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在我看来,诗歌是介于拯救与逍遥之间的体裁,诗人写诗、创诗,就是在拥有回溯人生经历的禀赋的同时,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在自然和社会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精神策源地,把握诗歌的生存状态。我常常感叹“昭通文学现象”,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歌现象”,《一小撮人》给了我惊喜,这种惊喜很大程度源于“根性”和“野性”的建设,以及有关“人”和“土地”的思考,可以说,在他们的诗歌里,我看到了诗歌写作的更多可能性。
▲夜,在雪中赶路
昌盛云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如果你的眼睛里不是月亮,
那就是雪。
黏土在雪的下面工作;
火在雪的房屋里燃烧
没有束缚。
空气没有受到雪的影响,行动自如,
白色的琥珀从空中落下。
无数的雪沿着葡萄藤落在流水的河里,
攀援的黑兔偶有发黄的时刻。
猪八戒把面粉洒遍太空
带着香味的月亮,是一个熟透了的面包……
亲爱的雪,夜是你的避难所。
它可以搂住关于你的一切
雨中之树的事物,正在森林里看你。
一切关于群山和冬日的事物都在生机勃勃
它们的内心清清楚楚:一切活着的事物,
都含着雪和夜的影子。
评:刘长卿通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雪夜归图,其中包含的是山野孤寂,是羁旅情怀。昌盛云的诗歌则在保留其画面感的基础之上,建构出新的诗意,诗歌整体的逻辑是连贯的,由写景至抒情,从暗到亮,从朦胧到透彻,意象丰富,且始终贯穿着“夜”和“雪”这两个意象,“夜”和“雪”在他的诗歌里的结合甚至是温柔的、温暖的,是向上扬的。但正是这样,作者更应该注意意象的安排,不局限于意象图景的描绘和意象在诗句中的堆积,尤其要警惕形容词的使用,比如“白色的”、“无数的”、“攀援的”等等。在这里,我想借此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让诗歌不再依靠形容词的效果而使得它“动”起来?那样的诗歌画面感是否会更强?诗歌最后提及“群山和冬日的事物”、“活着的事物”,当诗歌谈及“活着”时,作者的任务是很重的,他需要构建生命的庄严与庄重,期待作者更加新颖的表达。
▲具象
李鑫
思想里有扑翻炭盆的念头,所见之物
所遇之人就有了烫伤的趋势
我心里又多了背脊发凉的空旷感
于是天空有许多蓝色的窟窿
放眼望去的城市有许多滚烫冒烟的深渊
迎面走过来几个空了心脏和肚皮的人
他们边走边冒着水汽和青烟
我一边走一边极力去扶正那个炭盆
手指有疼痛感,脸火烫如饮下几杯烈酒
我用手将一些汉字绑在一起做成一根
棍子,并使劲将炭盆拨到悬崖之内
这时天空有几朵白云,乌蒙山吹来的北风
被滇池吞吐变得温热不再苦寒
这时几个伤愈的人走了过来,他们对
曾经的空一无所知。我咬了咬被烫伤的手指
和他们微笑,致意
借此隐藏了我汹涌恶意,借此恢复了
我汹涌的善良,像一直如此一样
评:这首诗歌的题目叫做《具象》,却能从诗歌中看到抽象、荒诞的色彩,但这种抽象和荒诞不是现代主义式的、荒原式的,而是现实的。李鑫的个体经验是丰富的,而对于个体经验的艺术化表达和诗意阐释,便是他的独特之处,诗言志,李鑫的诗言的是生活,尽管他的诗歌有着制造“冲突”与“发现”的戏剧性,但他对于生活的思考才是首要的。读他的诗时,我会想起当代的一位作家——余华,每次读余华的作品,我都会提前做好接受荒诞的准备,再去读,于是我看到了一种“残忍的慈悲性”,残忍是因为他笔下的悲和喜太荒诞,慈悲是因为他在输出真情。李鑫的诗就是如此,它是一种“含泪的笑”。当然,作者也应该注意宏大叙事下的细节捕捉和诗歌美感问题,处理好直面困境与艺术建构之间的关系。
