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澡工
铁柔
无论身上有多少污垢
或伤痕,躺在他面前
我们都一样
一样的海浪冲刷的裸礁
一样的不一样的睡梦袭来
就像荒野之中,突然闪现
隐匿的牧蜂人
头戴网纱面罩
在太阳的浴霸暖灯下割蜜
评:这是一首生活之诗,有两层意思:搓澡工的“冲刷”让人看到了生活带来的辛苦,通过“冲刷”这一动作揭露苦难的生活现实;但这些“冲刷”之所以能够实现,如“割蜜”的实现也是辛苦得到的收获和享受,诗人对生活有着双重体验。在具体的表达上,以隐喻为主,明喻为辅,“概括性”的词如“污垢”“伤痕”等既有隐喻性但又具有痕迹性,使诗歌的张力被诗人的情绪拉到一条平面直线上,失去了诗的知性和多重外延。
朴光和木鱼
远归
秋日的山色着染锈迹
琉璃瓦反射金黄幽光
往光的方向走
脚下的落叶又经历了一次疼痛
山径旁的枯草诵念经文
林间漏下的光斑晃来晃去
像一群不甘寂寞的金鱼
游弋在我灰白的发梢
我从山下幻城赶来。雾水沾衣
吸附走身上的烟火味
我曾怀揣人间的一万个愿望
雾气散开后,如几朵淡云
垂挂在空中
木鱼从幽深的井中爬出
不紧不慢,敲打着时光柔软的背脊
它见证我来此,在佛前叩首
虔诚许下此生唯一的愿望:
衰老或许是一种慈悲
朴光从格栅门窗的缝隙扑入
用隐形的绳索缚住我
以及光线中悬浮的恒河沙般的尘埃
我的起身如同一次重置和挣脱
木鱼跟随我走出寺庙
游向光的大海
松涛在身后清扫寂静
评:这首诗的着重之处在抒情,很多词语只是作为情景需要而被组合,比如第一节,每一句都是同样的色彩即重复秋天的颜色,再比如第三节抒情主体“我”和“木鱼”的关联,因此这首先是一首自逸中带有忧愁的诗。除此之外,诗歌对已经定型的意象的挪用没有充分开拓出经诗人内心省思出的想象力情感,这是此诗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古人用景物抒情最好的有两种:一种是像李白主体想象力式的,一种是王国维那种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境界的,虽然现代人更向内转了,但也不失知性和智性的交融。此诗的结尾语言节制得很好,但中间的叙述部分,诗性稍弱。
光迹
王珊珊
隔着并不轻薄的窗帘
天亮前,船只只能被听见
鹭鸶也只能被听见
发动机和翅膀坚持各自的频率
从右往左滑入,逐渐远去
那是光新生的声音
在平稳的呼吸外
在眼睛看不见的海面上
两三声鸟鸣闯进屋子
第一束光花了一秒钟
顺滑地溜过极其狭窄的帘间缝隙
最后停在青霉斑驳的墙上
窗外的叶子沙沙作响
趁着窗帘左右摇曳的瞬间
无数光跳到墙上
以光为底色,青霉活起来
如凤尾竹零散在白墙上的影子
风未止,牵引影子作画
青色未改浓淡
墙面却加深暖色调
从纯白开始,折旧成一张信笺
渐渐老去,远去
直到彻底天亮,才恢复白色
强光之下,青霉隐匿
像一截被彻底抹干净的记忆
空白,令人心慌
又无奈,只能趋于平静
如风止后的水面
评:这首诗从诗人眼前之景出发,叙述舒缓,从容,像电影里沉思的镜头:一个是诗人在看景,一个是读者看到的诗人与景的并置,她想的是自身,而我想的是她怎么想和为何这样想。但是诗歌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散漫的地方,如“窗外的叶子沙沙作响”,因为“沙沙”等这样的形容词而缩小了整个场景的空间感受,是很不划算的。
