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都认为一件事是好事,那就坏了

时事   2024-05-20 17:01   福建  

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十个关键词,解密《道德经》

上一节我们讲了整部《道德经》的文眼和总关键词,叫做“有无等观”,今天我们讲从“有无等观”延伸出来的第一个重要关键词,叫“反转力”。

上节中,我们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比喻成是一个个来回摆动的钟摆,“道”就是推动这些钟摆来来回回摆动的神秘力量,而这个神秘力量的表现形式就是反转力。正是因为有反转力的存在,万事万物才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进行循环转换,而且“无”和“有”之间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反转力时时刻刻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包括我们自身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因此,老子在整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有二十五章都在讲反转力,从不同角度向我们阐述了这条人类的最高智慧思维。

《道德经》的每一章都非常重要,而通行本的第四十章则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章只有二十一个字,原文如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们今天只讲第一句:“反者,道之动”。

要想真正搞明白这个“反”字的全部内涵,我们需要从四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反”字的第一个角度是:相反。

举个例子,《道德经》第二章中有一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非常有意思,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天下人知道了什么事是美好的时候,那么也就自然知道了什么事是丑恶。在这里,“斯恶已”的“已”解释为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万事万物的正面,在“道”的指引下,也就知道了它们的反面。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第一层含义。

“反”字的第二个角度是:返回。

这里要把“反”看成是通假字,通“返回”的“返”,也就是物极必反的意思。我们还拿“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来举例,只不过我们要换一种解释,把它解释为:当天下人都认为某件事是美好的时候,这件事就会物极必反演变成恶的事。这里也可以把“恶”读成“Wu”,就是“厌恶”的意思。 

比如在股票市场,当几乎所有股民都看好一只股票时,就会都去买。但是都去买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被这只股票套住了卖不出去,大多数人最后只能低价赔钱抛售。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物极必反”就是“道”对万事万物进行反向调节的结果。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第二层含义。

“反”字的第三个角度是:反作用。

这种解释非常容易理解,当我们用拳头击打一个物体时,我们使的劲儿越大,拳头就会越疼。

我们再拿“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来说,我们仍然把这句话解释为:当天下人都认为某件事是美好的时候,这件事就物极必反变成恶了。但是,请注意,这个恶的程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它是由让“天下人都认为这件事美好”所付出的代价来决定的,代价越大,结果就越恶。

正如当年太多股民都看好中石油股票,争相购买,结果买得越多,赔得越多。为此,股民们还编出了顺口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第三层含义。

“反”字的第四个角度是:反复。

我们仍然可以拿“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来说明,只是我们要再换一种解释。这次把它解释为,当天下人都知道某件事是美好的时候,与这件事相对立的恶的事就慢慢地停止了。请注意,这里“斯恶已”的“已”就不是语气词了,而是“停止”的意思,在古汉语中“已”字是完全可以这样解释的。 

但是,在那些恶的事停止之后,这些原本美好的事就没有了对比,没有了相反相成,也就很难一直维持下去,也会慢慢消失。同时,此消彼长,也会慢慢地出现新的恶,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循环。

反过来也一样,就像上面讲到的那些股票一样,不可能永远低迷下去,当大家都纷纷低价抛售之后,慢慢地,机缘来临时,它的价格又会被慢慢地拉升起来。

道的运行规律,从来都不是单一单向的,而是不停地循环往复。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第四层含义。

当然,《道德经》中阐述“反转力”的语句,绝仅不限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一句,而是随处可见。比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还比如“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再比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而无不为”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无论是“相反”和“返回”,还是“反作用”和“反复”,它们背后的本质都是“反转力”。可见,“反转力”是“道”赋予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它与生俱来,永恒存在。

好了,上述内容就是我对《道德经》第一个重要关键词“反转力”,也就是“反者,道之动”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十个关键词,解密《道德经》。大家好,我是大理三土书院的孟垚,《道德经》大智慧,等你和我一起来开启!下一节我们讲《道德经》的第二个关键词:无为

关注我,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




作者孟垚简介:
《垚说论语》作者
《垚说道德经》作者
《阳明心学育儿指南》作者
推荐阅读:
《道德经》的文眼和总关键词
回头万里故人绝
和家人的关系是因,和天下人的关系是果

论语的能量
492个视角深度解析,492个精彩故事,点亮《论语》。垚说《论语》,正在连载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