▲雨水录
赵茂宇
我迷恋的区域,蜻蜓正在垂直落下
那是下午三时,雨水就要来临
π小姐在窗下呆坐,已经许久
并未告诉我,燕巢中那块逐渐消失的木头
昨晚,雨水停止不久。她终于又拿出画具
临摹一只残缺的蜘蛛。上帝要离开一会
手中拿着洗净的苹果
评:提到赵茂宇,我总是会给他贴上一个“先锋”的标签,在诗歌写作中,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他对于意象的把握和处理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法则。这首诗的叙述非常简洁、平静,一个区域、一个人就建构了他的叙事,他的目光聚焦在“区域”之中、“π小姐”这个人身上,读完整首诗,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在一种阴暗、潮湿的氛围里,太“重”了,压抑到情绪几乎要反弹了,但是作者是怎么处理的呢?“上帝要离开一会,手中拿着洗净的苹果”,如果说前面部分是氛围,是铺设,最后这句就是“致命一击”。总地来说,赵茂宇的诗歌几乎具备了他的“定性”风格——他的“下沉”的姿态,但是诗歌中的“自我”寻找似乎是隐秘的、封闭的,期待赵茂宇在阅读经验和现实写作中找到平衡,写出更多佳作。
▲雪
温泉
这铺天盖地的白,嚣张的白
从地下冒出,从夜晚的母腹产出
澎湃,汹涌,涤荡,在大地上
席卷尽其他一切颜色
这荒诞的白,不真实的白,离奇的白,夸张的白
把灰暗的影子倒立在天空
像一块等待拧干的
阳光湿透的手帕
这温暖的白
这比酒还醉人的白
这在低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白
这压死冬天的白
单纯而又错综复杂的白啊!
从此以后,我该怎么面对自己——
荒凉,渺小,罪孽深重而又满是泥水的一生
评:温泉是一个“敏感”的诗者,他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直言立意。他写的是雪的“白”吗?或许是,但是我更愿意相信,他写的是雪的“命运”,是的,雪和人一样,有命运了,它“从夜晚的母腹产出”,它能够席卷一切,它“白”得发凉,“白”得不真实,它“在低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甚至“压死冬天”,雪的生命轨迹——复杂、鲜明、深刻。诗歌最后回到了“我”,对比“雪”的命运,“雪”的透彻,我的一生是怎样的?“荒凉,渺小,罪孽深重而又满是泥水”,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余秀华的“月光把一切白的事物都照黑了,白的霜,白的时辰,白的骨头,它们都黑了,如一副棺材横在她的身体里。”
▲蜜蜂
柳燕
一只蜜蜂从窗户缝隙飞进书房
然后又在纱窗和玻璃的缝隙间
对着彤云封锁的天空徒劳地飞翔
我并不想救它,虽然大雪
退回它本来的驻守山顶
春天在所有植物和动物体内萌芽
但它依然会误入另一扇窗
死于同样的希望与绝望
那还不如死在我这儿
至少,过几天会有人收殓它的遗体
评:柳燕的诗风一直都很成熟,他的诗歌经验建立在对世界性和根性的把握之上,这首诗写一只蜜蜂的生存状态,写它面临的困境,透过作者的眼睛,能看到“生”与“死”的挣扎,“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隐义,和他众多的诗歌一样,这首诗同样有着本雅明式的版图,写生时写死,写希望时写悲凉,写彼岸时写此在。诗歌经历了三次转折,由望见蜜蜂“徒劳地飞翔”到“我并不想救它”再到“那还不如死在我这儿”,诗人的精神综合体是复杂的,在这样的综合体中,他确认了他的身份,和蜜蜂建立了认同感,为诗歌留了一个出口,“诗歌是用来悲悯的”,正是此意。
▲鳏夫
沈沉
他现年六十有二
结对帮扶的女干部
带着四十出头的风姿
天天从村食堂
给他送菜送饭
