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梭菌感染内镜辅助诊断

2024-12-16 14:07   北京  

中科数媒,点击菜单“远至”抢红包!

作者:王浦  案例来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病史介绍
女性,70岁,因“排深蓝色稀烂便2个月,伴腹胀、腹痛1月余”入院。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深蓝色稀烂便,有刺激性臭味,4~6次/天,伴有嗳气、纳差等不适,无发热、恶心、呕吐等。患者自行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1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腹胀、腹痛症状,并有背部放射痛。
当地医院予以“奈夫西林”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为进一步诊疗收住我院。
既往史:4年前,患者因肝癌曾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抗排斥反应,有长期抗生素治疗史。近4年来,患者经常发生肺炎及尿道感染,否认传染病及疫水、疫地接触史。
拟诊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内镜辅助诊断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内镜禁忌。拟行结肠镜检查+艰难梭菌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毒素鉴定。完善肠道准备后,行结肠镜检查。
内镜所见
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质脆,乙状结肠多发离散、淡黄色伪膜(图1)。
图1  伪膜性肠炎结肠镜表现,可见多个离散斑块状淡黄色伪膜,黏膜充血,质脆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
除活检病理外,另取新鲜黏膜标本(接触空气时间<30 s),由厌氧容器运送,30 min内接种于CCFA培养基(艰难梭菌选择培养基,由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和蛋白质琼脂组成),并于37℃厌氧环境培养48 h。
图2  活检病理  乙状结肠黏膜固有层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图3  艰难梭菌镜检  可见革兰染色阳性杆菌(100×)
活检病理光镜所见
活检病理示黏膜隐窝上皮分泌亢进,大量黏液充塞隐窝腔,伴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细菌培养镜下所见
培养基上密布灰白色有马粪味可疑艰难梭菌菌落,紫外线照射有荧光,光学显微镜下见典型革兰染色阳性杆菌。
生化鉴定及毒素检测
单一菌落生化鉴定及毒素检测结果确定其为产毒艰难梭菌。
图4  分离细菌毒素鉴定为产毒菌株(A+B+)
治疗
该患者确诊为“伪膜性肠炎”。予口服甲硝唑治疗1周后(500 mg/次,3次/d),病情未见好转。改为口服万古霉素治疗(125 mg/次,4次/d),4 d后病情好转出院。
讨论
该病例提示老年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免疫功能低下,有长期抗生素用药史的患者,如果出现慢性腹泻,即使腹泻不表现为典型水样便,也应高度怀疑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可能性。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内镜不仅可辅助诊断“伪膜性肠炎”,还可取黏膜标本进行艰难梭菌厌氧培养和生化、毒素鉴定,毒力测试,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文由中科医库提供,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科数媒
中科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是科学出版社数字化发展战略转型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优质数字资源集聚、数字化业务模式创新、软件平台开发等领域。中科数媒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产品,获得“优秀知识服务平台”、“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智库推优”等多项荣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