雨
罗方雄
此刻,海拔1860米的新合村,气温9℃
凌晨两点将有80%概率阵雨,预计持续到清晨
一场春雨,同样可带来一场凉
落单的风会突兀撞在墙壁上,再把破碎的身体揉进漆黑的房间
这样的夜晚,那只藏身学校松树上的灰林鸮
不再发出哪怕是一声啼鸣——猝不及防的叫声总让人心悸
在我的故乡,父辈称它崖公鸡
犹记得寒冬腊月间,其声最厉,其鸣最哀
胆小者多惧,大人常用来吓唬哭闹难止的小孩
说回雨,也许我得在起床后生起炉火
聊以慰藉一具湿濡的躯壳,以确保它也能
在高原的晚春里,与万物一同生长
评:诗中的情感让人感动,我想起海子的那句“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从地理位置到天气情况,诗人的叙述仿佛水到渠成,意味着生活是如此经不起波澜。但是在诗歌中,表达的准确和取舍得当也是考验一个诗人处理经验的能力,语言有时候会自己绵不绝,但那未说出来的,才是凝聚成诗的关键,而作为说出来的部分,则只是诗人制作的一张入场券。
放羊
刘常德
有一根绳子便足够,只要拴住一只
也就拴住了一群
有一根鞭子便足够,只要抽打一只
也就抽打了一群
才三天,它们就收起戒备心
允许我
在投喂干玉米粒的同时
靠近,抚摸,它们不懂
恩赐亦是刀子
最后,当我不得不
从短暂假期中现身,即将返回
紧绷的现实世界时
它们还用回眸,送别了我一程
我真不知道,下一次是何时
也不知道,如果还有下一次
又还能再遇见谁
评:诗的第一节是个不小的节,下面原本有无数的东西,但是被诗人收回了,在一个诗人认为“恩赐亦是刀子”的高度总结中,没有了任何东西,或许只是诗人对假期的匆匆一瞥。
母亲节
李世毅
早晨,南方的夏季温和无风
我从对死亡酣畅的恐惧中醒来
天上的云淡淡的
天上的蓝也是淡淡的
天上的鸟,像一颗石子突然擦过
城市建筑物有限的视野
菜市场里活跃的人们,正在开启
一个没有起伏的日子。
我准备给母亲打电话
因为日历上显示着平淡而又陌生的三个字
我望着窗外,楼下
带孙子的老妇人,和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蹒跚地围着一棵香樟树绕圈
她太老、太瘦、太僵硬
像一枚压在屋基下很多年的黑石头。
我最终没有给我母亲打电话
她老了,六十八岁
所有身体器官都在加速衰竭
她的子宫曾诞下八个孩子
虽然它们有的在还未获得
具象的生命之前就已夭折
但母亲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一个孩子
落地的日子。母亲上过小学一年级
但她还是不认识文字
在云南乌蒙山的复地生活一辈子
却分不清云南和中国的概念。
她老了,渐渐忘记了
年轻时接触的新事物。
早晨起来,必到一畦菜地中去
疲惫又与愉快地
开启新的一天
这是一天之中
只属于她的宁静。楼下树林里
麻雀轻轻地叫着
夜晚在梦里缠绕的杀戮
正从我的大脑里淡去
这是一天之中,只属于我的宁静。
评:这是诗人的一场梦,也是诗人的创伤记忆,母亲辛劳的一生早已成为记忆,但它却始终出现在诗人心中,这创伤有着无比残酷的生活的影子,母亲节提醒我们记住自己那坚韧却终将衰老的母亲。
不无遗憾
芒原
仿佛迷失在某个街头
林立的高楼
从人面蜘蛛的网上堕落冷冰冰的脸孔
一只苍蝇扭曲的壳黑黢黢的
吸收蘑菇大的灰尘
像生活中的另一种暗示
让我想起父亲
孤单
力薄
从暮色的果园
钻了出来,没有回头
而头顶上
有十万只蜻蜓像影子里的轰炸机