他把她的照片
到县城相馆放大
打印,张贴于
本应属于
天地君亲师的
位置上
评:这首诗几乎由叙事填满,“她”做的事——“天天从村食堂,给他送菜送饭”,“他”做的事——“把她的照片到县城相馆放大、打印,张贴于本应属于天地君亲师的位置上”,语言纯粹简练,气息贯通。“天地君亲师”是什么?这是一种自然崇拜,是古代祭天地、祖宗、圣贤的综合,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伦理道德以合法性,这首诗原本落在“地上”,它所描写的是“帮扶故事”,是农村社会实况,在最后一句将诗歌拉到了“天上”,其中表达的感情是复杂的。但是,对于这类诗歌的处理需要纯熟的个体经验来维持和推动,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诗意需要找到生活与艺术的平衡奥秘,这首诗的内在张力还有所欠缺,对于原始信仰与民族心理的写作,需要作者训练一种高级的诗意表达,找到源头和根本。
▲小年望月
赵耘
今日小年,在外面吃火锅
我们的小服务员
戴着鸭舌帽,系着长围腰
沉默着把我们吃空的碗
一个一个收走
尔后,一个人沉默着
坐在角落里的长凳上
抬头看着长空里不太圆的明月
提一下滑下鼻梁的口罩
又站起来,往我们火锅里加汤
加完汤,又坐回长凳
偏着头,看依然明亮的冷月
也许,此时
他的母亲
也正在屋里
抬头望月,这轮明月
一直都是冷的
从来没有热乎过
评:在这首诗中,作者的视线分为两处,一处是作者本人正在经历的世界,一处是作者理解中的世界,是作者的经验记忆,作者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是很强的,诗歌的结构层次也较为清晰,“小服务员”作为作者的观察对象,是诗歌的主角,首先,他“沉默着把我们吃空的碗,一个一个收走”,然后他“一个人沉默着坐在角落里的长凳上,抬头看着长空里不太圆的明月,提一下滑下鼻梁的口罩”,最后他“又站起来,往我们火锅里加汤,加完汤,又坐回长凳,偏着头,看依然明亮的冷月”,动作几乎一气呵成,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便能窥见作者的细节描写功力。诗歌的最后部分仍然在叙事,实际上作者开始了他的抒情,作者提到了“他的母亲”,提到了“冷月”,由此建构出“故乡——他乡”的联系,故乡从来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它渗透到了文化、精神层面,从这里开始,诗歌找到了归属,也证明了同你我一样的人——“他”的孤独。
▲骆驼
芒原
从傍晚的南寺返回
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一群野骆驼
站在地平线上,驼峰突兀,像一只垛口
伴随着黄昏的临近,不断拉长了它们的身体
越长越瘦,越像一把要和地面重合的弓
这个撕裂的过程,让我想起了滇东北山中
流传的一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下我真正见识到了——
它们就应该是这蒙古草原的雄主,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可又一看:它们步履蹒跚
一副欲敲响落日晚钟的样子
我就无法想象,它的大
和一个帝国的崩塌
谁更大
评:读芒原的诗,我会想起雷平阳老师曾经说过的:“不朽以肉身达成。”在这首诗中提到了骆驼的肉身“越长越瘦,越像一把要和地面重合的弓”,当肉身极度撕裂,骆驼面临的便是死亡,按照往常经验,接下来会怎么写?或许写骆驼的死亡,写面对死亡的思考,写生命的沉重。可是芒原不是这么处理的,他设置了转折——“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紧接着他写到“它们就应该是这蒙古草原的雄主,金戈铁马驰骋疆场”,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悲剧美学的问题,骆驼本该驰骋疆场,为何步履蹒跚?这就是悲剧,它不可避免,甚至无法摆脱,它的发生是必然。诗的末尾写到“我就无法想象,它的大和一个帝国的崩塌,谁更大”,这句话所产生的控制力和威慑力本身就是巨大的,这是作者的审视和哲思,用骆驼的“大”对比帝国崩塌的“大”,这是极难辨认的。
