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能量——492个独特视角深度解析《论语》的真谛;492个精彩绝妙历史故事点亮《论语》的智慧与能量;走近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十个关键词,解密《道德经》
今天的视频,不是想吵架,而是想唤醒某些人的良知。
近年来,网上有些讲解《道德经》的人士,非常激进地高抬老子和《道德经》某些版本;同时,极为无知傲慢地贬低孔子和儒家思想,并得到了一批追随者的随声附和,群情激愤,大有文革欲来之势。
我不知道这些人士动机何在,只是想弱弱地问一句,你们如此激烈地批判儒家思想,你们有读过《周易》等“儒家十三经”吗?如果“儒家十三经”太多,那你们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吗?如果“四书”还多,那你们有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吗?
上节中,我们说“无为”是《道德经》思想的王炸,“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刻意,不折腾、不自私、不扭捏、不违和,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是恰到好处而为。
今天,我们来看看儒家是怎么讲“无为”的。
大理巍山古城"拱辰门",取意于《论语》"辟如北辰,众星共(拱)之"
今天直接打脸,首先,“无为而治”这四个字的起源并不是《道德经》,而是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孔子原文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说:无为而治的君王,指的就是像舜这样的人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恭敬庄重地面南背北正坐而已。
为政篇,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以德治国,为政者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只需要安居其位,众星就会自动环绕在它的周围,和上一条完全相同,讲的都是“无为而治”。
还比如,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讲的是君子为人的“无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讲的是君子为学的“无为”;孔子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讲的是君子言行的“无为”;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的是君子之交不要为利益而勾结,其本质仍然是“无为”。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无为”,我们会发现《论语》中孔子的 “无为”思想比比皆是,不必在此一一列举。
大理巍山古城"星拱楼",亦取意于《论语》"辟如北辰,众星共(拱)之"
下面我们看《大学》,孔子的衣钵传人曾子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讲的是万事万物的“自然无为”?还有,曾子反复强调的“诚意”“正心”“慎独”“毋自欺”,讲的是君子修身的“自然无为”。
我们再看《中庸》,孔子的孙子子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讲的是情绪的“无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讲的是天地的“无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讲的是治国的“无为”。
如果你真懂《道德经》,也真懂“中庸”二字的含义,请问:“中庸”是不是“无为”,“无为”是不是“中庸”?
《孟子》尽心上篇,孟子说“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是不是“无为”?还有,孟子的那句千古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不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君子“无为”?
两千多年来,我们的祖上只要不一直是不识字的农民,儒家的这些书是一定读过的,说不定某一代还是大儒。我们的血液里是流淌着儒家思想的,我们如此狂妄无知,祖宗们会怎么看?我们先读一读儒家的书再批判,哪怕只读一本,好不好呢?
最后,我再弱弱地问一句,你们这么强势、这么据理力争地来讲《道德经》,讲“无为”,讲“不争”,讲“柔弱”,讲“有静”,讲“处下”,合不合适呢?
更何况,如果万一讲错了,还那么大声,那么慷慨激昂,是不是更丢人呀?
十个关键词,解密《道德经》。大家好,我是大理三土书院的孟垚,《道德经》的大智慧,等你和我一起来开启。下一节,精彩的历史故事,更是拍案叫绝。
点击小红心,点击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点亮【赞】+【在看】
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