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张泽阳
日月同天。
因此,云朵飘来补空中的大窟窿
深居之人在黄昏出没
围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散步
主席台上,摄像机记录着落日的轨迹
落日在白杨树林后徘徊,仿佛
树尖大火翻滚,麻雀集体飞出来
梵高的《星夜》不断流动,喷发
人们在落日与满月之间不停地奔走
此刻呈现的动态,有着极致的美
落日不止故人情,绿茵场上画卷铺展
月光洒落,朱砂与石青绘出翩然的舞者
此刻,夜幕低垂下来,交错的人影中
万千思绪萦绕,脚下与远方模糊不清
简评:这首有着明显的写作模式——借景抒情。即写景-抒情。观察视角呈现出散射状态,就如一个聚焦的镜头,为心灵状态的表现做了很好的铺垫;诗歌语言相对寂静,与所表现的环境相协调,所表现的景观也多带有闲静之感,体现着较为娴熟的绘境能力。但诗中部分直露的抒情句,有折损诗境(无我之境)的瑕疵,而之于情感(有我之境)则是一种赘余。
夜过北街
丁洪飞
暖黄的枫树此刻停止生长
和陡街的喧嚣呼应,尘埃落满心头
又仿佛在新生,树皮脱落在春天
除了云追赶星光,只有梦滋长的声音
躲着人群,和发芽的枫树交换灵魂
一半埋在土里生根,一半沐浴星辉
漆黑处,步子轻快,也孤独无人
又何妨?像粗壮的树干,任凭风雨
疾驰在岁月,策鞭赶马过草原
评:这首诗比较活泼,有着明显的青春期感伤色彩。诗人取景日常,但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交错,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初读前两句是充满期待的,但后面就略显不足:其一是诗歌语言自觉性稍微欠缺,句子模式化,词语意义无法落实,较为稚嫩,中气不足;二是有诗歌句式有他人的痕迹,这是写诗的大忌;三是缺乏更为严谨的对生活经验的提取升华能力,诗歌中的幻想与强行建构损伤了诗歌的触感。
天堂
赵耘
推开一扇窗,就看见蓝色的
天堂。轻逸,安祥,没有重量
夏雨带来的凉,一页梦的帆
所有生命中的铅块
被释放,压弯的肋骨
恢复原状——黑色的死鸟
在蓝色雨棚上
用死亡,读出雨的生命
嘀嗒——
嘀嗒——
壬寅年•夏
评:这是一首有生命重量的诗,虽然只是短短十行。诗人所用的意象围绕着生命的“轻”和“重”,二者在叙述推进中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效果。“鸟”的坠落,象征着生命的沉重,而“雨”的潮湿感刚好体现了诗人心绪的苦闷,是生命的“重”,是一种无法把握的下沉;诗歌中的“蓝”被诗人称为天堂,是一种空阔、辽远、自由的触感,这是诗人内心得到舒缓的“轻”,在这一“轻”一“重”中,既消解了心中苦闷,又意识到了生命的常态。
山中遇雨
罗方雄
布谷鸟在雾中散落的叫声逐渐远去
骤降的雨中,我试着深深地呼吸
可野生羊奶果花的芳香
似乎是突然消失的
一起失去踪影的还有开粉白色花的映山红,
红紫色的鸢尾花
眼外青山一重重,有着阴雨天浓重的抑郁
彼此挨近,像孤独的过时的王在聚会
但一言不发
文明的电塔矗立在它们侧倾的头顶
这人为扣上的王冠,山中鸟雀难表异议
再行数里,村落不见炊烟,人间芳菲已尽
留给我这异乡人的,是五月的风
已吹过古老寨子
已吹过,人间惶惶的人心
评: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意识的诗。“怀旧”最早源于希腊语,是指渴望回家之痛苦。随着时代迁移与人们心理的变化,内涵有了扩展和延伸,指向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文化趋势,被当作“某种人类疏离的基本状况”来谈论。在这首诗中,这种意识并不局限于诗人个体对自己过去的回忆,或是一种“年华渐逝”的印记,而是有一种泛化状态,作为一种正常的情况,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
龙泉路的泡桐花
芒原
从一栋楼出发,又回到
同一栋楼,这是不是所谓的宿命
我也疑惑。十多年,像迎风伸出的手指
抓不到一根时间的树枝,像追逐
大象的蚂蚁,奔跑在落日虚构的风暴
