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用魔法打败魔法

时事   2025-02-01 18:16   北京  


原标题:

用魔法打败魔法

——评电影《唐探1900》


《唐探1900》海报


“唐探”系列电影作为陈思诚导演最为成功的招牌IP,其电影艺术风格既有喜剧的精神,又有悬疑的色彩,加之融合了本格推理加社会派推理的侦探剧情,在“唐人街”这一既保留中华文化特色,又充满异域文化风情的时空背景下,凭借精良的工业化制作水准,较为精准地锁定E电影时代观众的审美倾向,为观众带来了具有陈思诚独特艺术风格的“唐探”系列影片。从“唐探”前三部票房的巨大成功,也佐证了陈思诚在“喜剧加悬疑加荒诞”的电影题材领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从《唐探1》出其不意的题材突破,到《唐探2》步入商业化大制作,再到《唐探3》几乎云集了全日本影视圈大咖之后,“唐探”影迷、包括影视评论专家,甚至陈思诚本人都意识到了“唐探”系列IP已经出现同质化的瓶颈效应,这也是包括世界众多知名电影IP都存在的难题。是继续在舒适区躺平,让“唐探”系列彻底沦为爆米花型商业片,还是走出舒适区自我突破,这是《唐探3》到《唐探1900》上映前五年中,始终让陈思诚煎熬的课题。而事实证明,陈思诚以破釜沉舟的勇气,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破窗思维,话别自我舒适区,为观众带来五年磨一剑的《唐探1900》。

《唐探1900》剧照


《唐探1900》作为一部带有“溯源”性质的前传电影,讲述了100年前留美华人秦福与“河北印第安人”阿鬼,如何在旧金山唐人街侦破一起白人女性谋杀案,从而挫败当地政客企图嫁祸华人的阴谋。王宝强饰演的阿鬼告别唐仁的油腻夸张,一如收养阿鬼的印第安土著,在质朴中透着几分呆萌。刘昊然饰演的秦福告别秦风的木讷书生气,摇身一变成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话痨侦探。这种错位化的人物塑造,在打破观众对二人惯有形象认知的同时,结合岳云鹏饰演的费洋古大人的颟顸无知,影片通过魔法般的移形换位人物塑造和人物彼此的性格对撞,融合魔术师金陵福笑料迭出的“大变活人”魔术表演,体现出“唐探”系列典型性的喜剧特征。而在悬疑反转的戏剧冲突营造上,不仅延续了本格推理与社会派推理的一贯基调,出身中医世家的秦福将中医的“望闻问切”嵌入破案手段,阿鬼以灵敏的嗅觉尝出城里马粪不一样的捧腹桥段,嘴嚼古柯叶往身上扎针秒变“绿巨人”的打戏,都将“河北印第安人”本能的感官功能发挥到极致,我们看到陈思诚就像古彩戏法魔术师,不断用魔法从“袍子”里变出令人意外的惊喜。

提到魔法,就不得不提影片中的魔术师金陵福,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慈禧太后的御用魔术师朱连魁,他在游历欧美演出过程中大受欢迎,却在名利双收后毅然回国,他在历史中留下的最后一场演出不是魔术,而是在1911年用电影摄像机录下的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真实影像。正如金陵福在片尾踏上归国轮船时发出的感慨,他的魔术是舞台上的戏法,而美利坚的魔术则是高楼、铁路、汽车......如果说“唐探”三部曲始终围绕“荒诞的悬疑喜剧”这样一个核心特质铺展剧情,那么《唐探1900》则在保持“唐探”系列叙事风格的基础上,将历史纵深的沧桑与家国情怀的大义注入影片内涵。

阿鬼的一首《金山谣》道出了当年数百万华人在美国西部修铁路,在旧金山淘金挖矿的苦难史与血泪史。影片中从阿鬼父辈们的悲惨遭遇,到华人入境遭受动物般的检疫过程,无不时刻提示着我们:祖国不强大,华人就逃脱不了被歧视被丑化的命运。影片中提到的“排华法案”则将对华人的种族歧视提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1882年推出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单独针对某个种族的歧视性法案。直到2011年和2012年,美国参议院与众议院才分别通过了对华人道歉的决议,而这已离该法案推出过去了130多年。《唐探1900》将众多华人命运的刻画置身于这样的时空背景,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漂泊在海外打拼的华人便是无根的浮萍,就连周润发饰演的唐人街协盛堂堂主白轩龄,也难逃儿子被诬陷至死、家产被没收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探1900》是一部春节档喜剧大片,倒不如说是以喜剧为外壳的一部华人血泪史诗片。片尾周润发在听证会上大段铿锵有力的英文辩驳,改变不了唐人街华人的命运。阿鬼和秦福精彩的破案陈述,除了让杀害白人女孩的政客父亲饮弹自尽外,也无法改变排华法案对华人赤裸裸的歧视。因此,觉醒成为陈思诚抛出的又一魔法,费洋古临死前喊出“救中国”而不是救大清,白振邦与郑仕良投身辛亥革命,为起义军盗取爱尔兰黑帮的枪支运回祖国。白轩龄的人物原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徒美堂,他和白轩龄一样,14岁便来到美国打拼,尝尽华人被歧视的司徒美堂对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倾囊相助。有理由相信即将回国的白轩龄也将如此。

《唐探1900》剧照


《唐探1900》延续了唐探系列在喜剧、悬疑、荒诞、现实之间穿插迂回的艺术舞步。但该片已经看到“唐探”系列不再仅仅满足于作为商业性大IP代名词。它在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唐探”喜剧风格的同时,融入了现实与历史的批判性思考。影片中的排华法案已经丢进历史垃圾堆,但谁敢说当下的世界,还有多少隐藏的、隐形的类排华法案正在不同国家地区上演着,这是《唐探1900》在喜剧外壳下,抛给人们的思考。

《唐探1900》剧照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喜剧是外壳,悲剧是灵魂。但如何拿捏好这之间的分寸,如何在观赏性与思想性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这是喜剧电影从卓别林开始就一直在追寻的。我们看到陈思诚找到了属于“唐探”系列的平衡点,这得益于五年来陈思诚不断突破超越自我,如陈思诚自己所说的,“有人觉得我比较成功,拍了一些赚钱的电影,如果连我都不去尝试,谁去呢”。包括《解密》《误杀3》等,无论是当导演还是监制,观众都看到了陈思诚不去定型类型片的创新与尝试,哪怕遇到挫折依然不改初衷,这才是《唐探1900》能超越前三部的根本原因。

(作者系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研究员)

 联系邮箱

新闻部:wybxinwen@sina.com

艺术部:wybart2024@163.com

副刊部:wybfkb@126.com

“文学评论”版:wybwxb@vip.126.com

“理论与争鸣” 版:wyblilun@163.com

“世界文坛”版:imsoha@163.com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wybssmz@126.com

“网络文艺”专刊:wybwlwy@163.com

“科幻”专刊:912230576@qq.com

《作家通讯》:zjtxwyb@126.com

会员地址信息变更 : 1876960953@qq.com

微信编辑:王泓烨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

文艺报1949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