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往事|我在杭州读闲书

文摘   2024-12-14 16:07   浙江  
天底下的书分两种:一种是学习书,另外一种是闲书。这是我外婆的分法。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直到高中毕业,一直寄住在外婆家。外婆没读过书,仅认识的几个字也是我和表姐表妹教她的。她每次看到我很开心地读一本书时,就知道我在读闲书,反之如果一点都不高兴,那读的则是学习书。读学习书使人痛苦,读闲书使人快乐。



六横岛上没什么好书店,闲书主要来自学校的图书馆,那也是一些又老又旧的闲书。偶尔在假期时到父母谋生的沈家门,人生地不熟也找不到什么有意思的书店,就算找到也没那么多闲钱用在买闲书上。我的大量的闲书基本都是在杭州读书期间读的。


韩寒在2002年出过一本书叫《少年啦飞驰》,这本书被韩粉们称为韩寒写得最差的一本,但我个人非常喜欢。那些表示书中对大学生活的描写充满意淫的韩粉,我估计他们读的大学都是正规的大学,好学校。而没有排名靠后的那些大专或野鸡大学的经历。书中里面关于大学生活的混乱情况描述,跟我读过的那个大专非常像。我也怀疑这么本书是枪手代笔的,没有亲身经历,哪会如此生动?不过我觉得成名以后有枪手代写也很正常,古龙不就有很多枪手挂他的名出书吗?


离开家乡以后,才觉得天地宽大,也见识了人心险恶。大学报到当天,我们在寝室里就遭遇了两起诈骗,均来自刚认识的学长。第一个学长卖给我们电话卡。现在的大学生可能不知道电话卡是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公用电话的话费储值卡。我们刚去上大学时手机还是少数人拥有的,寝室里也没有安装固定电话。每层寝室楼只有一部公用电话机,插电话卡打电话。那个学长称自己是学生会照顾新生的,八折卖给我们,开学两天后我们就发现那玩意在学院路夜市都是五折出售的。另一个学长说自己已经毕业了,现在贝塔斯曼书友会工作,卖会员给我们,并提醒我们上了大学也要多读书充实自己。初出茅庐的我们稀里糊涂就把钱交了,甚至忘了看这个“学长”的身份证明,结果等了两个月还没有收到贝塔斯曼书友的目录才发现又被骗了。



那时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如日中天,我在六横岛生活时就看过他们的精美的型录,我还在杭州见过他们的线下店,印象中好像在文一路。后来我还是通过其他渠道加入了书友会,每个月都会邮寄型录过来,今何在的《悟空传》我就是在贝塔斯曼书友会买的。不过贝塔斯曼书友会的书也不便宜,我买闲书的主要渠道还是在学院路的夜市。


2000年以后的文教区开始有一些大学陆陆续续搬去了滨江和下沙,我在文三路读书时周边还有十几所大学。学院路旧书摊卖的书也来自周边大学的大学生,所以能淘到一些有意思的书。摆摊的是个老头,卖书也收书。我在那个旧书摊里买过孔庆东和余杰的书,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是自己阅读的黑历史。还有很多其他书籍,不过大学毕业时都送人了。它们从文教区来,就让它们留在文教区吧。


刚入学的时候,我还跟同寝室的温州人林清如去过古翠路上的浙江省图书批发市场,买过几本书,其中有一套北大在线新生活出的散文集还带回了六横,不过现在应该是找不到了。好像我们入学没多久,这个市场搬到登云路去了,几年后我还去过一回。我一个同事在定海文化路开了一家租书店,有次去杭州进书时让我陪他一起去。可能是采购的数量少,那个批发市场的书跟现在比起来也不便宜,一般在7-8折。同事的书店没多久被工商部门查封了,说是被海院的老师举报了,因为他租出去的那些玄幻小说里面有性描写。


除此之外,我在杭州去的最多的就是文二路的博库书店。那个书店的读书氛围很好,每次去地上都坐满了读书的人。不过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书店依旧在,不知道现在里面还有没有那么多坐在地上读书的人。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在那家书店买了一本几米的漫画送给我当生日礼物,那本书随着我辗转二十几年依旧珍藏着。我也在那里买过一本书,送给一个女孩子做生日礼物,不知道她有没有保存到现在。



受一个外地同学所托,我还在马塍路的一幢写字楼里买过一本讲设计的书,那是一个开在写字楼里的公司,居然还有卖书业务。据说那本书整个浙江省只有那里能买到。那是一本讲广告设计的书,130多元,我拿到后翻了一下,觉得很有意思。不知道对我以后做广告策划这块工作是不是有一丝丝影响。2007年,我在广告公司上班,经常有那种拉着行李箱上门卖广告年鉴的推销员,基本都是盗版。


杭州还有一个跟我有交集的书店,延安路上那个很大的新华书店。不过那时我过去并不是读书买书,而是干坏事。当时我一个朋友在杭州创业开美术高考生的培训机构,刚开起来没什么名气,也没钱做宣传。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印了一批小广告,去杭州各大书店找美术类书籍插在内页。希望那些高考美术生在买教材时,会翻到我们的广告。


当时也是人生初次干这种坏事,那种紧张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乡愁供销社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广告推广,特此声明,不再重复提醒。
 最新文章