侧身与反转,都已刻下特警的烙印。那一天
就在龙泉路49号,正值晚春,小城里
唯一的几株泡桐花开了,紫色的小喇叭,堆满
天空,朝着路人吐蕊,略带着淡淡的哀伤
那时每个年轻的生命:从高强度体能
三公里武装越野、实弹射击、模拟抓捕
战术演练……等等,都把青草高高举过头顶
后来,人员分流,又挪了两个地方
曾经的那些人,也都去了
不同的岗位。时至今日,已是物是人非
楼已变成了文联的楼。此刻的我
正看着路旁的泡桐花,在遭受一场冷雨后
有的落在路面上,有的还在
孤零零地奔向天空
淡淡的哀伤
评:这是一首很成熟的诗歌。诗歌具有动态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一方面来自诗歌语言的自我表现力(这是诗人组织的效果),诗中不同时间的串联,显示出一种观影感;一方面来自诗人精神表达上的辩证性,“从一栋楼出发,又回到/同一栋楼”,是对个人生命去向的哲学思考,但不止如此,诗中“后来,人员分流,又挪了两个地方”隐藏更深的意义即:物理时空上的不同地方并没有任何差别,差别只在心中,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落差感。
挽歌
彭然
与我们相逢一笑的人,此刻要去泯谁的恩仇
与我们狼狈为奸的人,衣冠楚楚走向废墟要去淘汰
哪个不容有错的自我。他人的体面打着过往的不识
他人的音容笑貌载着挽歌,初听时那般悦耳。
与我们久别了的人,跳着舞来到心头,咯噔咯噔
与我们一抹玫瑰的笑容,更多是盛夏的雨季
伞下滴答的雨水,认领少年的注视,雨中冒充她的访客。
与我们相互告别的人,是频频回头还是义无反顾
拥入他人炸裂的胸膛,火焰一般余音袅袅。
与我们联系密切的人,终于去到无法跟我们联系的生活里
推着新世界的大磨,他们用身上的鞭痕编辑话语
于朋友圈哀嚎。与我们拔刀相向的人
如今都温柔地收起英雄主义的镰刀
所有人露出苦大仇深的笑容,袒露疲惫的五脏六腑。
所有心脏受过伤的人,如今都在人群的庙宇里寻觅
浪漫主义坍塌的避风所。与我们一见钟情的人
成了别人一见钟情的常客。她的得体来自她的贤良淑德
她的真知灼见让人伤透脑筋。与我们共同祝福世界和平的人
此刻熟睡在战争留下的废墟中。战争发生在我们的婴儿时刻
余生我们都在戳指刚才打进彼此心脏的子弹
它何以将我们催熟。与我们那时走上街头
拿着父母给的姓名活着不同,我们如今交换的悲哀物料更加丰富
他人的故事使我们天旋地转,在那道德的暴击娓娓道来前
我们的崩塌已在建筑新的自己。他一再用消逝的嘴角叮嘱
我们要注意自己承重的极限。
评:这是一首内容丰富的诗,对于社会生活事件背后的精神问题进行着揭露与思考,有着理性批判意识,同时批判中还渗透着诗人的悲凉之感。诗歌内容与表达形式中的黏性体现出一种挽歌情调,表现战争对人生命的摧残以及人与人之间暗藏的刀光剑影,这与曹操的《蒿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有异曲同工之处。
擦拭
王焱
老妇人出现的时候
我正在数奔跑时的心跳
愈发相信
跑步机确实能侦测出
身体深海中潜藏的
无关小事掀起的涟漪
赤裸的数字、闪烁的红心
是我看得见的真心
“嘭—嘭”,发出古寺
迟滞、拖沓的声响
她来来回回,低头擦试
刚被用过的健身器材
没有年轻壮硕的肌肉发出的狠劲
轻如窗外的细雨
轻如纱翼
更像是慈母,抚去孩子
脸上的污渍
评:这是一首感觉经验先行的诗。诗人将自己某一个时候的思绪通过想象坠连起来,有跳脱日常表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陌生化和感受延长的优势,扩大诗歌张力。但诗人的部分句子有歌词化,漂浮的缺陷,在语言的推进中有旁逸斜出与偷懒的嫌疑。
预示录
赵茂宇
我最大的欲望和疑问,是关于我死亡之后
是否有一个女人来弥补我的空缺
她继承了我的记忆
知道我的身体结构若一个腐朽的橙子
我的指纹、肢节的断裂、耳朵扁平
肺上的针孔和灰色背脊
并尽力维护我剩余的皮肤
把它洗净,保养得稚嫩、性感、发光
而一切,我从还魂之日的
稻草、蜡烛、房顶。得到预示。
昨夜,她在床上感受到我的存在
我画过的琐碎的村庄、树枝、月亮
色彩和白蛇。都一一显现
顺着我写的诗,她找到了我丢失的水牛
它在空山处的幽都站立了几十年
