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撮人【第二十六期】想在路口多站一会儿

文摘   2023-06-30 08:29   云南  


目录


1.昌盛云…………《儿童节的早晨

2.赵永超…………《挖煤工

3.远归…………《盘龙江边的春天

4.青嬨…………《樱花大道

5.妮美纳蜜…………《蛊

6.张泽阳…………《旧时光

7.王珊珊…………《二十一世纪的桃花

8.岩石…………《还好有它

9.芒原…………《丧乱》*

10.罗方雄…………《在石门》*


11.李冼…………《拔刺

12.彭然…………《寻雨》*

13.王玮…………《图书馆所作

14.梅云金…………《五月书

15.安闯…………《约翰霍普金斯

16.张雁超…………《逐日黄昏

17. 铁柔 …………《诗歌是一粒葡萄籽

18.李鑫 …………《黑夜中》*

19.佳桑古子 …………《无题

20.小玖…………《遇猫


21.黄仙进 …………《码头,或父亲

22.丁洪飞…………《扎曲

23.舒朝贵…………《盛夏的赞歌

24.陈卫…………《民工剪影

25.南也…………《与父亲去山中伐木

26.孙飞风…………《故乡十三月

27.夏跃锦…………《我与我

28.洪发金…………《佛像下的女人

29.传说…………《寂照庵

30.赵耘 …………《六月,风暴布满天空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01

儿童节的早晨

  昌盛云


在这里,幸福不用买卖

每一个早晨起床,吃饭,看书

拉开窗户,看孩子们上学

爱上燕子飞过天空,桂树倒影在里面

精神的火焰燃到书包

和铅笔写下世外桃源,孩子在溪里嬉水

他们从水镜里看到灿烂的明天

在一个热闹的赶集日坐在大理石上剥桂圆

他们是西王母的儿女,水一般的白莲花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诗歌

里面有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

每一个人活得响亮而新鲜

在六月的第一天,他们走出童话

在广场跳舞,唱歌,做鬼脸,等一个氢气球

把欢声笑语送给爸爸妈妈

 

 简评:一件作品通常会有两个主题,表面的和内在的。对于这首诗来说,“儿童节的早晨”是表面主题,“幸福”是内在主题。内在主题是诗的目的,而表面主题是诗的手段,这是一种角度;另一种角度是,表面主题是内在主题的形式。因此,“幸福”是不要直接言说的,因为它是个概念,要用表面主题通过自身细节的呈现去表现它。第一句可以不要。并且“幸福不用买卖”很明显来自“爱情买卖”这首歌的歌词,但又没有对它采取新用法,违背了诗歌对新异的要求。一个“俗词”“俗句”是否要避开,取决于作者是否对它们采取了新的用法,如果没有,最好不用;
第四行“爱上燕子飞过天空”是个主观化的表述,相当于直接说出了内在主题,使它变成了概念陈述;

第九行“他们是西王母的儿女”,“西王母的儿女”是个比喻,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并且有效,不在于作者是否拔高了它,而是要考虑喻体本身的氛围,显然这个喻体与诗歌想要表达儿童的天真是很不和谐的;

第十行“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诗歌”,要避免这样直接的赞美以及“每一个”这种全称性表述,它是一个程度副词,可以加深情感,但如果这种情感缺乏节制,在阅读层面就是无效的,读者未必认同。




02

挖煤工

  赵永超

 

拿着铁镐,沿大地的伤口潜入地心

不是为了救赎,只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

吃着阳间的饭,干着阴间的活

如果有一天,躯体变成一坨疼痛的肉泥

请不要以爱之名,日夜不停的找寻

 

简评:这首诗比第一首好一点主要问题就是第三行“干着阴间的活”这句,这是个俗语性质的句子与前后句子的书面气息不相容书面语气会让一种情绪显得重大俗语性的句子会让它显得活泼两种情绪不一致如果要在同一首里使用需要过渡




03


盘龙江边的春天

  远归

 

又是春天,欲言又止

眼眶不觉湿润

江水欢快,挡住了身后的喧哗

 

玉兰,樱花,海棠

还有不认识的花朵全都裂开了自己

笼中的画眉鸟歌声婉转

我也有一个水泥笼子,我是沉默的

 

绣眼鸟在海棠花枝间窸窸窣窣

微小的动静算得上低音部吗

两只黄臀鹎蹲踞樱花树的高枝

你侬我侬

蓝鹊涂着口红,拖着长尾巴

飞落褪皮的桉树上

白鹭像风筝在江面翩飞

盘龙江紧紧拽着它的影子

 

还有麻雀斑鸠,披着灰褐布衣

还有草,散落的蒲公英的翅膀

还有我,带来一座空山


简评:这首诗的问题和第一首诗是一样的,就是内在主题直接取代了外在主题。诗是需要有理解上的歧义的,就是不同的读者可以在同一个文本里读到不同的东西,但如果作者的主观意见过于直接,这种歧义就会消失。我的意思是,诗要通过对外部细节的选择和刻画,来规划内在情感的同时表现它,而不是直接说出具体的情感,它会让作品概念化;

第二节第四行“我是沉默的”是个好句子,还有“微小的动静算得上低音部吗”也很不错。这两个句子都较有新意,并且转换了节奏;

