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分几个阶段?

文摘   2024-12-14 22:59   山东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作为治疗此类损伤的常见手术方法,已帮助无数患者恢复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然而,手术只是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术后的康复训练是确保手术成功、恢复运动能力、避免二次损伤的关键。

     很多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询问在什么阶段可以做哪些训练或者恢复到哪种屈曲角度,今天为大家介绍各个阶段常见的康复训练方式和恢复角度。

一. 术后初期(0-1周):保护期与早期康复

主要目标:

o 控制肿胀和疼痛

o 维持膝关节的活动度

o 预防肌肉萎缩

康复训练:

①  冰敷与抬高:术后48小时是内切口最容易发生出血的阶段,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可进行一次冰敷,如果发热、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可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

②  踝泵训练: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③  髌骨活动:术后第1天开始,上下左右推动髌骨,活动后立即冰敷10分钟,每日 1次,重复3天即可。

④  直腿抬高训练

⑤  活动度练习:要求患侧膝关节能够被动伸直到0度,屈膝关节到达60度(足部不离开床面),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



二.恢复期(2-4周):增加活动范围与肌肉力量

主要目标:

o 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

o 恢复大腿肌肉力量

o 增强稳定性

康复训练:

1. 术后2周

① 被动屈曲至90~100°

② 开始指导下自行练习屈曲,进行初级的锻炼项目,如股四头肌练习

2. 术后3周

① 被动屈曲至100~110°

② 股四头肌加强训练:逐渐增加股四头肌的等长训练,可以结合物理治疗器械(如健身球、弹力带)

③ 全脚掌着地行走:患腿向前迈出全脚掌着地, 同时双拐向前放在与脚尖同一直线处健腿跟上。

3. 术后4周

① 被动屈曲达110~120°


② 靠墙静蹲练习,单腿平衡练习、动态平衡练习,

③ 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三.加强期(5-12周):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与运动能力

主要目标:

o 加强膝关节稳定性

o 恢复功能性运动能力

o 恢复运动负荷

康复训练:

1.术后5周:

① 被动屈曲达120~130°。


② 无负荷至轻负荷练习。

2.术后8-10周:

① 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② “坐位抱膝”与健腿完全相同后,开始逐渐保护下全蹲。

③ 强化肌力,同时进行中级锻炼程序。

3.术后10周-12周:

① 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② 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训练:包括深蹲、腿举等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③ 平衡训练:使用平衡板、单脚站立等方式提高膝关节的本体感知,帮助恢复动态平衡。

④ 步态训练与逐步跑步训练:逐步增加负重行走,练习跑步的动作,但需避免高冲击动作。

四.运动恢复期(3-6个月):逐步恢复运动技能

主要目标:

o 恢复运动技能

o 完全恢复膝关节的力量与稳定性

o 实现更高的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

① 高强度训练:如深蹲、跳跃训练、跑步、曲线跑步等。

② 急停与方向改变训练:为恢复运动中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做准备,逐渐增加速度。

③ 比赛模拟训练:在安全环境下进行运动比赛的模拟训练,包括快速起跑、变向、跳跃等动作。

五.长期维护期(6个月及以后):保持功能与预防二次损伤

主要目标:

o 预防二次损伤

o 维持运动能力

o 增强膝关节耐力与灵活性

康复训练:

①  维持力量训练与平衡训练:持续进行强化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肌群的力量训练。

②  膝关节的持续保护:避免高风险运动,特别是突然转向或大幅度冲击的动作,直到完全恢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及时到康复科就诊,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避免错过最佳恢复时间。如果您有相关需求,欢迎前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理疗科就诊,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孔凡娥主治医师出诊时间:

西院:周一至周五全天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保健楼3楼医生办公室

电话:0531-68901656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山东省中医院康复科
中医特色康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