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时事   2025-01-28 14:01   北京  
 
 
 
 
 
 
 
 
 
 
 
 
 




杨柳青古版年画《同庆丰年》


清朝宣统年间的灶君像(河北武强年画)


春节临近,又该贴福字了。在昔时的年节饰物中,年画吊钱之类大都不适于新式居室,所用渐少;唯有福字,简便明快,寓意鲜明,故而依然走俏。

但是,不知缘何而起,近年来倒贴福字,忽然成风,而且愈演愈烈。由门板上的福字,到居室各处张贴的福字,再到点心盒甚至贺卡上的福字,一律是头朝下、脚朝上。前年腊月里,我由北京返回天津,路经一处大街,看到家家门板上的福字一律倒贴,宛如河中的倒影。那感觉,好似必须立起大顶,才能看好。

据说,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在我国传统民俗中确有这种说法,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么贴,尤其是大门板上。

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翻翻中国各地的民俗年画,哪张画大门上的福字是倒着贴的?但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随意倒贴为趣事,岂不过于轻率和粗糙地对待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由此而言,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内容来源:《过年书》,冯骥才著,作家出版社,2025年1月;“冯骥才工作室”公众号

微信编辑:王泓烨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

文艺报1949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