诗歌主题要有重要性或者新异性这首诗的外部主题“盘龙江的春天”在没有经过诗歌内容的解释前是价值与情感中立,被解释之后,就变成了“盘龙江边的爱情”,如此诗的内在主题虽然是重要的,但也是普通的,因此要用表达的新意挽救这种普通,不然普通就会变成平庸。“你侬我侬”这种句子太直接,“喜鹊涂着口红”属于儿童幼稚化的想象力,如果作者是成年人就会显得非常单薄;

最后一节的结束是不错的句势在排比中不断递进第三行带来一座空山“带来一座空山”也有一种重大感,问题在于中间部分尤其是第三节显得太弱,它们属于风花雪月的娱乐类型,与带来一座空山内在的沉思氛围与疏阔意境不匹配。




04


樱花大道

  青嬨


每一朵花都有一个春天的名字

风景撞进我的眼睛,有一些故事

从河里,顺着饮水道跑进城里

像极挤进城里的我们

 

我细数人数太多,多到

没有一个合适的角度

拍一张背景干净的照片

同行说,人多才好

人多,多么合适的国泰民安

 

阳光砸下来,我捧起双手

一捧温热的水,睡醒一捧阳光


简评:第一个句子“每一朵花都有一个春天的名字”是对情感的夸张但这种夸张的句子太过常见了。“撞进眼睛”是古诗常见的炼字法,也缺乏了新意。这首诗的最大问题是主题太弱作者想要表现什么不清楚因此对“樱花大道”这个外在主题的表现显得比较散乱,所以作者首先要思考出一个内在主题,比如将其中“国泰民安”当成这个内在主题,那么诗就要表现风景的优美与气氛的祥和,比如这样写:首先设计一个特定的时间,比如某个节日,然后设计一个好天气以及好风景,第三重点描述风景中的人物形态,这种形态不仅要表现面容上的细节,比如阳光打在脸上,还要描述一种关系,家庭出游,不同家庭(群体单元)之间的互动,一句对话或者一个眼神等。不过,以上的设计也只能让诗歌具有完成度,依然不能实现作品的新异,它仍是平庸的。所以在很多时候,一首诗是否会成为好诗,重点在于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05


  蛊   

 妮美纳蜜


碾碎,植入体内,作为药引

慢慢扩展了夜色

被抽离,掠取

融入游离的暗物质

 

我们必然要纠缠于疼痛之间

撕扯,裂变

穿过时空,穿过季节

用思念,搭建乌托邦

 

不再陈述真相,用背景

构成镜像

让蛊慢慢释放,直至

还原成你的模样


简评:这首诗与其他作品相比,是更加单纯的想象性类型作品。第一节将视角深入到物质不可见的内部,还属于贴着主题在写。但第二三节的想象就显得浮泛,可以用在对任何事物的想象上,比如我主题改为“乌云”,也同样解释得通。看起来,从第一节过渡到后两节是诗的表面主题向内在主题的转化,这个内在主题在“思念”“你的模样”等关键词语或短语的提示下,似乎是关于爱情,但为什么要用“蛊”来表现它,诗人的说明还不充分。就是说,第一节中“植入体内,作为药引”的蛊的两个重要特征,在后两节中的说明还不够。

关于如何贴着主题写,可以参考雷平阳《杀狗的过程》。




06


  旧时光  

 张泽阳

 

洗干净月光,只为沏的茶

清冽,留存不散的浓郁

多年以前,酒杯始终装不满

腹腔内,刀冷似铁,囚禁猛虎

寒芒生敌意 ,影子里流着血

少年手中的鞭子,落在羊背上

那是没有皮肉的年纪,夜

生产缝合剂,走过必定留下痕迹

受伤的疤,结痂,无法清除

将蜂蜜涂在空中和体内

引入句号感叹号,旧时光

在路上保存着截距,雨和血液过多

去年入园采茶,猛虎日渐平静

遥望醉醺醺的落日,大海生平,记忆

浮在水面,水里多出一个我

比以前多了几根,霜雪打湿的发丝

片段被搁在脑电波内。徘徊易留场景

旧的程度,与我们感性有关


简评:“旧时光”是个非常文艺腔的主题,这种文艺腔表明,它已经是某种模式化的情感意象,如果不进行特定的使用,就相当于一个俗词。从内容上看,“旧时光”可以算是这首诗的一种出发,作者的想象力是非常天马行空的,旧时光启发了记忆,产生了这些想象,但诗的整体感除了旧的过去式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维系。换句话说,这首诗只有一种形式上的整体感,内在的主题太过薄弱,以至于难以塑造出不同想象之间的关系和目的。




07


  二十一世纪的桃花 

  王珊珊

 

我爱桃花,从《诗经》开始

止于你。

万物惊,姹紫嫣红逊色

是霜落无需多言

是含羞草敏感、青涩、多疑

是蓝色大海遇澄澈夜色

甘愿沦为彼此的傀儡

共用一个心脏

偏偏,我总在你的眼睛里

看见一抹悲伤

一个影子

它们欲藏起来,陌生

如顾山红豆

比后来的我们还遥远

 

倘若与你走进《桃夭》的人不是我

我将不再看桃花,我只觉得它潦草

 

