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撮人【第二十七期】此刻无人关注

文摘   文化   2023-07-31 16:54   云南  



目录

1.铁柔//静夜,听巴赫
2.赵永超//为你写诗
3.安闯//沿河而行
4.岩石//虚构一个我
5.青嬨//换位

6.昌盛云//女诗人(未完成)
7.纪小离//大山包的夜
8.黄仙进//街角卖菜的老人
9.王珊珊//回溯
10.李冼//捕猎的鹰

11.罗方雄//午后,关于一场雨
12.芒原//补记10:底部或弹坑
13.张雁超//宣讲会侧写
14.彭然//绘影
15.王玮//分别
16.梅云金//人世孤苦


评论:黄小线,唐伯猫
插图:搜狗梵高画作



  • 静夜,听巴赫

铁柔

一个音乐的门外汉
突然被大提琴拉了进去
异乡和异乡的接壤处
原来有一个跨界的故乡
原来是这么回事
原来是那么回事
原来没事
遥远的手递来一杯茶
原来袅袅的热气把无数个夜晚
暗渡到了今夜
而窗外的布谷像是
第一次听到,新鲜又深情
原来永恒的旋律并不需要歌词
只是等待天黑
穹形的琴弓握好
孵出来一粒粒星子
闪光的音符原来无声
像卓别林的默片
想方设法,给那个无名的
卖花盲女,献一束她失去的鲜花

小线读后感:

情感的触发器是音乐,可以用“声音”去通感内心所想,这是很好的角度。这种情境之中,更适合一种沉浸式的表达,现实和想象结合,在虚实之间完成情感的表现,很遗憾,作者还是过于直白了,“言说”过多,意图完全暴露,诗意的空间就很窄了。



  • 为你写诗

赵永超

词语的力量微小,有逃逸状
这种不进则退的情感,连成墓地
时间从桥洞流出,用燕子的尾巴
剪出忧伤,诗语
经过最后的打磨,校正
深的技法
细微之词,发出隆隆之声
为你写的诗,有了潮汐之力

小线读后感:

被标题限制的作品,并没有将情感展开出去,这并不是说不能从作者这个角度去写,而是不能只停留于对标题的“阐释”,围绕“为你写诗”并有所延伸,会让作品更饱满。同时,这首整体偏虚,没有落在实处。



  • 沿河而行

安闯

大多数人沿着河
走上一段就会返回,少数人呢
会多走远一会儿

每一次,路灯的光线都在孤注一掷

仿佛我们在打碎那个笼罩着我们的念头
所以形成了此刻

站在自己的身体里理解另一个人
另外的人
想起我们不过是欲望的证据

有人把欲望搬运成了愿望
生命本来是一篇原文
所以我们又在自我翻译

小线读后感:

结合标题看,这是日常生活的随感,但作品所表达的其实很有想法,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小感悟,但也只达到了一种若有所指的倾向,没有能很好的表现出来,显得有点浪费灵感。既然已经有此灵感,不如从标题开始好好打磨,让作品更加结实高级一点。



  • 虚构一个我

岩石

可以虚构一片绿地
可以虚构一个繁荣的闹市
可以虚构整洁的街区
可以虚构一个办公室
安装好电脑,摆放好办公用纸
很多都可以虚构
他们想看见的样子
即使他们都知道那只样子
多想虚构一个我
不遮掩贫穷
不回避困难
说一句真话
真好

小线读后感:

这种表现方式,如果没有层层递进的表达,就显得很平淡,每“虚构”一次,仿佛刀子插进去一寸,一寸一寸深入,最后直击心脏,这样才会有力量,这首还是淡了。



  • 换位

青嬨

我痛时,你欢乐,像见缝插针
是火上浇油,我痛时
拒绝氟西汀或其他
任由清醒的痛换清醒的活

我要睁着眼,看看这人间正道
能如何沧桑,也想看标准答案
有多标准,更想看这瘦弱的几十斤肉体
能扛几级风霜,还想陪孩子
畅想未来,更想看真有多真
爱有多爱

你痛时,答案像笑话
骨子里生出的风,也有寒意
单纯的文字从你手里凑出来
都是张嘴的野兽,开弓的箭
射杀无辜,也有利于自戕

我无法如你一般欢乐
幸灾乐祸,我生出的慈悲
像年幼的佛陀
不知人间疾苦兜着几两寒冰

小线读后感:

“换位”,已经给作品定下了基调,如果缺乏“反差”式的对比,文本就会很薄弱,正如本作品,用一节来写“我”,另一节来写“你”,两者情感反差过于普通,而且写的太满,倒像是情绪的宣泄,宣泄得越多,越显得苍白。



  • 女诗人(未完成)

昌盛云

女诗人,写田园诗,没有人织布
女诗人,有一把太阳伞和一件花衣服
女诗人,在城市的酒吧抽烟喝酒
女诗人,喜欢草原,早晨喂马,看报纸

小线读后感:

我喜欢女诗人,特别是……(未完待续)



  • 大山包的夜

纪小离

十点半,我们在山顶喝酒
四个彼此陌生的朋友
都不敢看向对方的眼睛
我们在为这轮在人类臆想中
多次经历危机的月亮
酝酿泪水
祂在天上,是上帝
最没有才华的儿子。黑暗袭来了
祂依然沉默
像这片土地上没有虫鸣的夜晚。
今夜,高原的风不眠
等待和群山中,所有已经存在或将继续存在的贫穷一起
从霞光中醒来。我们四个人
多么陌生,在这夏季的苦寒夜晚
身体中没有任何关于荷尔蒙的争斗
我们借喝酒的幌子
揭开对方情感的伤疤。
我告诉他们我经历过失败的爱情
也告诉他们
我父亲去世时,我在一棵老桃树下
埋下三根橘猫的胡须和我的头发
作为纪念。我们谈论
作为孩子时的遥远过去
谈论布达拉宫前爬行的蚯蚓
以及用竹筷拯救蚯蚓的生命时
心怀鬼胎的圣徒。
我们是好人。我们继续喝酒。
大山包的晚风像一把筛子
为残酷的世界
过滤一切悲伤。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有许多好人
世界不置可否

小线读后感:

整体不错的诗,特别喜欢这句“祂在天上,是上帝最没有才华的儿子”,最后两行去掉或许更好。




  • 街角卖菜的老人

黄仙进

卖菜的老人,她在鸟鸣的簇拥中走来
在荫蔽的地方摆开架势,插上旗帜——
黄瓜、豇豆、白菜……潦草的汉字后躲藏着
她用粗壮的黑记号笔写下的阿拉伯数字

她侍弄蔬菜像在含饴弄孙,她轻轻揩掉
粘黏的黄泥。从层层翠绿的屏障里捉出
几只菜青虫。又用手指头沾水,如喷壶般
均匀地洒下。阳光像她豢养的那只灰犬
逐渐贴近,舔舐她额头分娩出小汗珠

摆出的收款码是预先打印的,对于她来说
微信支付,是比农事还要高深的学问
她仔细打量,平等地怀疑每个买菜的人
一个上午,她都在给远方的女儿拨电话

每支付一次,就给女儿拨打一次电话
这笨拙的办法是她应对变化唯一的方法
收摊时,她幸福地看着夕阳点燃的河面
笑着说:“今天只有一笔没有到账”——
的确,时代在进步,而有的人始终没能跟上

小线读后感:

细节写得特别棒,作者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人,遗憾的是,最后一行没有提升起来,类似的主题我也写过。



  • 回 溯

王珊珊
 
是月色下孤独的夜行者
是异乡的花香侵蚀,写满思念的
纸张躺在桌上,比我从容
梳妆只是一种消遣
并非为了谁。大抵是因为
知己才出发,与我还有一段距离
又或者,我早已与他走散在某一个时辰
在遥远的天边,乌云出现得太巧
以致于我们的脚步声背离
南辕北辙。再难编织一段刻骨光阴
若一切都是注定的,可那些
看不清的,不愿意浪费口舌解释的
还没兑现的,来不及封存的
还在深渊里徘徊。一擦肩
就又回到两条轨迹,不再停留
火焰熄灭,星星开始闪烁

小线读后感:

有一种诗是非常私人化的,这类作品对于我来说,没必要去纠结技巧和语言,它重在“抒发”内心隐秘的情感,我想,抒发出来就好了,其他的不是很重要。回到作品本身,谁没有一段遗憾的过往呢,遗憾中藏着愧疚,美好,不甘……爱情只能留在幻想里才会动人,而现实是,感恩相遇,尊重离开。



