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时光|到底有多少人读完了《百年孤独》?

文摘   2025-01-10 16:04   浙江  

我有一项恶趣味,就是喜欢怼那些《百年孤独》的伪书迷,尤其是那些在微信朋友圈里引用所谓“《百年孤独》中经典语录”的女性朋友(似乎朋友圈里的女性提《百年孤独》的比例要比男性高很多)。我会认认真真地在她们发布的动态下评论:《百年孤独》原著里并没有这句话。


这样说起来,我似乎很了解《百年孤独》,但其实并没有。我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范晔老师翻译的版本,读的过程也一直磕磕绊绊。拉美人巨长无比又很类似的名字常常把我搞混,我甚至需要把网上搜索到的人物关系图打印出来对照着读。



而且我也并不喜欢读小说,主要是读不懂,包括很多中国人写的小说。比如王朔的小说,比如刘亮程的小说,都读不懂。但我还是觉得我读懂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当然也可能并没有,我只是自以为是的读懂。


为什么我在只是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百年孤独》后,就能判断网上哪些语录并不来自《百年孤独》?主要看两个东西,一是看表述方式,而是看表达内容。比如这句:



再比如:



首先马尔克斯的文笔如果是上面那种伪文青矫情的表述方式,那么《百年孤独》也成不了世界文学名著。“成年人”、“悲喜自渡”这样的词汇根本不会出现在书中。其次《百年孤独》讲的并不是孤独,或者说并不是中国式的孤独,马尔克斯讲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的孤独,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孤独,但最终都是时间和命运的孤独。


马尔克斯是魔幻主义风格的代表,《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不过马尔克斯说他的魔幻主义95%都是现实的。1990年,马尔克斯应邀来访中国,意外中发现中国很多地方都在售卖他的作品,甚至街边的小摊贩也在售卖着。但是这个时候马尔克斯并没有授权中国出版他的作品。这着实让马尔克斯感受到魔幻现实主义无处不在。愤怒之下,马尔克斯撂下狠话:我死后150年内,不允许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后来在中国出版人的努力下,马尔克斯才同授权。


现在,中文互联网上无数所谓他的忠实书迷,却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分享着以《百年孤独》之名的伪金句,如此魔幻现实主义,不知道马尔克斯泉下有知作何感想。


当初为了顺利把《百年孤独》读下来,我用了两个小方法,一个是上面的人物关系梳理图。还有一个就是把“马孔多”当成“沈家门”,这个方法只可实操不可言说。我觉得像我们舟山人其实特别适合读《百年孤独》,海岛生活封闭的环境自带着孤独属性,仿佛就是一个天然的马孔多。在这样的地方,无论发生多么魔幻现实主义的事情都不觉得奇怪。


乡愁供销社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广告推广,特此声明,不再重复提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