简评:作者用“二十一世纪”来限定桃花,那么就需要说明这种桃花在时空中的特殊性。但从内容来看,诗人没有做到这点。作者在句式上力求减省,以形成“雅句”来配合桃花的古典氛围,但有些句子因此就显得奇怪,“万物惊”于什么,“姹紫嫣红逊色”于什么,没有说出来。




08


  还好有它  

  岩石


超时扣钱

迟到扣钱

提前送达扣钱

差评扣钱

下雨不跑扣钱

高峰不跑扣钱

时长不够扣钱

扣自己的

再扣组员的

再扣组长的

再扣站长都

索性不伺候了

离职扣钱300

1000

还好有它

法律条文

没有买五险

离职,不扣钱

一分钱不扣


简评:这首诗虽然形式很简单,也没有使用什么优美的意象,但我认为它在我看到的之前的作品里是最出色的。一方面,这首诗有种真实,它没有为了一种特定的美感而虚构自己的情感,让情感变成了形式或者概念;另一方面是它破除了对诗歌的成见,这种成见认为诗歌就是优美的,因此要使用优美的字词和意象来表现它,完全忽视了诗歌之真,以及诗歌的美感还可以通过句式、节奏、语感和空间想象等来完成的事实。在当代诗中,古典性的意象只能在特定的主题中显得合宜且真实。情感不够真实的作品实际上是没有内容的作品,它会让情感变成作品美感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作者想要抒发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换句话说,这种作品中的情感对于阅读来说缺乏力度。

这首诗真实地表现了外卖骑手的生存状态,以及他内心的所思所想,是难能可贵的。但它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思考结束得太早,显得过于简单,“还好有它”指的是还好有劳动保障法,确保了自己的劳动所得不被克扣,但我认为诗人还应该从自己出发,去思考一种普遍情况,为什么在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还会有扣钱这样的行为,以及还有更多没有受到保护的人处于什么境遇,这样的话,这首诗才不会止于个人情绪的表达。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09


  丧乱  

  芒原


太阳从黑夜钻出,但

并没比昨天新鲜那么一点点

诗人从小区来到公路上

头顶的火辣辣的日光,并没比昨天

新鲜那么一点点。他深知

这是日常的信号

他会准时赶到会场,在时间的针毡上

苦坐几个小时,那时石头紧紧压住了枯枝

他在自行车上,看到吃着早点的人

挑着一筐水嫩嫩蔬菜的人,往路上洒水的人……

他和他们有着对命运虔诚的执着

在一瞬间,或是在某个睡眠的柔软之处

听觉复苏,但并不是钟声

他记下“辍学”“溺水”“诈骗”,标注了

问号。他重新回到了比早晨更毒辣的街上

又接到新的会议——

突然,身体里有了回声,像阳光戳破

一个落水的白气球,发出绝望的叹息,又好像

在更深处,一头水牛潜在水里

用尖尖的角刺中鱼,带出午后的伤口

水面上,藻类的那些红色转身消失,隐入

绿色素中的落日。他再一次

回到街上,两个滚动的火球正遥遥

相对,红彤彤的有些虚幻。头上又砸下了

另一个电话:“明早,要表态发言。”

心里不禁丧乱,像青蛙

等着

回声浮出水面


简评:这首诗写得很好,很成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观念上,也表现在技艺上。开头四行是具有重复性的句子,但重复中又有差异:“并没有比昨天新鲜那么一点点”再次出现时进行了跨行处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感,牵引出对特定情绪的暗示。在这里,我建议诗人在句末也要使用标点,这样会让节奏更清晰,比如第一个新鲜后面就应该加上句号。这首诗不仅有前一首诗那种当代场景中的真实,并且显得更加复杂——也更加真实。使用“他”这个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经历和内心,说明他是在以观察的方式来面对自己,因此其中的感情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诗歌中的情感曲折幽微,想象力也是深邃而多变。诗的第三人称角度和叙事性实际上也说明这首诗有一种小说的质地,它在讲故事,并且这个故事还有一定的情节,因此它同时也制造了一种难度:如何维系诗的本体,确保它是一首诗而不是一篇小说。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通过一种形式上的强度来保证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节奏感明显比其他作品更强,同时它的想象也更加充沛。我另一个具体的意见是最后一个比喻不够恰当,最后三行可以省略。


10


 在石门  

 罗方雄

 

昨日的阳光像一场快闪演出,终究没能

留在这片隐秘之地

浓重的雾气在喜鹊、乌鸦、麻雀

和山楂鸟醒来前

已把冷凉的山峰,岩石,森林和村庄包裹

 

人们再一次寻找冬衣。

农具在庭院的一角坚守沉默

它们来自泥土的褐色,黄色或黑色

在雾气的浸润中变得潮湿,土豆已在正月下种

新的农忙需要等待杜鹃花开时

 

羊群反刍了山外一夜的月光

有些草芽在地底深处有了冲动,它们渴望光

渴望牙齿与牙齿在春风里自由地咬合

 

简评:这首诗也写得很好尽管它没有上一首的复杂但却有一种真实且优美的情绪换句话说前一首作品更观念化而这首作品更表现了一种美感。与前面那些同样强调美感的作品相比,这首诗的美感一方面具有真实性,它没有将情感整理进一种已经缺乏现实性的美学场景中;另一方面是它的技艺很熟练,其节奏感漂亮且新颖。

