉铺子的老板,虽然没什么地位,可是他所说的道理都太高明了,你把他请来,就说我要请他做楚国三旌级别的高位(三旌,指公、候、伯三种职位级别)。
可是,我们这位屠羊说先生,心坚如铁,还是不吃这一套。他说:“三旌的高位,比我一个羊肉摊老板不知要尊贵多少倍;三旌级别的俸禄,恐怕我卖几辈子羊肉也赚不了那么多。”
“可是,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而让我们楚国的大王背负滥行奖赏的恶名呢?我确确实实不能这样做,还是恳请您回禀大王,允许我继续经营羊肉铺子的老本行吧!”
就这样,最终,屠羊说还是没有接受楚昭王的任何赏赐。
这位颇能代表老子“弗居”智慧的屠羊说先生,赢得了后世无数赞叹和崇拜,其中,也包括晚清重臣—曾国藩。
当年,曾国藩和弟弟曾国荃统帅湘军,历经九年时间,打败了已经占领大清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致使太平天国灭亡。对大清帝国而言,曾国藩取得了清军入关以来的最大功绩。但是,在大清朝野无不认为其“功高震主”的巨大压力之下,曾国藩面临的是极大的政治风险。
曾国藩博览群书,当然对老庄思想及屠羊说的故事了如指掌。当时,率先攻破南京的是弟弟曾国荃,曾国藩见弟弟一直沉浸在攻陷太平天国的狂喜之中,就以屠羊说的故事为警醒,给曾国荃写了一首诗,诗文如下: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随后,曾国藩果断裁撤湘军,扶持李鸿章建立淮军,提拔举荐左宗棠,进行了一系列“功成弗居”“功成身退”的大动作。最终,曾国藩本人、家族、部下等均得以善终,并深受后人推崇。
问:屠羊说和曾国藩真是两位智慧高人啊,他们两位“弗居”的境界一样吗?
答:这是个非常棒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曾国藩的和屠羊说的“弗居”是有所不同的。曾国藩的“弗居”是朝廷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而屠羊说的“弗居”则是面对楚王巨大赏赐的毫不动心。
问:嗯嗯,今天“弗居”的故事,太值得回味和深思了。您最后还有什么总结的话,相对我们听故事的人说吗?
答:嗯,弗居,天之道也。相信身在职场的朋友们听了今天的故事,会有所感悟。但是,今天,我很想对身为爸爸妈妈的朋友们说两句话。
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有些父母总会有意无意、甚至没事找事地体现自己的存在感;而那些智慧的父母,反而会刻意降低自己作为父母的存在感,然后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就这两句话,供大家参考吧!
大家好,我是大理三土书院的孟垚。十个关键词,解密《道德经》,让我们一起把《道德经》变简单,学以致用,改变人生。
上周呢,我们三土书院来了一家贵客,其中一位是年仅7岁的美国小男孩,他的优秀让我震惊,引发了我对中美教育、中美文化差距和差异的思考,下一节,我们讲讲这个小男孩的故事,点击小红心,点击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
《垚说论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