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标:
o 加强膝关节稳定性
o 恢复功能性运动能力
o 恢复运动负荷
康复训练:
② 无负荷至轻负荷练习。
2.术后8-10周:
① 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② “坐位抱膝”与健腿完全相同后,开始逐渐保护下全蹲。
③ 强化肌力,同时进行中级锻炼程序。
3.术后10周-12周:
① 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② 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训练:包括深蹲、腿举等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③ 平衡训练:使用平衡板、单脚站立等方式提高膝关节的本体感知,帮助恢复动态平衡。
④ 步态训练与逐步跑步训练:逐步增加负重行走,练习跑步的动作,但需避免高冲击动作。
主要目标:
o 恢复运动技能
o 完全恢复膝关节的力量与稳定性
o 实现更高的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
① 高强度训练:如深蹲、跳跃训练、跑步、曲线跑步等。
② 急停与方向改变训练:为恢复运动中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做准备,逐渐增加速度。
③ 比赛模拟训练:在安全环境下进行运动比赛的模拟训练,包括快速起跑、变向、跳跃等动作。
五.长期维护期(6个月及以后):保持功能与预防二次损伤
主要目标:
o 预防二次损伤
o 维持运动能力
o 增强膝关节耐力与灵活性
康复训练:
① 维持力量训练与平衡训练:持续进行强化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肌群的力量训练。
② 膝关节的持续保护:避免高风险运动,特别是突然转向或大幅度冲击的动作,直到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