11


  拔刺  

  李冼


那些被生活磨锋利的刺

一次又一次地扎痛了肉体

 

当我放松警惕的时候

一只蜜蜂向我发动了袭击

我用右手指使劲地弹走了

扎在我左手臂上的蜜蜂

可是那根脱离肉体的蜂针

不断地旋转着扎进我的手臂

 

我怀疑那只蜜蜂

是我前世仇人,情敌,债主的化身

那根蜂针,是用仇恨磨练出来的

不然不会像上了发条一样

向着肉体深处旋转

 

我忍着疼痛,拔出了那根刺

我原谅了它的锋利与粗暴

同时也感到高兴,因为

我的血洗净了那根刺

 

简评:这是首隐喻之诗,喻体是“拔刺”这个故事。因此,我认为这首诗有种特别的难度,就是只有在讲清楚故事的前提下,它的隐喻指向才能显示出来,但故事一旦讲清楚,就可能在过程中失去节奏感。不过,尽管这首诗有相对较高的难度,但因为观念并不复杂,所以隐喻的深刻性也相对欠缺。


12


 寻雨  

  彭然

 

眼睛里收到一滴雨,是哪个季节的遗留

人们不再写信,后来的生活过得怎样

云知道。我们看云就是了解故人最新消息

他们原模原样,脸上多了新闻里播放的笑容

他们一定被时代裹挟得很幸福

翻开多年前写给自己的信件,里面的祝福

此刻读来应景。我终于再次感到热泪盈眶

我的感情被人带走,今天才回家,回到眼睛

这个小小房间。所以今夜人们点起烛火照明

所以今夜人潮汹涌都是为了一件喜事。一滴泪水

回到了我们身体。命令我们感动的人惊恐

逼使我们哇哇大哭的人赶快逃命去吧。

我们学得很正式,开会,商量如何使用这滴泪。

谁来流呢,不至于让大家比惨

但所有人都眼角湿润。我来流吧,这是我

第一次自告奋勇。作为一个昨天夜里刚刚离世的人

把这滴泪放在我的眼角最适合。我一定会

因此多一项罪名。我是许多年来

我们村第一个提出看雨的人。尽管我已经

失去名字。尽管我的亲人都已经

让我不要再回来。尽管如今大雨滂泼已为遥远旧事

一滴雨无济于事。我还是偷偷

把它流出来了。我带着它在地底躲藏起来

一定有人痛哭时需要我这滴

被追捕的眼泪。这眼泪将带给人们灾祸

但一定有人与我联系,付出他们年轻的生命。

 

简评:这首诗写得很好,情绪复杂,角度刁钻,富有理解上的歧义,以何种观念来看它似乎都是说得通的。我们已经不能用真实这个标准来判断它,它的情感自然是真实的,而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则更多地采用了象征手段,我们在雨、季节、云、故人、新闻等词语上都能感到它似乎指向了一种我们既熟悉但又陌生的思想内容。诗的技艺同样非常老练,其中对神秘感的引入,还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感受上的深度。

现场实景与想象空间的跨度也很大,使诗歌的内在冲突感很强。我的意见依然是,对于这种有较强观念性的作品,建议作者规范地在行末使用标点,比如在“哪个季节的遗留”如果打上问号,效果是不一样的,它一方面可以突出这个问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隔开与第二行“人们不再写信”的节奏感,从而让后者的重启显得不那么突兀。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13

  图书馆所作 

  王玮


心跳得那么快,被打碎的价值

重新构建,仿佛文明在原始之初

得到了回归。就像一粒种子

经过几次的种植,不再是原来的种子

河流的踏入,也不再是第一次

雾霭森林,沼泽遍地,荆棘丛生

人们早已在思想上习惯了它们

林中刀斧早已锈蚀,新大陆的发现

尚需制作新的刀斧。

 

简评:“心跳得那么快”是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所以这首诗有命题性质,难度相对更大。因此这首诗也有一种观念的预设性,即,它是观念在先而不是感受在先的作品。换句话说,这首诗不是被一种较强的感受推动出来的诗,作者的目标不是为了表达真情实感,而是为了完成一个观念,这个观念由诗人对“心跳得那么快”这个形象的解读产生。或许是因为这种难度,诗写得比较勉强,命题形象被解释为“新大陆”之新的那种激动状态,这种激动包括了发现的激动,以及建设的激动,它与原始形象在情绪上的简单性相隔较远。

14

  五月书 

 梅云金

 

五月,我搬进了城市的伤痕

混迹在文人之间,做起了诗歌的掮客

推杯换盏后,我逢人便说我会写诗

把我的心,我的肝,连同难以言说的过去

一点一点剥离

粘贴进别人的耳朵

 

在秃尾河边,看垄上梳洗过的云

急盼一场雨水,缝补龟裂的大地

看狗尾貂野蛮生长的时候,不用解释

那就是你给自己写的剧本

在围城与枷锁之间

要做一个合格的演员

 