评:这首诗至少有着三个不同的阐释角度。其一是语言外表形成的陌生化、扩大化的感觉空间,这个特质来自诗人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处理;其次是诗歌中有一种神秘性,是指向对生命的探索与提问,有种自我确定的意图,体现了诗人高度敏感的理性与直达本质的感性相结合的能力;再次就是这首诗还有一种“遗失感”的存在,渗透在整个过程中,使诗歌在应有的张力下有了一个可以进入的通道,诗人的情感即隐匿其中。
四月
温泉
此刻我坐在校园西边的花台上
清晨的阳光从东边过来
照进辽阔的中年里
不寒不热
刚好满足了一个男人对温暖的需求
疫情还没有结束
校门口的公路上车马稀疏
仿佛倒回了多年前的时光
回家的想法一直搁浅
母亲在电话里说,玉米都种完了
她这样说的时候
像一个学生告诉我作业做完了一样
我的心悄悄地扎了一下
她没有提到我的父亲
那个从前进山伐木的男人
已经拎不动闪着寒光的利刃
只能端着一杯浓茶,天晴了
才去村里走走
从村头到村尾,只有五分钟的路程
途经六个拐弯,三十多户人家
有时候他会到某个檐下,呆一会儿
闲聊几句
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被光阴冷落的人
转一圈,很快就回来了
眼神里有说不出的落寞
满山的树木在雨水里疯长
空气中充斥着挑衅的味道
它们似乎也知道我还在外面流浪
而父亲的斧子
早已经生了锈了
评:这是一首温情的诗歌,真诚的抒情诗,诗人的思绪在回忆与当下之间游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也有一些季节性感伤。写对故乡的怀念是个常见的方向,但是能写得真诚却并不多,这首诗有着散文的气息,且娓娓道来,更见诗人的耐心,同时也有可触及的孤独、流落之感。
取石记
赵永超
肉体开出石笋般的小花
用高倍显微镜观看
也没有认识到突兀细碎的本质
肉生石,石有了血肉的腥味
生而为人,可能还不够坚硬,这是一种征兆
坚硬的疼痛绵延百万平方公里
他人不愿感同身受
生老病死慢慢的给予与偿还
几克的曼陀罗汁液
貌似壮硕的身体秒秒钟被麻翻
赤裸的身体害羞的交出 洗净
害羞,在这里请不要谈及
医生眼里不知有没有色欲
惟一可以可定的是这堆肉病了
医生化身愚公
把病人体内的太行、王屋移出
投入人世的苦海
评:这首诗是诗人内心的一次自我清洗。将生命中的沉重与疼痛以一种相对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抽象感觉具体化,诗歌语言干练,是这首诗的特点。但是诗歌语言个人化特点并不明显,表达方式单一,写作的模式化比较明显。
凤凰花影
王珊珊
在光背面,黄昏的原始面容被掩饰
由时间瓦解后,朦胧紫附着于万顷云霞
连高楼旁的红色凤凰花也被涂成蓝花楹模样
它不得已掐灭火焰,投掷出自己的影子
哦,过路人,那令你着迷的
究竟是凤凰花还是蓝花楹,或者它们的影子
或者它们也只是影子。揉着太阳穴
闭目,你用指尖,在手心画出鲸落的痕迹
于是有了掌纹。我没接住的
泪滴落到你手心,如过往般蒸发、消失
都跑到了光的背面,等时间来瓦解
评:这首诗表面写时间流逝的感伤,实则体现诗人内心的淡然之感以及事物流转之规律,因有规律,故而淡然。诗中意象取材于作者的日常经验,有对于日常事物中蕴藏的哲理的细致观察与体会。但诗歌同时也有着单薄之感,诗境空间相对平面化,少了一些张力与重力。
写给白铁匠
昌盛云
你收起冰冷的铁块,
关起通往黑暗的门和窗。
镰刀、锤子、锄头生着锈
铁屑落在另一个安静的世界
光芒四射的火花,停止了呼吸
水缸里的水也消失殆尽
没有人知道风箱去了哪儿?
铁砧如一头死亡的独角兽
在阴暗的角落接受阎王审判
祭坛的伪神乐呵呵地看着铁砧
用伪音乐的声音嘲讽铁砧
2022.5.5.奎香
评:这是一首有场景化特点的诗歌。诗人在“铁匠”和“铁钻”的相互关系中进行一种苦难的辩证,好处在于诗人在此而能将“别处”的生活共同凝练在一个过程中,即-对生活的锻造。诗中还有一定对自身生活的自嘲感,体现出反讽特点。但是后半部分略有杂糅,削弱了诗歌的力度,透露出诗人在这首诗写作过程中的矛盾心态。
本期评论:小玖,诗人,现为山西师范大学2022级待开学研究生。
本期书画:余贵林,昭通人,非著名丹青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