  • 捕猎的鹰

李冼

雄健的鹰,盘旋在半空
伺机抓走鸡仔。小孩儿
被迫成为放哨人,与鹰
展开持久的拉锯战
那一次,我在慌乱中
将鸡仔圈在鸡笼后
天上的鹰,始终
不愿离开。那时
童年的我,弱小得
像雄鹰眼中的鸡仔
也害怕它锋利的双爪
与充满杀气的目光

小线读后感:

很好的思路,可惜没有更深入的挖掘,“鸡尚且有我的保护,而谁来保护我……”恐惧还不算惊心动魄,恐惧背后是什么或许更值得回味。



  • 午后,关于一场雨

罗方雄

雨是午饭时开始下的,伴随着下课的钟声
地里的烤烟、玉米、酥麻和顶花的一株南瓜
此刻应该是欢愉的——遗憾的是
人世的我不被允许听到它们在雨季的窃语

山间的风借了雨的温度,变得清凉冷绵
直到抵达这高高的山顶时
我们不得不在六月
四处找寻那件丢失在春天山林的外衣

孩子们嘈杂的喧闹穿过操场空中荡漾
这所大山里的小学校是欢腾的
围墙之外那一渠变化无常的流水,淌过葱郁的庄稼地
它季节性的停滞,干涸,甚至决堤决堤
此刻无人关注

窗外,雾气趁着雨水的掩护正悄然挤过身来
它们想要遮蔽住,一具疲惫的肉身
以及他在这世间,无以自证的,荒诞

小线读后感: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情感是有来处,也有去处的,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也不会没有安放的地方,因此我对于他在世间的“荒诞”有所疑惑,不知道这“荒诞”从何而来。还有前面的描写,作者也试图通过虚实结合来表现内心所感,但稍微混乱;实写即是所见,很容易去写,但虚写多数是内心表达,它有一个逻辑,就是要从前面的实写中衍生出来,不然实写无意义,虚实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所关联,不然就断裂了。



  • 补记10:底部或弹坑

芒原

短短几日,无数的梦
碎了。一个人的身心宛若溺水
山色成了湖光的一朵火焰
越陷越深的底部,像烽火的诸侯,草木戏谑
满身疮痍的肉身帝国,巨大的弹坑
横贯欧亚海峡,而头顶上天空的阴霾
是我们与宇宙共同的呼吸
今天是第八天,上班的第一天,燃烧中传来铃声
既不是时间的闹钟,也不是贪念的回响
是梯子砸破冰层的再一次爆裂:孩子在哭泣
他在电话里哭出焦虑与恐惧。这块稚嫩
又没有太多风雨洗礼的息壤。他说
他和妹妹都发烧咳嗽了
他好害怕……那是多么大的弹片
正在扩散,可在已成定局的诡计之中
我们却不能相见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接受炮火的轰炸
我还得给他们挖防空洞,给他们
排雷,给他们包扎伤口
给他们
当一名父亲

小线读后感:

结尾很好,前面的铺垫却显得空洞,类似一种宏大述事,虚而飘,如果能从一个实在的场景切入,作品可能更结实真切,“在场感”更强烈。



  • 宣讲会侧写

张雁超

上百个老人坐在墙根
阴影里,等着村委会发粽子
一颗颗白头排列在墙根下观看
自排广场舞。表演间歇片警上去
宣讲反电信诈骗,片警环视一周
成百双老眼浑浊地,也望向他
突然有点无法开讲,面对一群
不用智能手机的人,好像
世界还从来没有这样安全过
那祝他们端午安康,在外打工的子女
都挣大钱不被骗也不骗人更不会
偷渡出去搞诈骗!老人们鼓掌
稀稀拉拉,因为他们都忙着
在阴影里剥花生,除去外壳
搓掉红皮,从掌心捻出
白生生的花生仁
一颗颗和他们的头一样白

小线读后感:

有意思的生活场景,说“反转”不如说对生活对人性的洞察到位。



  • 绘影

彭然

我最近在重新完成你,人们与时俱进
随时备着新意看你。当初塑造你之事物如今又在塑造谁?
过去的音乐盒长出雾霾,你在落地窗前的绘影
有种霉菌的风尘感。当我用罐子盛装对你的想象
那里面溢出的印象派勾勒法,有白马的蹄声。
压在我心头的一桩悬案,我自结蛛网作答
提着风中摇动的火把,我们烧掉的究竟是不是
同一张带着灰烬的相貌。加湿器一直在湿润
那一页金阁寺焚烧的记叙。床头的照片耳语昨日
摇摇晃晃的碎纸机,正处理鱼腥味的私事。往常
我已站在楼顶,看大河在一扇恍惚的窗户中顿挫
你也已雀跃在另一维度的水面之上
留下愈加烫人的倒影。我们正好被相机关在一个平面
当我凝视你。失去半边翅膀的白鸽也在寻觅
游人的其它视线。没有人驻足
停在此刻,此刻何等廉价而自我感动
举目四望只见你匆匆在人群中露面,离开带着刺眼闪光
像滇池水面浮光跃金。你踏上的那辆公交车带着无数张
前途未卜的脸,显露前世风尘。车轮滚动
压碎螳臂挡车的落叶,我们也成为两棵
城乡高速公路的风景树,挺立胸膛,缓慢生长。
如果需要人包庇我们,这里的车流不息
承载着许多采集故事的作家。他会出现并写下我们
这一生漫长我们尽全力准备好那匆匆一瞥。
两棵没有姓名的树就是他们爱情的全部,甚至
不需要一缕吹过他们的风,他们就能开心地起舞。
这是在通话里所幻想的一种关系,在现世
他们的关系已经干枯。飘落的一片片黄叶
正清点分割他们最后的记忆。雾在任何一个季节都
笼罩着画纸。人为何会成为颤抖的线条
一匹在我诗集上啃字的白马,把我的情感重新
埋进肚子。那封面上未曾修筑好的屋子,正是
女主人此刻的心意。嘶鸣的青草,掩护我撤退
河流边上,一艘渡船缓缓经过一层闪烁过往画面的水浪
没有声息的汽笛是她最后的唇语。

小线读后感:

不得不提到诗歌的“气息”,它可以决定读者是否有很好的阅读体验,特别是一首很长的诗,同时,也让情感的递进转换上的处理不着痕迹非常自然,这首诗的气息已经做到了这些,可以看出作者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在语言的驾驭能力也很棒。



  • 分别

王玮

溶解身体里的水,制作成眼泪
在眼眶内汹涌澎湃。夏天的雨水
在松针上悬挂,每一滴剔透中
仿佛在观摩着我们的一生,结局
注定会掉落

生命中的过往,不过是陪你
在恰当的时间,走上一段旅途
分别后的虚无感一次又一次加深
孤独的个体,在每一次分别中
回首回首再回首,最后
浓缩成一个暗点,消失在城市的街尾

我们的一生,到底什么能陪我们走到最后?
文字的游戏中,无法找到密码
索性把自己的身体交付给天地
让潮湿的泥土、屋檐落雨的声音、青草的芳香……
成为自己的共识。

唐伯猫评:

作者有一定的诗歌阅读经验,对于诗歌的结构、节奏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意象的选用也比较平实稳定,第一段描写很细节,语言趋于成熟。但是对于一些词语的细节把握需要注意,例如共识、观摩等词细读存在一定的语法逻辑问题,其次语言风格不够统一,第一段和第二段语言落差较大,表现在从具象事物的描写到抒情的转变关联性不强,第二段可以适当缩减以求节奏的一致性。意图传递的主题很宏大,但是往往难以把握,建议可以从尝试挖掘小的事物或者生命经验开始,其次在文本中可以加入适当的叙述内容以达到内容充实。



  • 人世孤苦

梅云金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
我梦见马尔克斯走进了马孔多
把我带到雨季,推给了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
他告诉我连续暴雨,冲断了回家的路
是否,还要回去
我望着比别人考得还高的公共基础
身体和灵魂已兵分两路
一路支撑着行尸走肉
一路已在曾祖坟头失声痛哭

唐伯猫评:

叙事语言简单流畅,题材紧贴生活,主题也比较能引起共鸣,较为准确地传达了面对生活时的身不由己之感。但是在写作角度方面可以稍加深化,对梦、生活细节、切实感受方面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观察,这种题材稍加研究往往可以写出直击人心之感,其次在标题以及对于大词的把握需要慎重,例如人世、人间等词,在生命经验还不足对这类词汇进行驾驭的时候往往显得流俗。





简介:黄小线,广西人,写诗,写小说,偶有作品发表,有诗集两部。




简介:唐伯猫,98年生,江西吉安人。

一小撮人
一小撮写诗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