五月,我梦见K1271的绿皮

从昭通到杭州

开始进入流浪的角色,开始悲欢愈合

开始学写“人”字,开始埋葬自己

我想把成败交给四季,一路向北

到我求学的江汉腹地,含一口蜂蜜

一点也不要滴落


简评:这首诗充满了自嘲,诗人嘲笑自己(不会写诗却要)“逢人便说我会写诗”。这种自嘲不无真实感,因为作者对诗歌的控制是不够的,想象力也不够自由,因此其中的意象也如同本专辑前面一些作品一样,是一种已经被美感化了的成熟意象,而不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拿来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伤痕、文人、推杯换盏、一场雨水、龟裂的大地,这些都不是属于作者自己的创造,而属于外部美学体系。作者还需要再努力,他的自嘲表明他不会满足自己现在的水平。


15

  约翰霍普金斯 

    安闯

1.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

 

2.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

 

3.

据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统计

 

4.

很久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

 

5.

很久

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

 

6.

很久

没有听

到这个声音了

 

7.

又是一个春天,虚空里的记忆

心是无名者最后的事业

 

8.

虚空记忆,心的无名

 

9.

一个春天……


简评:这是一首形式化的作品,它对单个句子的不断变形的处理方式表明,作者对这个句子所内涵的意义是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独立见解和姿态的。换言之,诗的特殊形式化实际上表示了诗人的对世界的独特意见。但这个形式同时也是简单的,因此要让这首诗更有意义,其中的观念(或对世界的某种个人化意见)必须比一般的诗歌具有更高的强度,目前来看还没有达到这点,并且在第7部分,诗又回到了一种浮泛的表述。


16

  逐日黄昏 

   张雁超

 

驾车向着余晖狂奔的人

成了逐日者,远山后撤

仿佛是被他所逼退

落日刻意与他保持的

那段永恒的距离

有着抵制,谦虚,与高傲

当黑暗扑面而来

落日随之自行坠毁

在浓厚的暮色里

山坡涌出的虫鸣覆盖了

一个装满夺目灰烬

却不被看见的人


简评:逐日黄昏有种英雄与神话气质,诗的内容也表明诗人的心气很高,有一种与世界对抗的姿态。我的看法是,诗的观念和形式仍有简单化之嫌。最后两个句子不错,但还不够具体,来得有点快,或者结束得太早。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17

   诗歌是一粒葡萄籽  

    铁柔

 

春天的傍晚,雨停了

空气清新如河岸边

兀自调试音量的喇叭花

与絮语的流水合奏着永恒

夜幕下,倒计时归一

绿灯已经亮起

但你不知道为什么

想在路口多站一会儿

仿佛穿过斑马线的除了行人

还夹杂着诗神,她身后

跟着斑马,斑马

以及被成群的斑马符号

简化的万千生灵

犹如受难者跟着摩西

在高楼中分开

通往丰饶大地的道路

写了十多年诗歌,此刻

才感觉到诗歌并不属于你

它是一粒葡萄籽

在湿润的泥土里兀自呼吸

沉浸于想象中的绿荫

你又回到了童年的葡萄架下

一闪念的巢穴在空无的

叶丛间筑成,静候鸟鸣

 

简评:首诗的姿态比较低微,它有成为好诗的潜质。但它可能成为好诗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这种低微的姿态,还与诗人的语言潜力——它们显得干净简洁——有关。我建议诗人进一步纯化自己的语言,让它的干净简洁从芜杂处剥离出来,使得低微的态度变成一种对世界怡然自得的满足。

修改后的作品显示了更多的对诗歌的意图,从而让一首表现个体情绪状态的诗转换成包含了更高的观念意见的作品。积极地说,这是诗人意图精进的表现,但具体地看,它反而降低了原作的纯粹性,在完成度上出现了问题。我并不反对诗人这种积极的意图,但当诗歌内容变得复杂以后,写作的控制能力也必须随之增强。所以,我认为它在意图上是件好事,但就诗歌本身的整体性来说还属于中间产品,尚不成熟。我的建议是,当诗的复杂性增加,而写作的控制还不能把握它的时候,可以进行分节处理,以延缓观念转化段落带来的过强跳跃感。比如前四行明显与第五行是有差别,可以分节成为一组。其他地方依次参照。写诗有种说法,无一字无来处,就是说每个句子甚至每个字词都应该是有效的,与诗歌主题攸关,因此,如果只是一种勉强的关系,必须考虑予以删除或修改,比如增加的这部分,从“夜幕下”到“通往丰饶大地”,我认为它与主题的关系强度便不是很高。当然,作为训练,它是有用的,它训练从具体的经验过渡到抽象思维(比如使用诗神、摩西等象征符号),对诗人原有的能力可能构成了挑战。这一段还有随意性的问题,比如“跟着斑马,斑马/以及被成群的斑马符号”,它是有具体所指吗?如果斑马是一个传统符号,其象征意涵人所共知的话,自然另当别论,但如果不是,那么对它的使用就要进行内部解释,为什么是斑马而不是一头牛,或者说,为什么需要这只斑马出现?