▲回乡偶书
罗方雄
昨夜的月亮干净洁白——当它终于爬上赵家岩山顶
顺势从断龙脉梁子撒下的月光,于无声处
填满了水井湾陷落的山谷
这一方陡峭大地上隆起的小小山峦
它们转身,成了匍匐于大地,月光的信徒
几十公里外的金沙江早已被时代阉割
失了野性后
一些形容词从雄健变成柔美,刚强换位软弱
棱角分明与桀骜不驯的是过往,若是临江
唯有兴叹而已
回望眼,这老旧得漏风却始终还在挣扎着的村庄
是被时代潮流拖拽着磕磕跘跘向前的一滴水珠
它存在,因为有人还能身处其中,这里的每棵树
都还在竭力试图长出向上的姿态
它也不存在,毕竟那些逃离它远去多年
消失在人海的人
在城市更大的深渊里,从不敢轻易提及它
几百年了,村庄的孤独伴着热情,愤懑常随妥协
有时它大吼一声,期盼着大山之外的人们有所回应
得到的,是整夜整夜的寂静
只有冬日的夜鸟哆哆嗦嗦地吐出,有关村庄之外
零零碎碎的,暴风雪可能袭来的讯息
评:罗方雄的诗歌语言带有散文化的特点,对于故乡的风景、村庄的人事,他的描写,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整体节奏平缓舒畅,具有美感。对于作者而言,他的难以忘却都在诗歌中表现出来,这种难以忘却带有深深的悲哀,他的讲故事的声音,和故乡的“变”、成年人的沧桑、村庄的孤独裹挟在一起,杂糅着他的复杂情感。他的书写,更像是一种“中间地带”的书写,表面上看似是旁观者,实际上是亲历者,他的罗列和指认,都是对故乡的“爱”。但是,诗歌中的一些词,如:“时代”、“唯有...而已”、“时代潮流”和叠词的使用,容易导致诗意的欠缺,使得诗歌变“空”。对于故乡的描写,对于地方性问题的探讨,我更赞成李敬泽老师评论雷平阳老师诗歌的观点:“他确实在寻找故乡,但那肯定不是对某种哲学或诗学上的安居的想象和追忆。看山是山,追忆仅仅是追忆,而不是追忆似水年华。”
▲钓泥鳅
王珊珊
游客纷纷凑近,看戴草帽的人收起鱼竿
一条泥鳅在半空极速摆动
在夕阳下显得雄健有力,还是没有
挣脱被扔进水桶的宿命
那里挤着黑麻麻的一群泥鳅
一条紧挨着一条,由于空间实在狭小
它们被施了定术,无法动弹
仿佛已经死了一个下午
有路人好奇,走过去晃动桶身
泥鳅艰难地移动了几秒,又睡去
一桶水静了下来
暮风吹来,桶外有快艇驶过
一阵水花哗哗哗,嗒嗒嗒
顷刻间,泥鳅集体复活
像一条绕了无数圈的又细又长的黑蛇
在半桶水里拼命游动,以附和桶外的流水声
游客散去,钓泥鳅的人提着水桶回家
“今晚可以做一顿好吃的啦”
夕阳离开白昼,黑鸟飞向古老的建筑群
评:王珊珊的诗歌很“轻”,这是我在阅读她的诗歌时的第一印象,温婉、平静、柔和,有田园之美。她的诗歌有一个确凿的“点”,随之是开放的、动态的叙述。这首诗写了泥鳅的宿命、钓泥鳅的人的使命,二者形成了诗意的反差,泥鳅被抓后只有在水花肆意的时候才会复活、会挣扎,而钓泥鳅的人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后,只想着“今晚可以做一顿好吃的啦”,她的讲述中浸润着情感——生与死、寂寞与喧闹、生机与生计都在同一个声音里出现,这甚至是一种内心的悖论。
▲寻雾
彭然
古老的雾
还在山上攀爬
雨也仍在一个署着你名的季节里打转
高处有若隐若现的
金光。我心有普照人世的
太阳。但它们并不存在于
我记起你的每一日。
只有古老的雾
被我伸手抓住。
不管多少年过去
我仍能看清你
头发上长出的蔷薇
和你鼻梁上盛开的雏菊。
只有雾是永远握在了我的手中
当你化作决绝的
一团火焰。
当你在我年轻的心里
作古。我只能
在雾中
寻找你的踪迹。
