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第一课》

2024-11-28 09:14   北京  

很多即将进入大学或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想要了解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况,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很好奇生物医学,但是不知道其中具体有哪些方向”,“我比较喜欢生物学,但不知道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对医学感兴趣,但只在电视和医院里粗略了解过医生的工作”,以及包括“生物领域的毕业生好就业吗,未来的医学将会往哪个方向发展”。面对诸如此类的困惑,打开《生命科学与医学第一课》这本书,较为系统地学习生命科学与医学相关前沿知识,就会找到相应的答案。



魏海明 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7

 

为了在高中生和本科生中推介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价值与魅力,吸引更多的高中生和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与医学专业,近年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各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在大一新生中开设生命科学与医学”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以培养兴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以感召学生为主、以教育学生为辅,从生命科学领域一位位杰出人物、一项项重大发现起始,拓展到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意义及其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该系列讲座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肿瘤生物学、临床医学等领域。

 

  • 第一讲 生命科学的使命

魏海明 教授,免疫学家,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 第二讲 基因组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沈显生 教授,植物学家和生态学专家,安徽省教学名师。 

  • 第三讲 植物改变我们的生活

赵 忠 教授,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引进专家。 

  • 第四讲 蓝藻水华暴发的分子机制

周丛照 教授,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引进专家。

  • 第五讲 我们的细胞

张华凤 教授,肿瘤细胞生物学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第六讲 蛋白质设计

刘海燕 教授,计算生物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陈 泉 教授,青年合成生物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

  • 第七讲 免疫治疗

田志刚 教授,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全国模范教师。

魏海明 教授,免疫学家,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 第八讲 炎症与炎症性疾病

周荣斌 教授,免疫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第九讲 抗体技术

金腾川 教授,免疫学专家,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

  • 第十讲 生物医药技术

肖卫华 中国科大引进教授,生物技术专家。

  • 第十一讲 药物与疾病治疗

刘 丹 教授,青年细胞生物学专家,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 

  • 第十二讲 肿瘤的发生与治疗

梅一德 教授,肿瘤细胞生物学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第十三讲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施蕴渝 教授,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

  • 第十四讲 阿尔茨海默病

申 勇 教授,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

  • 第十五讲 从光子感知到修复失明

薛 天 教授,神经生物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第十六讲 大脑的光控开关——光遗传技术

熊 伟 教授,神经生物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第十七讲 认知神经心理学

张效初 教授,神经生物学家,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

  • 第十八讲 受损神经的再生之谜

胡 兵 教授,神经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引进专家。

  • 第十九讲 基因编辑和疾病治疗

程临钊 教授,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专家,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

  • 第二十讲 生殖医学的故事

史庆华 教授,生殖细胞生物学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第二十一讲 血液与脐血移植

孙自敏 主任医师,血液病专家。

  • 第二十二讲 肝恶性肿瘤与肝移植

刘连新 教授,主任医师,肝胆外科专家,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

  • 第二十三讲 医学研究的价值

翁建平 教授,主任医师,糖尿病学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以“生命科学与医学”系列讲座为基础,编写的这本《生命科学与医学第一课》所选内容位居科学前沿,有助于了解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本书避免过多使用晦涩的科学术语,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读者快速获取知识,产生科学兴趣;本书虽为大学教材,但同样适合学过生物的高中生阅读,多数内容都可读懂。

 

本书由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编写,其中包含多名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等,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本领域研究进展相结合,编织成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向读者展开生命科学的瑰丽画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认为,“科大新医学”是适应现代医学新形势而产生的,要透彻理解人类生命和各种疾病特征,发现新的治疗技术、新的医疗设备、新的靶点药物,就必须“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为此,本书还邀请了多位医学专家介绍医学研究及其进展。

 

 

本文摘编自《生命科学与医学第一课》(魏海明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7)一书“前言”“丛书序”,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科学第一课丛书/包信和总主编)

ISBN 978-7-03-077784-3

责任编辑:蒋 芳 国晶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20 余位著名专家和学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精彩的案例,介绍了生命科学与医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发展动态,以及研究成果与前沿进展。其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进化论、植物学、生物技术、生殖医学、肿瘤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

 

本书适合各类在校大学生和高年级的高中生阅读,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以感召学生为主、以教育学生为辅。同时,还可为大学教师教学研究作参考。另外,社会大众也可阅读,以掌握一些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保健意识。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中科数媒
中科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是科学出版社数字化发展战略转型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优质数字资源集聚、数字化业务模式创新、软件平台开发等领域。中科数媒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产品,获得“优秀知识服务平台”、“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智库推优”等多项荣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