18

   黑夜中  

  李鑫

 

天空落在头顶,天空此刻是我的头发

我的额头是粗犷的悬崖

其中藏着星辰,此刻我闭上眼

所以茫茫一片黑

 

如果我汇聚想象

此刻就会有一轮大大的橘红色月亮

它在山川绵延的情绪里晃荡

如同一封信件里加粗涂色的着重词

 

在鸦巢里

在群峰之巅

在电线平行的念想中间……滑落

落在我隔着窗户递出去的杯子里

 

我睁开眼,世界黑暗依旧啊

群山用绵延的走势,用暗劲推送着我

我努力站立,我是我自己的明月

黑暗中,我是我自己的发光体

 

简评:首诗与前一首诗较为相似,它似乎印证了我们之前的期待,即,将自我对诗歌或世界的低微转化为一种怡然自得的满足。某种程度上,这首诗比之前的《在石门》显得更加高级,它不像前者那样是对现实生活呼应着世界或宇宙和谐感的赞美姿态,而是对宇宙和谐本身的直接赞美。我建议作者可以读一读沃伦的诗。


19

  无题  

  佳桑古子

 

谁知道影子是男人女人

我的影子 也是未知的性别

跟随我 追逐我 春天很快

过去 无花果树的花又圆又绿

叶片随之而来 去年如此

前年也如此 跟我一同生长

在村庄这个没有影子的地方

分得清的村户 果园 围墙

分不清的来源 模糊中我们

都已经衰老像影子 一些时候

果园的叹息是苹果花香

一些时候是梨花 吹过我们

的朦胧 一生的遗憾走在黑夜

我的成了一个影子 性别随来

一个人 一个男人 多有限

 

简评:这首诗的作者显得像个新手,有些基础能力还比较欠缺,对句式完整性和语言节奏的把握明显存在纰漏。比如第一句“是男人女人”准确地说是“是男人还是女人”,而在第三行中,“春天很快”对“跟随我 追逐我”的衔接,无论是画面还是语感,明显跳跃得太过。我建议作者不要以“无题”来诗,而是要为自己的写作确定一个比较清楚的主题,训练自己的控制能力。

20

  遇猫  

 小玖

 

水珠发送到地面上去了:

五月里患连环劫的雨最后

沉淀在汇通中路的角落

成为圆。可称湿润。或黑影。

俄而,牢固的记忆分裂在

幻觉的草地。蹲下,伸手摸。

手此刻湿润在鸢尾的倒影里。

低头喔,粗糙且凉的这个圆

过来一只布偶猫,从它眼神中

出现的我的面容,竟是一张

现实主义的水彩画。水珠正在

它脚下,滚动,扩大整个范围

它也踢踏那些倒影上的小花园。

抹茶面包也幻想退回原来的绿植吧

遥遥无期。猫在抓我手中的甜蜜

夹层奶油,鸢尾,天地全是它的

我突然地,和它和雨同留在今宵

 

简评:首诗展示了一种对生活的轻松愉悦态度,不无一种幸福感。作者对写作形式也比较想法,采用短句和大量句号的使用。这种技艺让作品显得轻盈,适应了主题中内含着的偶然的幸福奇遇。


21

  码头,或父亲

 黄仙进


一座水滋养的城市正变换着季节

两岸落木纷纷,遗址般的水码头

野蛮生长的陌生口音被晃动的江水复诵

他从阴影里走出,皮肤和铜像保持同样的颜色
胡须如刚刈割后的稻茬


他有时暴躁如狮子,语气中夹着生铁
一举一动携带惊雷和闪电。有时也平静如水
他穿着一身迷彩服,脚上是袜子搭配凉鞋
他固执地与世界习以为常的审美为敌,任旁人目光如炬

在纷忙的码头,他只是一颗疲于奔命的齿轮
吃力地搬运着,粮、盐、化肥、矿物……
如蚂蚁般的形体隐藏着难以捉摸的力量

十八岁那年,他决意要将我护送至对岸
而他瘦弱的身体,则在另一些含盐的支流里
反复腌制。直到某一天,他跃入江水中
最多只能游一个来回。他用疼痛和绵延的后遗症
提醒我,儿时的英雄已经败给了黄昏①

①引用康承佳的诗句

 

简评:首诗处理了常见的亲情主题,“父亲”这一形象的真实感主要落实在一种矛盾性上:有时暴躁有时平静,充满滋养但同时也是野蛮生长,等等。不过这些真实感仍在预料之中,并且我认为诗人对“父亲”的描述依然属于一种概括性的方式,因此被规定在某种既定的对“父亲”的范式性理解中。比较好的地方是,最后一节出现了“我”和父亲的互动,让“父亲”这个形象有了更丰富的空间。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22

   扎曲  

 丁洪飞

 

石子裸露,草尖儿在尼玛堆上抽泣

逐渐汇聚成一碗眼泪。沉默着,沉默

山无限小,西海固的城邦里

牦牛驮着神谕,荒凉地走过扎曲

一群东海的信徒在这里立碑,被秃鹫

活生生叼走。冰雪,黑夜以及女人

搬来一座座巨石,堵住了火种的出口

流淌火的清泉,穿过云雾和星河

一次次冲撞城邦大门,每一次我都会

捡拾平整的灵魂在荒原上堆砌

把残破的自己埋葬。沿着母亲的血脉

安详地,走过这个沉默的土地

 