并永远尝试着
在你平坦样子上
种下一个花园。
无数的刺和雾在那里生长
一齐掩盖了
你花瓣的脸庞。
评:彭然对于诗歌意象的运用和把握是非常到位的,他的感受力很强,捕捉的是瞬时的、抓不住的美,且有着巴赫金式的想象。“雾”这个意象贯穿整首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古老、朦胧,它甚至会生长、蔓延,只有“雾”能“被我伸手抓住”,“只有雾是永远握在了我的手中”,诗中的“你”和“雾”一样,漂浮迷离、若隐若现,可“我”是透过“雾”看清“你”的脸,是在“雾”中找寻“你”的踪迹,很虚很轻,但是作者很快就将这种虚落到了实处,先是写头发和鼻梁,后面写“在你平坦样子上种下一个花园”。如果说这首诗写的是回忆,那么这种回忆就不是简单的物是人非和人是物非,诗歌从具象到抽象,这其中有充沛的情感,有悲欣交集,可以说,彭然发明了一种只有他认定的“雾”,就像李商隐的“太阳”李商隐的“雨”。
▲雪夜抒怀
张泽阳
人间已经熟睡,一场大雪才悄然而至
与友人徒步去烧烤摊喝酒吃肉,在路上唱歌
我们深陷于茫茫白色中,看雪花覆盖万物
过往的车成了破坏美的罪犯
没有一辆肯为醉酒的我们停留,趁着夜色
在停放的车上写下她的名字
我知道,一切终将会随雪融化,消散
但我们依旧选择顺从另一个自己,譬如
冒着生命危险去爬雪山,朝天空呐喊
在深夜里,我们将啤酒瓶空出来
装满今夜的哀思与独白,进厂打工的侄子
醉诉生活的皮鞭和绿皮火车上的过客
夜更深了,我们巴巴地望着雪花盖住人间
心跳快如闪电,汗毛倒立与黑夜对峙
望着镜中涨红的脸,我的一切抒情与雪有关
评:这首诗通篇都是为标题“雪夜抒怀”服务的,张泽阳的叙事紧凑,他对于“雪”、“人生”的理解有着处境和阶段的变化,在这样的完形叙事下,作者的情感一层一层铺开,进一步证明他的破碎,他的“无端悲喜”和“何枝可依”。这首诗也是宏大的,它不仅写作者自我,也写到了“我们”,甚至写到了众生相,其中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有生活也有“江湖”,当生活和“江湖”重合了,我们才会“巴巴地望着雪花盖住人间”。作者把这首诗塑造成了一首悲壮的“哀歌”,却能从中读出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自尊。
▲偷渡梦魇的通缉犯
丁洪飞
他从未来过,被追缉和叛逃缠绕
海岸的木舍里
荆棘发疯似的蔓延,接通天国的路径
后来,他被遣返回镜子世界的梦中
我询问过:既然都无法逃离,为什么?
不尝试接受这个残缺的世界与人性
人群里,他们被钉在十字架上
一次又一次的被鞭打、审判
疾风肆虐,稻草与木屐燃起熊熊大火
我的额头上雕刻有一个通红的“囚”
从梦境偷渡,一次次被通缉
寻找逃离的办法与路径
评:丁洪飞的诗歌语言是很新颖的,且附着神秘感和氛围感,细读这首诗,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通缉犯”是谁?是“他”吗?还是“他们”?抑或是“我”,答案是:都是。被通缉的人会陷入自我缠绕的逻辑、会反抗绝望,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铁屋子”和“无物之阵”。作者笔下的“人人”的生存状态是一致的,“无法逃离”、“一次又一次的被鞭打、审判”,“一次次被通缉”,他们的统一性就在于“寻找逃离的办法与路径”的坚持。这首诗的结局走向有着众多的可能性,可能是天堂、人间、鬼居之所等等,不管哪里,都蕴含着作者批判性的哲思。当然,作者对于人性和神性的“发现”,对于现代性的开掘,还是不够的,如何构建和消解神圣与梦,作者仍需斟酌。
特邀点评嘉宾
张译丹,1999年生,毕业于云南大学,云南玉溪人,玉溪市作家协会会员,笔下作品散见《诗潮》《青春》《滇池》《零度》等刊,曾获首届银杏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