评:这首短诗写得凝练、通透,没有多余的混乱枝条,像一棵精致动人的小树。
梦中
王玮
另一个我抽身离开了城市和乡村
在大山里被无边的杉树林和植被包围
是现实中的“我”,还是梦中的“我”
已没有证据能够证实。杉树林的细针
有的代表着风的方向,有的则是自我的
盔甲,有的则是把矛朝向天空
最柔软的根部潜藏在泥土中,蜿蜒着
伸向更远的四周。
找不出最大和最小的杉树或者植被
大的丈量着时间的刻度,小的破土
迎接新的阳光,雨水,鸟鸣和风。
停在半腰步行去往山顶的女子
每走一步,就停下来,站在石墩上面
朝着空旷的四野大声呼喊
山地给予她回应,以回荡的方式
加入阵阵鸟鸣中。露珠打湿她的裙摆
初晓的日出洒在她脸上,额边几缕发丝
衬托着她的脸颊,宛若菩提树下
金光傍身的顿悟者。
我从梦中醒来,或许还在梦中
推开门,钢筋混泥土的路面
月光已经将用完,汽车的鸣笛声
重复在耳边嗡嗡响起。
评:这首诗写梦中,人物既有多个我,也有女子,有顿悟者,可见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之丰富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多重矛盾。或许也正是如此,此诗在表达上暴露出了多而杂的问题;修饰语的使用严重损害了诗的诗性,造成了此诗诗性的负生长。
种子辞
赵永超
母亲亲手种下的种子
每一粒,都是我兄弟
每一块地的界址都清清楚楚
算是替我认领
七十岁的母亲年事已高
耕种不得不请人。薅锄则自己亲力亲为
就像呵护孩子
地,三亩六分
不能撂荒
需要以种子附着的方式
生生不息
评:这首类似于是关于土地的颂歌,将土地与母亲联系在一起,从而生成繁衍的主题,这是诗歌普遍的一个意象表现,并不算新,但诗人写得简练、直白、在表达方式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耳语
彭然
因目睹一面陡峭高耸的悬崖
你现在还在坠落?你已经因此
失去头脑和下体的知觉。还有多少人
记得你心脏曾为他们跳动
此刻你仍自负于昔日光荣。你已双目失明
在一个回家的晚上,抵达家时
你看到所有亲人等待你目击他们陨灭。
屋外有什么不堪回首的雨滴吗
你敲打耳朵,里面的人不放过你
无情地循环呼唤。于是你目睹洪水冲进你的家门
带走抱紧柱子的孩子,妻子被浸泡在遥远的下游
父母悬挂在伤痕累累的树枝上。
屋子在拼命垮塌,速度很慢像个
截肢的残疾人。老鼠,蟑螂,黑色的昆虫
还有每夜覆盖你脸的蜘蛛,在等你移交身体。
对世事已不会大惊小怪,你呢喃细语
听不清什么,像痕迹,像走过,人们谈起你。
雨夜,门口的芭蕉叶是电话亭
雨夜,雨在翻阅死亡笔记。
你摸索着那即将被称为遗物的众多物品
最后像抚平一张褶皱的纸,双手敷在脸上。
榕树在屋外生长,庇佑童年的欢快鸟鸣
河流在窗外反光,鱼群散发芬芳
秉烛夜谈的朋友,星空落日耳语。墨色呼唤你
你没有接纳,你会醒来,在群山之间。
评:这是耳语也是呓语,是诗人内心散发的记忆与忧愁,虚实结合,生活的经历就是一次无尽的坠崖,有种受难意识。诗的叙述也经历了一次坠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一道,在半梦半醒间沉浮,最后回归了自然——群山,耳语走向了聆听之语,可道破的,群山的语言,尽管这是一种沉默,但沉默,有时候便是无数话语。
在峡谷中
温泉
想风,就上悬崖