简评:对于中原文化或主流文化来说,“扎曲”这个地名所内含的文化和地理风貌无疑具有异质性,但显然,这种异质性已经构成了一种常识,因此,如果只是满足于将诗歌用于表现它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市井繁华的荒凉感和边缘感,并不能从同类作品中凸显出来。突破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进一步激烈地表现它,二是选择一个特殊的角度。具体地说,我认为首诗还没有找到一个具有强度的主题,停留在“扎曲”这个表面的地名性主题上,因此内容上缺乏一个中心。比如说,假设诗的内在主题设置为“母亲的血脉”,那么其他句子就要相应地进行修改,并增加相关的文化上的知识。


23

  盛夏的赞歌   

      舒朝贵

 

盛夏,雨水丰沛

泡桐拔节

垂柳甩着长发

玉米、高粱、马铃薯

连同低矮的狗尾巴草

都胖了,喘了

苟且于密不透风枝叶下的

桃子、苹果、野李子

枯萎、夭折于病虫害

众多终其一生,努力生长

却没能进入

视野的种群通通忽略于夏季丰硕、肥美,集体主义的赞歌和光环

 

就像聚光灯下正享受鲜花和掌声的那个人,永远看不见

幕后掌灯、跑场、做嫁衣

咬紧牙关苦撑的一群人

 

简评:首诗试图用反讽的方式来表达一个观念性的内容,立意是不错的,但写得过于容易。第一个句子是常规性的指示信息的句子,随后对夏天的描述具有个人化,但无论是“泡桐拔节”还是“垂柳甩着长发”以及后面的其他句子,作为修辞都缺乏新意,有点像学生的作文。“作文”这个印象是说,它除了新意有问题之外,在节奏上也有问题,缺乏音韵,如果不分行就会成为一篇散文。


24

  民工剪影 

      陈卫


黧黑的脸庞蕴蓄着冷峻的光泽

破旧的棉袄写满尘世的沧桑

在他挥动锄头刨挖的瞬间

佝偻着的身体凝结成了一具雕像

 

他几乎一直手脚并用地种树

那一双沾满泥土的胶鞋已辨不出原色

我想他略带匆忙的利索中有一种辛酸

使他几乎察觉不到正从事一件神圣的工作

 

简评:民工是个泛称,在当下语境还有一定的歧视性,为了让作品更加中立,并且有种具体性,建议以特定的称谓来指称,比如园林工人。在内容上,这首诗有赞美的意思,并且这个赞美显得比较直接,如果不使用一些宏伟的修饰语句,比如“冷峻的光泽”“尘世的沧桑”“神圣的工作”等等,而是用细节来刻画,通过暗示来表达感情,效果可能不大一样。


25

  与父亲去山中伐木 

       南也

 

穿过逼仄的小路

路边长满了杂草,覆盖了

大多数路面

我跟在他身后,每一步走得

小心翼翼

 

二十多年前,去山中伐木

他高大,像山中的每一棵大树

生机勃勃。每走几步

他都要回头看看我,也不说话

但让我感到安全、可靠

 

如今,他仍然走在那条路上

仍然像往常一样

每走几步,都要回头看看我

但他已经老了,像枯黄的草木

他的衰败,不可逆转

 

简评:首诗相对于前一首诗,正好构成一个参照,它是细节化的,情感就藏在这些细节的暗示之中。就内容来说,它写得已经够好,我认为唯一有遗憾的地方,是最后的感情表达依然来得太快太直接了,“他的衰败,不可逆转”可以延迟到来,也可以不说。罗兰·巴特尔似乎有个说法,文学是在尽量地延缓从能指到所指的时空关系。从写作竞争的角度,就是考虑到这首诗与同类型的其他优秀作品相比,它还需要在语言的个人特征、语感节奏、立意角度等方面再打磨,才能凸显出来。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26

  故乡十三月  

    孙飞风


故乡有十三

十三个月与十三度的年均温

分出同样的十二花信

山间映山红替代院中蔷薇

五月的石榴花六月再开

荷花玉兰从六月开到九月

最暖和的八月还留在记忆的长安里

白百合在石壁点亮一盏灯火

 

十三月比十二月多一月

低温和雨水分裂凝结而作

十三笔画写个福

不再是帝王独占的十三

是十二门徒里多个耶稣共用一场晚餐

故乡十三月不是福音

它坐在山间白云深处

是新世纪最大的叛徒


 简评:首诗有个很好的角度,语言的节奏感也是摇曳多姿的,显得很漂亮。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是有些细节显得潦草,比如第一句“故乡有十三”应该准确地表达为“故乡有十三个月”,不然就会是种无效的歧义,因为“十三”实在太多,并不具有作者故乡独属的异质特征。根据语义,它也可以表达为“故乡有两个十三”,但这个相对来说没有“故乡有十三个月”那么惊异,因为两个十三中的平均气温十三不如十三个月那么特殊。潦草的部分还有最后两行的结尾,“新世纪最大的叛徒”这种表述不仅有点老气,还不够准确,因为在21世纪之前的20世纪,作者的故乡显然也在官方层面使用了新年历了。“是十二门徒里多个耶稣共用一场晚餐”这个句子我认为最精彩,新奇而充满了意味。

 

27

  我与我  

    夏跃锦

 

