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时事   2025-01-31 10:56   北京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在几千年农耕生活中,人的生活与自然节律一致。年是大自然季节更迭周期之始,也是人们生活的新起点,人生道路的共同节点。人们自然要把对未来的希冀、憧憬和热望,通过年俗表达出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它最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它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遗产和传统的软实力。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精神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杨柳青古版年画《新年多吉庆 全家乐安然》


从文化学角度看,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民众心中对年的需求乃至渴望的表现。它象征着春节在人们心中至高的位置,表明春节这一重大遗产今天仍被生机勃勃传承着。反过来,它也体现春节在中国人心中非凡的精神文化分量。

近五年春节作为非遗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如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假期前调、春晚、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等,春节已初步摆脱淡化的威胁。

我国在世遗的申遗上,建议应将春节放在首位。作为非遗的春节,全民都是传承者。将其推入世遗,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全民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的四海一家的认同感与亲和力,同时,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在国务院参事室春节文化论坛上的发言要点

2010年1月8日北京


2002年春节在天后宫为剪纸艺人组织一次比赛,兼议创新(左四为冯骥才)


《爆竹除旧庆升平》,丰子恺作,1950年


年画缸鱼




 联系邮箱

新闻部:wybxinwen@sina.com

艺术部:wybart2024@163.com

副刊部:wybfkb@126.com

“文学评论”版:wybwxb@vip.126.com

“理论与争鸣” 版:wyblilun@163.com

“世界文坛”版:imsoha@163.com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wybssmz@126.com

“网络文艺”专刊:wybwlwy@163.com

“科幻”专刊:912230576@qq.com

《作家通讯》:zjtxwyb@126.com

会员地址信息变更 : 1876960953@qq.com

内容来源:《过年书》,冯骥才著,作家出版社,2025年1月

微信编辑:王泓烨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

文艺报1949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