想雪,就长白发
想哭,就回童年
想海,就仰望天空
……
只有想某个人的时候
我才会去到四月的竹林
破土而出的思念,太多,太密,也太错杂
像若干增生的肋骨
我咬着牙,一根一根
掰折它们
评:诗的前半部分写得清新自然,宛如一曲忧伤的歌谣,美妙而动听,但后半部分,诗人加重了力度,不仅改变了诗的方向,还折损了诗性,成了自我的苦吟。
理发店,又一次和侄女聊天
昌盛云
她吃着奶酪棒。
她玩着她妈妈的手机。
她的面前有一瓶AD钙。
她告诉我,她今天写了一篇3字。
她告诉我,她今天穿了粉色公主鞋。
她告诉我,她今天穿了碎花小裙子。
她告诉我,她今天穿了樱桃小丸子T恤。
她告诉我,小猪佩奇骑着自行车去外公家了。
她告诉我,范孝晟当着他妈妈哭了半个小时。
她告诉我,徐佳怡、宋怡芯……没有来找她玩。
她告诉我,她哥哥吃了五个小笼包和一些米线。
她告诉我,她舅舅来给杨春旭……买了四包尿不湿。
她告诉我,她要去我家,玩天猫精灵、玩布娃娃、玩萝卜刀、玩水晶球。
收银台上有她吃剩的薯片、干脆面、奥利奥、碎碎冰、巧克力。
评:这首诗的诗题中有个“又”,既显示出聊天次数的增多也显示出聊天内容的增多,与具体诗的内容、行文都有呼应之处,这是一个新意;诗中重复排比的表达也可以看做一种呼应,且没有什么变化,生活大抵就是如此的吧。诗人用的是口语式的表达方式,但具体到诗中,却一直采用自身的视角讲话,侄女的话反而被淹没了,也许被诗人处理了,处理成浓缩的词语和事件,缺少了真实感与触感;其次是这种表达也是消遣的一种,它并不构成诗歌,诗歌既是要来自生活的,但并不是失去自身的性质后对生活的依附,废名在谈新诗的时候说过,一首诗是不是诗,得先看是否有诗的内容,其次才是诗的形式。
吊篮上的声响
李正雄
站在高楼的惊恐
18楼上的吊篮
旁边的每一次声响
害怕一次
每次起降的暂停
安稳的落地
都是祈祷的
结果
活着就是
那么难
评:这首诗的前一段其实已经完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经历,安稳落地是祈祷也是命运,这已经有了宿命式的沉重,也有了活的艰难,诗的后两句是多余的,反而增加了诗的矫情和抱怨之气。
他们都说阿勒泰
梅云金
蜂拥的爱,并不是草木的气息
也不是远方的宁静
是都市文学的滤镜
模糊了草原的角落,过滤完生活
有人把悸动,寄托在羊群的转场
完成麦西拉的幻想
与蓝宝石的梦
追赶阿勒泰的风,没有人会
与羊群进入沙漠
也没有人
会在戈壁滩穿梭
遥远的向日葵
是美妙的念想
但大雪的夜,漏风的帐篷
以及千百年来的迁徙
无尽的干涸
才是生命的旷野
我的阿勒泰,在万亩麦田
我的阿勒泰,在五月
在难言的春末
在荆江大提
在很多不想说的话中
是苦苦挣扎
评:这首诗其实写得优美而不失忧伤与反思,但是话语也往往过犹不及,诗中有些地方的表达却显得单薄,一些词语也未能如阿勒泰般获得自身生命的活性。
无题
苏仁聪
喝酒之后,世界变得轻浮
我们在两栋灰色建筑之间发表主张
爬山虎在夜里长进我们的血管
爬山虎的统治者们高居顶楼
但也垂下可口的绿
春天过去,夏天是劳动者的夏天
是爬山虎和花坛里的酒鬼的夏天
浓酒使人喧嚷(圣经)
浓酒使仇人成为兄弟———
无产者的血液被蚊子吸走
我们不知所措,摇晃在荒凉的夜色里
在这时,我们梦见自己变成蝙蝠
但不会飞。
评:我很喜欢最后一句,“我们”变成蝙蝠,却又不会飞,显得可悲;反过来看,我们想飞,但不想变成蝙蝠,又是多么痴心妄想,倘若真这样,那也是一种悲剧;但更重要的是那些会飞的蝙蝠,我们以为它们只会吸血,但也曾化作其它垂下那可口的绿,也曾因酒而是非难分,诗的隐喻极具有张力。