相识多年,我们第一次相遇

是在梦中,彼此重叠

白天被白色笼罩,夜晚被黑色囚禁

我们嚎啕。那是在多年后的影院

悲惨的情节,主角和配角

都是彼此的分身。

我们似乎是一对哑巴兄弟

握手,拥抱就是一次伟大的合体

我们也都热爱着恐惧

譬如,在四条巨蟒的身上躺下

所有的暴力色彩

皆显得冰冷,荒凉

柔软的身躯流淌着真相

信子传递的秘密沾满毒液

我们安静。在湖边,彼此靠着彼此的肩

两块骨头抵在一起

有碎小的石块击中心脏

而一座私人教堂

正从脚跟拔地而起

头顶上,教堂的钟

在滴答之间开出几路花纹

深浅不一


简评:首诗的想象缺乏观念上的节制,情绪是很激烈的,但这种激烈却因为没有来由而显得夸张,我认为作者要增强思想上的训练,比如在这首诗里,你这种分裂又合体的激情的根源是什么。另外一点是,我认为应该在诗歌中形成一种一致性或整体感,比如说,前三句都是没有背景信息的,因此可以视为意境性的描述,但“多年后的影院”却暗示了具体的信息,就会让意境性的泛化描述转化为一种具体的事件性描述,仿佛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让阅读的重心被误导至对故事的关心上。这首诗在我看来,主要是在表现某种一般化的情绪,而不是基于某个特定事件的情感。我认为作者的语感是不错的,比如第一个分行,“我们第一次相遇/是在梦中”时机就把握得很好。



28

  佛像下的女人 

  洪发金

 

龙门石窟里住着一尊禅坐的大佛

这是尊石像,双眼紧闭,不染尘埃

大佛下面,有一个在手机镜头里直播的年轻女子

衣不遮体,袒胸露乳,忸怩着身姿

假装虔诚的样子,向佛弯腰,向佛作揖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一震

突然间害怕起来

我害怕这尊石像

会睁开眼睛


简评:首诗的最大问题是把诗写得太容易了,非常不含蓄,因此既在形式缺乏韵律感,在观念上也不够深沉,而是十分直白。并不是说这种题材不能入诗,而是这种题材如果要入诗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但如果这样,这首诗的写作其实是会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说,你可以设想佛张开了眼睛会怎样,或者,周围的人如何看待这种事情;如果引入佛理,对于这种在佛像前“袒胸露乳”的直播行为你是应该批判它还是肯定它,还是一笑置之?总之,构成诗的意义的所谓诗眼,与构成文章意义的文眼,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诗眼比文眼更要求一种隐喻特征。


海男作品:布面丙烯  80X100


29

  寂照庵 

 传说

 

坐在束河某客栈的中庭

举眼前望,门前大道上的游人

过去一些,又过来一些

一道门就隔断

我突然想起了寂照庵

寂照如若是忘却

那门前门内都有

所以,那天在游人如织的

她们成佛的小居所

吃素饭

惊诧于院内种植的肉类植物

比香火还磅礴

 

拈花一笑

是庵内墙壁上的一幅字

出庵后,我有意无意用左手

在闲暇时比划、揣摩

“寂”大概就是心中的花朵了

照是花朵的光芒

自然,我远不是那个心有莲花的人

在客栈的椅子上

说不定一起身,就又走到了庭外

 

    简评:首诗的外在主题是清晰的,所有意识与行为都规定在“寂照庵”这个空间里,但它的内在主题却非常不清楚,诗人要表达什么,缺乏一种中心性。所以在形式上,句子之间的也显得非常跳跃,比如第四句“一道门就隔断”的出现,不仅对前三句来说显得突然,对后来的句子也不构成什么作用。



30

  六月,风暴布满天空  

    赵耘

 

思想停滞,一切都被禁锢

死亡的沙漠上升

骨头被浸蚀,我们都露出刀锋

枪口扫射出黑暗

我们在尸堆里寻找骑手

背捆着的胳膊,寻找刀

六月,风暴布满天空

胸膛里支起了焚尸炉

我们羞于谈论纸和笔

方格子里全是文字的镣铐

全是不屈的头颅

死血的墨汁是诗

是六月的风暴和山洪

是崩塌的山岳

然而,柏杨站立

它的根向四周伸展

艰难地寻找梦幻的水和虚空


    简评:这首诗我觉得有些精彩的句子,比如“六月,风暴布满天空/胸腔里支起了焚尸炉/我们羞于谈论纸和笔/方格子里全是文字的镣铐”。但它的问题与《我与我》相似,就是激烈的情绪没有来由,因此显得夸张,它的内在主题——诗人到底想说什么,也没有表达清楚。





本期简评楼河,诗人,批评家,兼事小说创作。1979年生于江西南城,现居昆明呈贡。



插图海男,作家,诗人,画家。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生班。著有跨文本写作集、长篇小说、散文集、诗歌集九十多部。有多部作品已被翻译成册,远渡海内外。曾获刘丽安诗歌奖、中国新时期十大女诗人殊荣奖、中国女性文学奖、扬子江诗歌奖、中国长诗奖、中国诗歌网十大诗集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等。现居云南昆明。

本期编辑:王焱

一小撮人
一小撮写诗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