父亲的远行
柳燕
四月二十三日,社交软件和新闻上
一片高喊读书之声,人类向来如此
越缺失什么,越高声呐喊
就像中世纪末期的欧洲,人们到处
高举着启蒙、自由和民主的大旗
但最终,他们毕竟把旗子插进了人类史
就在这样一个仪式感极强的日子
六十一岁的父亲人生第二次登上飞机——
第一次是十几年前,去浙江海宁看望
被纺纱机碾碎手指,病床上感染破伤风
奄奄一息的二叔,最后带回一个骨灰盒
乌蒙山腹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苦之家
泪河因生活干涸的祖父母,泪水再次泛滥
昨天,他从我长大的乡下老家赶到
我城里的出租屋,告诉我他将去德宏陇川
打工的决定,我为此惴惴不安
作为一个本分人,父亲的一生
多难而坎坷。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长大
十七岁初中毕业,成为一个山村代课教师
十五年后因计划生育回家种植烤烟
自学泥瓦匠和篾匠手艺,烟叶站倒闭后
成为专业泥瓦匠,到处替别人修房子
在故乡的那条小河边,许多人家的房子
都出自父亲之手,直到现在,他依旧
是一个手艺精湛的泥瓦匠,工价实惠
陇川接近边境线,再过去就是缅北
丛林里的诈骗团伙和战火让人闻风丧胆
父亲一生没出过几次远门,不多的几次
都败北而归,谨小慎微的他几十年来
都只围着一个叫“马路沟”的社勾连的
几个乡镇做工,全身是伤,满手老茧
我从他的眼神和语言中获悉他的不安
一个几乎从未出过远门的人,当然
对未知的远方充满着恐惧,虽然
他已六十一岁,虽然他是我的父亲
但忐忑和恐惧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年纪
和身份消失。我上网查询工程的信息
到处找人打听包工头的可靠性
最终打通水利局电话给他吃下颗定心丸
“放心去吧父亲,没什么问题的”我说
就像那时候我第一次远行去读书,他在
长途汽车站鼓励我一样。我赶去上班
随后二弟送他去坐飞机,我能想象到
他上飞机后或下飞机后验证工程的可靠性
之前的惶恐不安。父亲豁出去了
“实在事火不对,我也没什么好骗的”
走之前他撂下这句话。四个小时后
他打来电话“我已抵达工程部”并发来照片
现在,他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来了
我感到巨大的失败,读书二十年
三十六岁,未婚,在一个昂贵的小城
干着看似体面的工作,无法赡养父母
父亲远走他乡,母亲还在故乡土地上耕种
每次回家,都要被一些人用消费主义的刀
狠狠地戳脊梁骨。现在,订阅的公众号
发来消息——一场盛大的读书会正在直播
它们应该会在今晚,突破一个卖书营业额
评:这首诗包含有着多重创伤:二叔、父亲、母亲和“我”的,而背后都是同一个社会系统和情形,因此,小单位折射出的,其实是整个大环境下底层人的创伤。诗由社交软件上的一个读书新闻引起,但最后却是卖书营业额,社会的表征和它的内里如此不一样,表面上,它祥和、亲人,美丽、活力四射,实则也是疲倦、得过且过、没有情感的机器。最悲哀的是,倘若是人,也许会有振作的一天,可机器,只会加快运行和加大渗入生活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